第15课 无言之美(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无言之美(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7 14:13:3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无言之美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逼真 摄影 丝豪 尽善尽美
B.姑且 笼统 谚语 瞬息万变
C.蛾眉 寂寥 附丽 心旷神贻
D.缥缈 沉默 琵琶 栩栩如声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丝豪——丝毫;
C.心旷神贻——心旷神怡;
D.栩栩如声——栩栩如生;
故选B。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瞬息万变 心旷神怡 唯妙唯肖
B.珠两悉称 轻描淡写 马鸣风萧
C.包罗尽致 栩栩如生 信手拈来
D.闲情逸至 目不忍睹 丝毫不爽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唯妙唯肖----惟妙惟肖;
B.珠两悉称----铢两悉称;
C.正确;
D.闲情逸至----闲情逸致。
故选C。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含蓄 残戚 谚语 雕刻 B.归纳 挣扎 泪痕 寂寥21教育网
C.擒住 绞死 塑相 昼夜 D.倾刻 菩萨 心境 附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残→惨;
C.相→像;
D.倾→顷;
故选B。
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子贡(gòng) 违背(wěi) 惟妙惟肖(xiāo)www-2-1-cnjy-com
B.瞬息(shùn) 相称(chèn) 栩栩如生(xǔ)【版权所有:21教育】
C.缥缈(miǎo) 怆然(chuàng) 目不忍睹(dǔ)
D.譬如(pì) 涕下(tì) 信手拈来(niān)
【答案】A
【解析】
【详解】
A.违wéi,肖xiào。故选A。
5.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
A.cāng bīn xù xiāo
B.chuàng pín xù xiào
C.cāng pín chù xiào
D.chuàng bīn chù xiāo
【答案】B
【解析】
【详解】
“怆然”指悲伤的样子,“怆”应该读chuàng,排除AC两项;
“颦”的意思是皱眉,读pín;
“含蓄”形容思想感情不轻易流露,“蓄”读xù;
“肖”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是“相似,像”的意思,应该读xiào。
故选B。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漂渺无踪的。
B.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美尽善,才能引起美感。
C.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珠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了?
D.在这种极形之下,未死之前当然有一种悲伤惨戚、目不忍堵的一顷刻。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有误,漂渺无踪——飘渺无踪;
C.有误,珠两悉称——铢两悉称;
D.有误,目不忍堵——目不忍睹。
故选B。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B.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总要用吃粽子、划龙舟等方式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D.今年暑假,爸爸打算带我到小说“边城”中故事发生的原型地——湘西茶峒镇去旅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整句不是疑问句,问号应为逗号;
C.“我们说”后的冒号应为逗号;
D.“边城”的引号应为书名号;
故选B。
8.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我们班的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B.为避免中小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C.去冬以来,各校开展学习雷锋的新高潮,广大学生思想面貌焕然一新。
D.空气质量的好坏,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语序颠倒,应该把“将来”放在“成为”的前面;
B.表意不明,应该把“不再”删去;
C.搭配不当,应该把“开展”改为“掀起”;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的阅读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信息载体、图书形式以及阅读方式发生怎样变化,阅读的价值与阅读的本质不会变,人类的阅读需求不会变,以阅读充实生命、改变命运的梦想也不会变。21·cn·jy·com
阅读也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在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重点校与薄弱校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要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还需探索更多路径、找到更好方法。www.21-cn-jy.com
有教育学家曾说过,当偏僻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有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中心城市的孩子一样多的优质图书时,他们精神发展的起点就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让所有学生能够和那些最伟大的经典对话,用阅读填平生活的沟壑,正是推动阅读的社会意义所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缩小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用阅读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他们将因此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未来,也必将为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发展拓展出更大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24日,有改动)
【材料二】
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读书的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愿明显高于成年国民,且在持续增长。2019年,我国0至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2.9%,较2018年的80.4%提高了2.5个百分点。
“一方面,未成年人正处于学习和知识吸纳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图书阅读的需求比较旺盛。受家庭和学校管理限制,他们还没有对电子阅读形成依赖。另一方面,未成年人读书意愿的提升也与在学校教育中大量倡导读书密不可分。广泛阅读,让应试教育真正地转型为素质教育。”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分析。
徐升国认为,当前多数成年国民对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体阅读情况不满意,恰好说明成年国民对读书存在需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为成年人营造更好的读书氛围。疫情期间,可向居民发放读书消费券,鼓励读书。长远来看,应继续加强阅读基础设施建设,在居民生活的区域布设更多设施——社区书屋也好,农家书屋也罢,智慧借阅终端也好,要让读书与居民的生活真正实现接触的零距离。此外,培育社会组织,举办更多读书会、读书讲堂、读书活动,加强对读书的指引,甚至可以细致到编制某一类书的书目、讲解某一本书的阅读方法。”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4月23日,有改动)
【材料三】
今年春节期间,出版社和数字阅读平台纷纷限时开放数字图书、数据库等,免费供读者使用,揪起了一股数字资源“免费热”。2-1-c-n-j-y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提供免费资源和服务的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版企业已超过100余家,而且数量还在继续增加。免费提供的内容包括电子书、网络文学、有声书、知识付费课程等近年来热门的“风口”资源。
这段时期,实体书店受到较大冲击。面对严峻局面,实体书店并未气馁,而是积极展开自救。
南京民营书店先锋书店的网店已在两周前全面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目前通过微信微博营销推广,直播售书等方式来实现网络销售。书店品牌运营部主管李新新说:“接下来,网络会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未来我们转型的重要方向。”民营书店单向街书店则发起网络众筹,读者可以选择以50元至8000元的额度,购买书店的购书卡。
(选自《文化消费有了更多可能》,有改动)
9.材料二分析未成年人读书意愿高于成年国民的原因是什么?
10.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11.实体书店在这次疫情中受到较大冲击,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以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答案】9.一方面,未成年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处于学习和知识吸纳时期,对图书阅读的需求比较旺盛。受家庭和学校管理限制,他们还没有对电子阅读形成依赖。另一方面,未成年人读书意愿的提升也与在学校教育中大量倡导读书密不可分。广泛阅读,让应试教育真正地转型为素质教育。
10.材料一: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
材料二:最爱读书是少年,且要促进成年人读书。(意近即可)
材料三:开拓网络渠道,推动营销服务模式升级。
11.①通过微信微博营销推广,直播售书等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来实现网络销售。②发起网络众筹,读者可以选择购买书店的购书卡、读书消费券等。③线上举办读书会、读书讲堂等读书活动。④编制某一类书的书目、讲解某一本书的阅读方法,加强对读书的指引,鼓励读书,刺激买书一类的消费。
【解析】
【分析】
9.本题考查内容分析和信息筛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般而言,内容分析类的习题,要在文章中寻找原句或关键词来回答。结合“一方面,未成年人正处于学习和知识吸纳时期,对图书阅读的需求比较旺盛。受家庭和学校管理限制,他们还没有对电子阅读形成依赖。另一方面,未成年人读书意愿的提升也与在学校教育中大量倡导读书密不可分。广泛阅读,让应试教育真正地转型为素质教育”可知,这里针对未成年人的读书意愿高于成年国民的问题指出了两点原因。
10.本题考查内容概括。要抓住材料中的概括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词句。1)材料一第一段指出了阅读的本质和作用,第二、三、四段则指出了阅读和教育的关系,故结合“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可概括材料一: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2)材料二第一段显示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阅读意愿调查数据,第二段分析未成年人阅读意愿高于成年人阅读意愿原因,第三段给出了为成年人营造良好阅读环境的建议。故可概括材料二:最爱读书是少年,且要促进成年人读书。3)材料三写了出版社、数字阅读平台、实体书店在疫情期间举措,开放免费资源和服务,充分利用网络销售渠道等,故可概括材料三:开拓网络渠道,推动营销服务模式升级。21·世纪*教育网
11.本题考查内容分析和语言表达。1)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京民营书店先锋书店的网店已在两周前全面复工,目前通过微信微博营销推广,直播售书等方式来实现网络销售”可知,建议一:通过微信微博营销推广,直播售书等方式来实现网络销售。2)结合“民营书店单向街书店则发起网络众筹,读者可以选择以50元至8000元的额度,购买书店的购书卡”可知,建议二:发起网络众筹,读者可以选择购买书店的购书卡、读书消费券等。3)结合“此外,培育社会组织,举办更多读书会、读书讲堂、读书活动,加强对读书的指引”可知,建议三:线上举办读书会、读书讲堂等读书活动。4)结合“甚至可以细致到编制某一类书的书目、讲解某一本书的阅读方法”可知,建议四:编制某一类书的书目、讲解某一本书的阅读方法,加强对读书的指引,鼓励读书,刺激买书一类的消费。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地对他的学生子贡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予欲无言。”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②这段赞美无言的话,应怎样去理解呢?
③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的,飘渺无踪的。言是混沌的,意是散碎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④文学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过去的事物不都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绎就值得玩味多了!
⑤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都可以看见。譬如陶渊明的《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
⑥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杜工部的《后出塞》:“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寥寥几句话,把月夜沙场状况写得多么有声有色,然而仔细观察起来,战地情况还有多少为杜工部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⑦流行语中有一句话:“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
12.古诗中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作者(出处) 代表作 思想感情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①________
② 《望月有感》 倾诉离乱之苦。
《诗经》 ③      曲折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1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
14.请结合全文,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
【答案】12.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②白居易 ③《蒹葭》
13.首先,用孔子的事例引出对“言”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的特点及其关系的分析理解;其次,举例阐述文学作品追求;最后,得出结论:文学之美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出处:21教育名师】
14.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包含着无限深远的情绪意旨。②“无言”是一种含蓄艺术,简单的表述常常比冗长的演绎更值得玩味。③“无言”留下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让欣赏者获得美的体验。
【解析】
【分析】
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要理解文中“言不尽意”的意思,“不尽意”意思是没能把意蕴全部表达出来。分析三首诗歌,根据提示填空。第一首《登幽州台歌》,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第二首是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倾诉了诗人的离乱之苦。第三首《蒹葭》,曲折表达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之情。
13.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述层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文章前三段是第一部分,第一段引用孔子的话引出第二段的问题,第三段回答第二段问题,分析“言”与“意”的特点及其关系。第四段到第六段是文章第二部分,以文学作品为例证明第三段的分析。最后一段是文章最后一部分,“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总结上文,得出结论。据此作答。
14.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的概括和提取。这是一道语句内涵题目,语句内涵的理解,要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实文章有多处对“无言之美”予以了说明,最后一段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第5段中“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可知,“无言”中包含着无限深远的情绪意旨;结合“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绎就值得玩味多了!”等句可知,“无言”是一种含蓄艺术,简单的表述常常比冗长的演绎更值得玩味;再结合第5段所举陶渊明表达闲情逸致和陈子昂表达怀才不遇的情绪两个例子可知,“无言”之所以美,就在于它留下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让欣赏者体验获得美的感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谈读书
朱光潜
朋友: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吗?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努地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奋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不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适,自己去在课外研究,发现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味。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你的朋友:光潜
(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删改)
15.作者以书信形式、朋友身份与青年谈“读书”这一话题,有何好处?
16.作者列举富兰克林和孙中山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17.在读书方面,作者给予青年哪些建议?
【答案】15.亲切自然,易于让人接受,让青年在不自觉中接受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起到“谈读书”的目的,给读者以教益。
16.说明了很多人成功人士都是抽时间学习,最终在忙中成就了学问。
17.要抽时间挤时间去读书;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多读些课外书。
【解析】
15.考查对文章开头妙处的理解。此文没有以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的身份传授知识,而是以朋友身份,运用书信体,与青年交流问题,这样便于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如拉家常,便于读者接受。
16.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文中列举富兰克林和孙中山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17.考查对作者看法观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把握。仔细阅读文章,梳理朱光潜先生在读书方面,提出的建议。“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要下决心读书(要抽时间读书);“尤其要紧的养成读书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要读课外书。2·1·c·n·j·y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小题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1*cnjy*com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 ( http: / / www.21cnjy.com )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选自《人民日报》 2019年04月17日 )
18.根据选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9.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举例论证的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列举了_____①和_____②的事例,从反面有力地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③的观点,和前文形成了对比论证。
20.文章第⑥段能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
【答案】18.善用语言的力量(或:让语言释放智慧和力量。能点明话题,表达明确的意思即可)
19. 乡村动员植树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话套话; 安全事故后的新闻发布讲废话假话(缺少关键信息); “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
20.不能删去。第⑥段补充论述了语言和行动要结合起来(要知行合一、言行并举),是对中心论点进行补充;使论述更严密、更全面。
【解析】
18.考查拟写题目。题目是文章中心的体现,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内容的浓缩,根据文中出现最多的句子或词语来判定。如开头段“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间段“语言的力量”,结尾段“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等,都与“语言”有关,拟写为:让语言释放智慧和力量。
19.“譬如……,再如……”先举乡村动员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树讲空话套话,再举安全事故后的新闻发布讲废话假话的例子,证明了此段的观点“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0.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鲜明、严密、无针对性。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第⑥段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而要言行一致,言行合一,是对前文的补充完善,使得论证更严密。故而不能删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阮直
①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了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
②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而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③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且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
④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
⑤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诗意的审美却是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
⑥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⑦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⑧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⑩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
(有删改)
21.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与民族的意义。(每点不得超过10个字)
22.第②段加点处“大众化的方式”指什么?
23.下面一则材料,你觉得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65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边摆摊修车,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
24.第⑨段引述康震教授的话有何作用?
【答案】21.示例:①形成独特的审美方式;②滋养人们的心灵;③是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22.指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
23.放在文中【B】处更恰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第③段主要写每个人成长的历程中都有诗心相伴,第④段写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题中的这则材料,主要内容是诗词对王海军的影响深远巨大,与第④段主要内容贴近。
24.总结全文;点题(呼应题目);点明主旨。
【解析】
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注意题干中对字数的限制。
第⑤段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诗意的审美却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同的……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第⑥段“诗言志,歌咏言……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是从“形成民族审美方式”说古典诗词对于个人与民族的意义;21cnjy.com
⑦段“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可见是从“滋养人们的心灵方面”说古典诗词对于个人与民族的意义;
⑧段“重温古典诗词……是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是从“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方面说古典诗词对于个人与民族的意义。
22.本题考查对文章语句指代内容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本题的答案就在②段加点处“大众化的方式”这个问题的上文,即“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
23.本题考查围绕观点选择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观点。所给材料主要是讲诗词对生活清贫的王海军的深远影响,这与第④段论述的中心“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相符,而与第③段写每个人成长的历程中都有诗心相伴的内容不贴近,所以应放在文中B处。
24.本题考查文章段落的作用。文章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另方面考虑。本段结构上总结了上文论述内容;从“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一句来分析,这句话呼应了文章标题;内容上点明了文章主旨。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他的学生子贡说:“予欲无言。”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②这段赞美无言的话,应怎样去理解呢?
③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的,飘渺无踪的。言是混沌的,意是散碎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④文学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过去的事物不都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绎就值得玩味多了!
⑤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都可以看见。譬如陶渊明的《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
⑥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杜工部的《后出塞》:“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寥寥几句话,把月夜沙场状况写得多么有声有色,然而仔细观察起来,战地情况还有多少为杜工部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⑦流行语中有一句话:“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
25.下面句子表达的有关道理与本文阐述的“无言之美”原理无关的一项是( )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要把肚子里的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
D.沉默是金。
26.古诗中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作者(出处) 代表作 思想感情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①
② 《望月有感》 倾诉离乱之苦。
《诗经》 ③ 曲折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27.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
28.请结合全文,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
【答案】25.D
26.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②白居易 ③《蒹葭》
27.首先,用孔子的事例引出对“言”与“意”的特点及其关系的分析理解;其次,举例阐述文学作品追求。
28.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言”中包含着无限深远的情绪意旨。②“无言”是一种含蓄艺术,简单的表述常常比冗长的演绎更值得玩味。③“无言”留下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让欣赏者获得美的体验。
【解析】
【分析】
2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
本文“无言之美”是指留下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让欣赏者获得美的体验。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越好的音乐越寂静无声,越好的形象越飘渺无形。合乎“无言之美”的主题;
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谓道,可以说得出口的就不是真正的道;所谓名,可以说得出口的名也不是真正的名。体现无言之美;21*cnjy*com
C.是《无言之美》原文阐述的内容,表达的意思就是无言的美;
D.“沉默是金”表达的是一种行为处事方式,不属于文章中所说的“无言之美”;
故选D。
2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与情感分析。《登幽州台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诗人用“独怆然而涕下”几个字,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第二首倾诉了诗人的离乱之苦的《望月有感》,是白居易的;第三首《诗经》中,曲折表达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之情的,是《蒹葭》。
27.本题考查文章的论证层次。首先要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全文,然后根据议论文的相关结构知识——引论、本论、结论,划分文章层次。文章①-③段是第一部分,作者先是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怎样理解言”的问题,第③段回答这个问题,分析“言”与“意”的特点及其关系。第④-⑥段是文章第二部分,以《论语》《时运》写景篇等文学作品为例证明第③段的分析。第⑦段是最后一部分,“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总结上文,得出结论。
28.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全文可知,第③段作者写“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可以看出,无言才能让人感觉到神似;第④段运用《论语》中的句子证明,简单的表述常常比冗长的演绎更值得玩味;第⑤段用诗歌为例,证明“无言”中包含着无限深远的情绪意旨。第⑥段“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证明“无言”留下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让欣赏者获得美的体验。
三、字词书写
29.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 )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 )的多么深远!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 ),都要费许多笔墨。【来源:21cnj*y.co*m】
【答案】 chuànɡ pín xù xiào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给汉字正确拼音。注意:怆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怆”意思是悲伤,注意不能读作“cānɡ”;“颦”意思是皱眉,读作“pín”,不能读作“bìn”;含蓄的“蓄”不能读作“chù”;“肖”是多音字,在“惟妙惟肖”中读作“xiào”。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无言之美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逼真 摄影 丝豪 尽善尽美
B.姑且 笼统 谚语 瞬息万变
C.蛾眉 寂寥 附丽 心旷神贻
D.缥缈 沉默 琵琶 栩栩如声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瞬息万变 心旷神怡 唯妙唯肖
B.珠两悉称 轻描淡写 马鸣风萧
C.包罗尽致 栩栩如生 信手拈来
D.闲情逸至 目不忍睹 丝毫不爽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含蓄 残戚 谚语 雕刻 B.归纳 挣扎 泪痕 寂寥21cnjy.com
C.擒住 绞死 塑相 昼夜 D.倾刻 菩萨 心境 附丽21·cn·jy·com
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子贡(gòng) 违背(wěi) 惟妙惟肖(xiāo)www.21-cn-jy.com
B.瞬息(shùn) 相称(chèn) 栩栩如生(x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缥缈(miǎo) 怆然(chuàng) 目不忍睹(dǔ)
D.譬如(pì) 涕下(tì) 信手拈来(niān)21*cnjy*com
5.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
A.cāng bīn xù xiāo
B.chuàng pín xù xiào
C.cāng pín chù xiào
D.chuàng bīn chù xiāo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漂渺无踪的。
B.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美尽善,才能引起美感。
C.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珠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了?
D.在这种极形之下,未死之前当然有一种悲伤惨戚、目不忍堵的一顷刻。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B.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总要用吃粽子、划龙舟等方式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D.今年暑假,爸爸打算带我到小说“边城”中故事发生的原型地——湘西茶峒镇去旅游。
8.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我们班的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B.为避免中小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C.去冬以来,各校开展学习雷锋的新高潮,广大学生思想面貌焕然一新。
D.空气质量的好坏,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的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信息载体、图书形式以及阅读方式发生怎样变化,阅读的价值与阅读的本质不会变,人类的阅读需求不会变,以阅读充实生命、改变命运的梦想也不会变。【来源:21cnj*y.co*m】
阅读也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内容。近年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在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重点校与薄弱校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要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还需探索更多路径、找到更好方法。【出处:21教育名师】
有教育学家曾说过,当偏僻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与中心城市的孩子一样多的优质图书时,他们精神发展的起点就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让所有学生能够和那些最伟大的经典对话,用阅读填平生活的沟壑,正是推动阅读的社会意义所在。21*cnjy*com
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缩小教育差距、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用阅读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他们将因此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未来,也必将为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发展拓展出更大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24日,有改动)
【材料二】
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读书的意愿明显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于成年国民,且在持续增长。2019年,我国0至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2.9%,较2018年的80.4%提高了2.5个百分点。2-1-c-n-j-y
“一方面,未成年人正处于学习和知识吸 ( http: / / www.21cnjy.com )纳时期,对图书阅读的需求比较旺盛。受家庭和学校管理限制,他们还没有对电子阅读形成依赖。另一方面,未成年人读书意愿的提升也与在学校教育中大量倡导读书密不可分。广泛阅读,让应试教育真正地转型为素质教育。”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分析。
徐升国认为,当前多数成年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对个人总体阅读情况不满意,恰好说明成年国民对读书存在需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为成年人营造更好的读书氛围。疫情期间,可向居民发放读书消费券,鼓励读书。长远来看,应继续加强阅读基础设施建设,在居民生活的区域布设更多设施——社区书屋也好,农家书屋也罢,智慧借阅终端也好,要让读书与居民的生活真正实现接触的零距离。此外,培育社会组织,举办更多读书会、读书讲堂、读书活动,加强对读书的指引,甚至可以细致到编制某一类书的书目、讲解某一本书的阅读方法。”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4月23日,有改动)
【材料三】
今年春节期间,出版社和数字阅读平台纷纷限时开放数字图书、数据库等,免费供读者使用,揪起了一股数字资源“免费热”。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提供免费资源和服务的出版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已超过100余家,而且数量还在继续增加。免费提供的内容包括电子书、网络文学、有声书、知识付费课程等近年来热门的“风口”资源。
这段时期,实体书店受到较大冲击。面对严峻局面,实体书店并未气馁,而是积极展开自救。
南京民营书店先锋书店的网店已在两周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面复工,目前通过微信微博营销推广,直播售书等方式来实现网络销售。书店品牌运营部主管李新新说:“接下来,网络会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未来我们转型的重要方向。”民营书店单向街书店则发起网络众筹,读者可以选择以50元至8000元的额度,购买书店的购书卡。
(选自《文化消费有了更多可能》,有改动)
9.材料二分析未成年人读书意愿高于成年国民的原因是什么?
10.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11.实体书店在这次疫情中受到较大冲击,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以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21·世纪*教育网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他的学生子贡说:“予欲无言。”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②这段赞美无言的话,应怎样去理解呢?
③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的,飘渺无踪的。言是混沌的,意是散碎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④文学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过去的事物不都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绎就值得玩味多了!
⑤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都可以看见。譬如陶渊明的《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
⑥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 ( http: / / www.21cnjy.com )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杜工部的《后出塞》:“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寥寥几句话,把月夜沙场状况写得多么有声有色,然而仔细观察起来,战地情况还有多少为杜工部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版权所有:21教育】
⑦流行语中有一句话:“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
12.古诗中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作者(出处) 代表作 思想感情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①________
② 《望月有感》 倾诉离乱之苦。
《诗经》 ③      曲折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1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
14.请结合全文,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谈读书
朱光潜
朋友: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吗?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21教育网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努地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奋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www-2-1-cnjy-com
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念讲义看课本不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适,自己去在课外研究,发现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味。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你的朋友:光潜
(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删改)
15.作者以书信形式、朋友身份与青年谈“读书”这一话题,有何好处?
16.作者列举富兰克林和孙中山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17.在读书方面,作者给予青年哪些建议?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小题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选自《人民日报》 2019年04月17日 )
18.根据选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9.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举了_____①和_____②的事例,从反面有力地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③的观点,和前文形成了对比论证。
20.文章第⑥段能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阮直
①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了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
②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而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③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且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
④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俯首称臣。对文化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
⑤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诗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
⑥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⑦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⑧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⑩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
(有删改)
21.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与民族的意义。(每点不得超过10个字)
22.第②段加点处“大众化的方式”指什么?
23.下面一则材料,你觉得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65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边摆摊修车,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
24.第⑨段引述康震教授的话有何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地对他的学生子贡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予欲无言。”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②这段赞美无言的话,应怎样去理解呢?
③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的,飘渺无踪的。言是混沌的,意是散碎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④文学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文字语言固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过去的事物不都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绎就值得玩味多了!
⑤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都可以看见。譬如陶渊明的《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
⑥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杜工部的《后出塞》:“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寥寥几句话,把月夜沙场状况写得多么有声有色,然而仔细观察起来,战地情况还有多少为杜工部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⑦流行语中有一句话:“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
25.下面句子表达的有关道理与本文阐述的“无言之美”原理无关的一项是( )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要把肚子里的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
D.沉默是金。
26.古诗中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作者(出处) 代表作 思想感情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①
② 《望月有感》 倾诉离乱之苦。
《诗经》 ③ 曲折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27.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
28.请结合全文,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
三、字词书写
29.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 )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 )的多么深远!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 ),都要费许多笔墨。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