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二章 复习课件 (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二章 复习课件 (共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07 09:3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第一节 食物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非供能
供能
:人体主要能源物质
:人体储存能源的物质
:作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材料;由氨基酸组成
: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参与人体的代谢活动
: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缺乏症
:夜盲症、皮肤粗糙
:神经炎、脚气病
:坏血病、牙龈出血
:佝偻病、骨质疏松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无机盐
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B
维生素C
维生素D
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
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
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牙齿咀嚼、舌的搅拌
如:淀粉 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
二、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
唾液腺
肝脏
胰腺
胃腺
肠腺
口腔

食道

大肠
小肠
消化腺
消化道
肛门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肝脏
胰腺
肠腺
口腔

食道

大肠
小肠
肛门
1、牙齿咀嚼;
2、舌搅拌;
1、蠕动。
1、最大的消化腺;
2、分泌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滴;
3、不含消化酶
1、最重要的消化腺;
2、分泌消化液,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最主要的消化器官
形成粪便的场所
2、分泌肠液,含多种消化酶
淀粉→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甘油+脂肪酸
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
排出粪便
唾液腺
3、唾液腺分泌唾液,使少量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比较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
肝脏
胰腺
肠腺
胃腺
口腔
小肠

小肠
小肠
消化腺
唾液腺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胆汁
胰液
肠液
流入何处
消化酶
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不含消化酶
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
蛋白质
氨基酸
淀粉、麦芽糖
葡萄糖
脂 肪
脂肪酸+甘油
牙齿咀嚼、舌进搅拌;
部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口腔

小肠
营养物质的消化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
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1、小肠很长(约5-6米)
2、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面积。
小肠绒毛
环形皱襞
小肠有利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小肠绒毛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肠腺
小肠绒毛
3、小肠绒毛及其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营养物质很容易通过这层细胞进入循环系统,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营养物质的利用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
分解供能
(多糖和脂肪)贮存备用
大部分
多余部分
合成
蛋白质
合成
脂肪
第二章 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和血型
第二节 运输物质的器官——血管和心脏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体循环和肺循环
第四节 心脏和血管保护
【复习】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
一、 血液
血液的组成
血浆
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
血细胞
(55%)
(45%)
血液
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1、红细胞(RBC)
(1)形态:
(2)数量:
(3)有无细胞核:
(4)作用:
红细胞( RBC ):
男:(4.0~5.5)×1012个/L
女:(3.5~5.0)×1012个/L
男:120~160g/L女:110~150g/L
血红蛋白(Hb ):
两面凹的圆饼状;
数量最多;
成熟后无细胞核,
输送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铁;
2、白细胞(WBC):
白细胞( WBC ) :
(4~10)×109个/L
(1)形态:
(2)数量:
(3)有无细胞核:
(4)作用:
数目最少
圆球状,比红细胞大
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保护和防御作用。
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偏高,身体可能有炎症。
3、血小板(PLT):
血小板减少:机体异常出血
PLT 正常值:
(100~300)×109个/L
(1)形态:
(2)数量:
(3)有无细胞核:
(4)作用:
个体最小(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
数目居中
无细胞核;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不规则
4、血浆
(2)主要成分:
(3)主要功能:
(1)形态特点:
淡黄色透明的液体
水(90%)、血浆蛋白(7%)、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
①运载血细胞;
②运输人体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
③运输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和激素;
贫血
红细胞数目少
血红蛋白含量少
症状:面色苍白并有头晕、乏力、气急等。
怎么缓解?
多吃含有铁和蛋白质的食物。
如木耳、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
种类 数量 大小 形态 有无细胞核 功 能 异常时情况
红细胞 过少时:
白细胞 过多时:
血小板 过少时:
过多时:
最多
两面凹的圆饼状
成熟的无细胞核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贫血
最少
圆球状

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炎症
不规则

流血不止
血栓
居中
止血
和加速凝血
居中
最大
最小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
二、血型和输血
输血原则:
B
A
O
AB
万能献血者
万能受血者
同型血相输,在输血之前还要做交叉配血实验。
你知道吗?
你知道一个正常成人有多少血液吗?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
一次失血不超过血量的10%,可以恢复正常。
一次失血超过血量的30%,就会危及生命!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对自己的健康没有影响,还有利于造血器官造血功能的提高。
第二节
运输物质的器官
一、 血管
(1)特点:
管壁 、管腔 、弹性 、

把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
(2)功能:
1、动脉
2、静脉
(1)特点: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往心脏
(2)功能:
管内的血流速度



管壁 、管腔 、弹性 、

管内的血流速度


较慢
大中型静脉内有 的 ,
静脉瓣有 的作用。
半月形
防止血液倒流
静脉瓣
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3、毛细血管
(1)特点:
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
(2)功能:
管壁 ,仅由 细胞构成,
管径 , ;
极薄
管内的血流速度
极细
最慢
一层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A
B
C
【区分三种血管的方法】
一、辨别毛细血管:
二、辨别静、动脉血管: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1)血流方向:
【区分三种血管的方法】
二、辨别静、动脉血管:
(2)血管的分支(标有血流方向):
从主干→分支的主干为 ;
从分支→主干的主干为 。
动脉
静脉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出血
静脉出血
动脉出血
鲜红、喷涌状
血液外渗
暗红,血流缓和。
近心端
远心端
在伤口的_ __心端压住。

在伤口的__ _心端压住。

判断血管出血的表现及护理:
第二节 运输物质的器官
二、心脏
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心脏
位置:位于____中部______,在____之间。
胸腔
偏左下
两肺
1
外形形似桃子
大小:和本人的拳头相近
心脏的结构
四个腔
心壁的厚度
和四个腔相连的血管
瓣膜:4个
心脏的结构示意图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1
3
2
4
一、四个腔
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左右不通


心室壁比心房壁 ;
左心室比右心室壁 ;
所以,________的壁最厚。
左心室
心脏壁越厚,
肌肉越 ,
收缩和舒张就越 。
使血液流动距离就越 。
有力

发达


二、心壁的厚度
肺静脉
肺动脉
主动脉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3 右心房
4 右心室
1 左心房
2 左心室
“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
三、血管
四、瓣膜:共4个
右房室瓣
主动脉
主动脉瓣
血液流向:
左心房
左心室
肺静脉
肺动脉
主动脉
肺动脉瓣
左房室瓣
肺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上下腔静脉
动脉
心房
心室
静脉
有瓣膜的地方:
①心房与心室之间;
②心室和动脉之间;
③静脉内;
1、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做___________。
1、心脏每收缩一次射出的血量叫做___________。
2、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每分输出量,又称为________。
3、___________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大小的一项指标。
每搏输出量
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
关系: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率ⅹ每搏输出量
想一想
成年人心输出量:15120L=75次/minⅹ70mL
心率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
——血液循环
动脉血 静脉血
含氧丰富、
颜色鲜红的血
含氧较少、
颜色暗红的血
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对吗?为什么?
想一想
身体上部毛细血管
肺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肺静脉
主动脉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左肺静脉
身体下部毛细血管
1、体循环:
动脉血 静脉血
左心室
各级动脉
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网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组织细胞
(氧气和营养物质)
主动脉
各级静脉
(二氧化碳等废物)
起点:
终点:
血液变化:
身体上部毛细血管
肺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肺静脉
主动脉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左肺静脉
身体下部毛细血管
2、肺循环:
静脉血 动脉血
右心室
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左心房
肺泡
(二氧化碳)
肺动脉
肺静脉
(氧气)
起点:
终点:
血液变化:
身体上部毛细血管
肺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肺静脉
主动脉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室
右心房
左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身体下部毛细血管
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对吗?为什么?
想一想:
不对,
肺动脉流着静脉血,肺静脉流着动脉血。
身体上部毛细血管
肺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肺静脉
主动脉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左肺静脉
身体下部毛细血管
2、肺循环:
静脉血 动脉血
右心室
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左心房
肺泡
(二氧化碳)
肺动脉
肺静脉
(氧气)
起点:
终点:
血液变化:
(静脉血)
(动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