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检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检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7 15:2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 共60分)
1.列宁说:“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他评论的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2.19世纪有思想家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设想:用统一的生产来代替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消灭城乡差别……有朝一日统治阶级或大富翁能够良心发现,掏出钱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理想中的“人人平等”的社会。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黑格尔 D.傅立叶
3.1838年5月8日,英国宪章运动中公布“人民宪章”,内容主要包括:凡是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选举权;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的限制;平均分配选区;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等。英国宪章运动爆发的深层背景是
A.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B.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劣
C.早期社会主义思想萌发 D.1832年议会改革的开展
4.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英、法、美等欧美国家的一些理论报刊,刊载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刊载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章,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A.表明工人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 B.反映了第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C.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5.《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宣言认为,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实现两大阶级合作建立联合政府 B.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消除阶级对立
C.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共产主义 D.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巴黎公社
6.《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这强调
A.资本主义制度走向衰亡具有必然性
B.世界上首个无产阶级政党已经形成
C.资产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D.工业革命是摧毁资本主义的导火线
7.1907年《新世纪之革命》一文指出∶"巴黎公民之革命,其远因在于社会集产主义之鼓吹,其近因则在普法战争之困迫。"这场"革命'
A.通过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B.旨在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
C.沉重打击了普鲁士侵略者 D.开创了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先河
8.巴黎公社全国工作纲要规定:由人民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人,可参与直接体现者,它集中了全部国家权力。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委员会民主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然后由下设的十个委员会贯彻执行。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A.属于新型革命政权 B.实行议行分立制度
C.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D.全面改造法国社会
9.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弊病大量显现的时期,为此,无产者提出了“摆脱旧世界”和“建立新世界”的任务。由此可知,这一任务提出的根源是
A.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暴露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空想社会主义的巨大影响
10.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说:“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绝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国家权力机关要统一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用委员会制代替官僚制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从公仆变为主人。”据此可知,马克思意在
A.总结升华巴黎公社历史经验 B.修正《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
C.传播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D.倡导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农联盟
11.列宁评价《共产党宣言》说:“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由此可见
A.《宣言》标志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全面形成
B.科学社会主义已与国际工人运动紧密结合
C.《宣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D.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了
12.“马克思想要确定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生产力产生了它的反命题,并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过程,就像以前的奴隶制和封建制一样。他最早注意到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常见现象。”由此可知,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灭亡的原因是
A.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专政统治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
C.生产力发展催生周期性经济危机 D.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高度发展
13.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在“机器轰鸣声”里进行了艰苦的抗争。这些抗争有
①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②英国宪章运动③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④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马克思和恩格斯吃惊地发现,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在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区里,每到星期天就有3000多个工人集体坐在路边谈论政治、社会和文化。这是很震撼的场景。工人们把宗教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这反映出
A.工人意识到造成现状的根源 B.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C.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理论指导 D.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5.从18世纪末英国工人阶级第一次有组织的登上政治舞台,他们的目标就是很明显的:通过政治改革,达到经济解放。在他们看来,正是由于不公正的议会代表制度不能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才最终造成人民的苦难。从材料看英国工人阶级
A.并未找到通往英国未来社会的主要手段
B.已经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根源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造成政治的极端幼稚
D.并未产生指向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冲动
16.19世纪三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提出“人人自由平等”“成立委员会和人民基层会议”;英国工人在宪章运动中提出“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普遍选举”等要求。这些斗争
A.表明无产阶级走向国际联合 B.具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
C.凸显了工业时代的社会问题 D.开始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7.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1917年11月,在资本主义工业落后的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这表明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
A.坚定不移彻底贯彻 B.坚持原理实事求是
C.学习原著付诸实践 D.广泛宣传深入人心
18.马克思根据自己的历史研究推断资本主义将因阶级斗争而被推翻,并被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所代替。他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他相信,付给工人的工资不够他们去购买他们所生产的东西。这种不充足的购买力必然会导致工厂倒闭……直到失业的无产阶级在绝望中被迫起来革命为止。可见,在马克思看来
A.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无产阶级作为政治力量登上狮台
C.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D.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成熟
19.巴黎公社建立后,革命者摧毁了象征拿破仑军国主义和沙文主义的旺多姆广场上的“凯旋柱”,并将广场改名为国际广场。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革命措施过于激进彻底 B.积极团结广大工农群众
C.一定程度超越民族主义 D.全面贯彻马克思的主张
20.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的选举“彻底清除了国家等级制,以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来代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以真正的责任制来代替虚伪的责任制,因为这些勤务员总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马克思意在说明巴黎公社
A.着力建立高效型政府 B.重视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
C.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D.推动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21.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多亚派虽然把财富、人间的显赫、痛苦、忧伤、快乐都看作是一种空虚的东西,但他们却埋头苦干,为人类谋幸福,履行社会的义务。他们相信有一种精神居住在他们心中。他们似乎把这种精神看作一个仁慈的神明,看护着人类。他们为社会而生,他们全都相信,他们命里注定要为社会劳动;他们的酬报就在他们的心里,所以更不至感到这种劳动是一种负担。他们单凭自己的哲学而感到快乐,好像只有别人的幸福才能够增加自己的幸福。
——摘编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马克思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立志献身于人类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事业,并准备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做出个人的一切牺牲,这成为马克思始终不渝的思想准则……1943年秋,马克思与燕妮来到巴黎。
——摘编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 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缔造人类美好未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绝不会是最后一次……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
——摘编自习近平2021年1月在世界经济论坛上的特别致辞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斯多亚学派的主要观点,再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斯多亚学派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被恩格斯所肯定的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相应著作。并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找到的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3)开启全球化进程以来,人类就面临许多领域的挑战。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20世纪90年代人类在经济领域面临的一场灾难,并指出中国政府为此应对的措施及作用。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法律,国家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虽然存在,但不能行动。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让我们为宪章加冕……把国王这一称号分散给有权享受它的人民。’
——【美】潘恩《常识》
材料二 19世纪早期的一些思想家疾呼:“表面富裕、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社会中,却有这么一大群贫穷的同胞臣民,他们是用双手创造社会财富的工具,本身毫无过失,却注定要遭受沉重的苦难”。一些工人阶级的理论家逐渐认识到不仅要反对现存的工厂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反对资本主义体制,建立更为合理公正的新社会。
——摘编自李宏图《再造社会:19世纪欧洲的社会问题与化解》
材料三 无产阶级将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请用两个词准确概括材料一中的思想主张,并举一例说明西方资产阶级对上述主张的实践。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的理论家反对“资本主义体制”的理由。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马克思构想的“联合体”的特点,并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价值。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却在非暴力的过程中完成了制度的变迁。虽说新制度仍需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渐得到完善,但光荣革命毕竟是奠基的笫一步,这使人们意识到,妥协和渐进也可以达到目标:流血的革命没有解决的问题,在非暴力的光荣革命中竟然被解决了。英国人从光荣革命中学到了许多:后来的英国人们,无论是激进还是保守,都企图到光荣革命中去寻根溯源。
——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材料二 现代社会主义之父马克思(818—1883年)…,根据自己的历史研究坚信资本主义将因阶级斗争而被推翻,并被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代替。他之所以会得出这结论是因为他相信,付给工人的工资不够他们去购买他们所生产的东西。这种不充足的购买力最终必然导致工厂倒闭、失业、购买力进一步下降和最后的全面萧条。此外,马克思认为,这种萧条将变得日益频繁、日益严重,直到最后失业的无产阶级在绝望中被迫起来革命为止…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将是抗萧条的,因为随着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不再存在私人雇主、利润,从而也就不再存在购买力的不足。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光荣革命后英国新制度¨实现路径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8世纪英国在构建新制度过程中的重要成果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引发的后果,指出马克思的解决之道。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A
4.A
5.C
6.A
7.D
8.A
9.B
10.A
11.C
12.C
13.D
14.C
15.D
16.C
17.B
18.C
19.C
20.D
21.(1)观点:①主张为人类谋幸福,履行社会义务;②注重人类内心精神;③认为为社会劳动是快乐和幸福的。
地位: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2)发现及著作:①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成》;②剩余价值学说,《资本论》。力量:无产阶级。
(3)灾难: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风暴,许多国家经济滑坡,货币贬值。措施:中国政府竭尽全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作用:为遏制亚洲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做出了贡献。
22.(1)法治,民主。17世纪,英国开展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
(2)工业革命造成贫富分化加剧,广大人民生活困难,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3)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掌握生产资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人人自由平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保障工人权利、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
23.(1)特点:妥协(和平)渐进的改革。
成果:18世纪中叶形成了责任内阁制,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影响: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准备了政治前提。
(2)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后果:引发经济危机。马克思的解决之道:工人阶级通过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实施按劳分配,解决经济萧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