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提升训练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提升训练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7 10:2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一、选择题(共16题)
1.光导纤维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
A.硅 B.二氧化硅 C.硅酸钠 D.石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合金的硬度可以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合金的熔点可以低于它的成分金属
②碘酒、豆浆、牛奶、淀粉溶液都是胶体
③FeO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就迅速被氧化成Fe2O3
④新型陶瓷、玛瑙、玻璃都不是硅酸盐产品
⑤漂粉精等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而有些高级的游泳池则用臭氧等进行消毒
⑥水玻璃、纯碱、氧化钙都是电解质
⑦Ca(HCO3)2、Fe(OH)3、FeCl2都可以用化合反应制得
A.①⑤⑦ B.①③⑦ C.②⑤⑦ D.③⑥⑦
3.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硅酸盐的是( )
A.光导纤维 B.水泥 C.瓷砖 D.钢化玻璃
4.硅酸盐材料历史悠久,用途广泛,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
A.玻璃 B.陶瓷 C.水晶 D.水泥
5.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B.盐酸酸性比氢硫酸强
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6.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1号”CPU芯片用到的材料有高纯硅
B.餐桌上的瓷盘是硅酸盐制品
C.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灰石、石英和纯碱
D.刻蚀玻璃上的漂亮花纹是依靠浓盐酸的腐蚀作用
7.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
B.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变为易试卷第1页,共3页
2
吸收的Fe2+,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D.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大桥共用钢铁42万吨,水泥189万吨, 其中钢铁属于合金,水泥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8.X、Y、Z、W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Y、Z两种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W的原子序数与Ne原子的原子序数相差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Z、W处于同一周期
B.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能含有共价键
C.X、W形成的化合物WX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Z、W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含非极性键
9.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Ⅱ
A SiO2是两性氧化物 SiO2可与HF反应
B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D Fe3+有氧化性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A.A B.B C.C D.D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与Z同主族且二者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Y B.简单离子半径:W>Z>Y
C.元素W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X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一定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11.下列各物质的俗名,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石英——光导纤维 B.单晶硅——芯片
C.硅胶——干燥剂 D.水玻璃——治疗胃酸过多
12.能说明SiO2为酸性氧化物的事实为( )
A.SiO2与H2SO4、HNO3不反应 B.SiO2+4HF=SiF4↑+2H2O
C.SiO2+2KOH=K2SiO3+H2O D.SiO2+2CSi+2CO↑
13.已知W、X、Y、Z、M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非金属元素。W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0;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Y、Z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M元素与Z元素处于同一主族,M元素的单质为黄色晶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B.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C.M单质在过量的Z单质中燃烧生成MZ3
D.W、Y形成的化合物能与Z、Y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生成Y2
14.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Y与X能形成两种化合物,Z所在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同,W与X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单质能从Z的盐溶液中置换出Z
B.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C.Y、Z两元素只能形成阳离子
D.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W>Y>Z>X
1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所示:
元素代号 E G L M N
原子半径/nm 0.074 0.089 0.102 0.143 0.160
主要化合价 -2 +2 +6,-2 +3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工业上冶炼M的方法是热还原法
B.离子半径大小:r(N2+)>r(E2-)
C.M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两性
D.L的单质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LO3
16.卤素间形成的化合物如“、、”等称为卤素互化物,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则下列关于卤素互化物的性质的描述及发生的相关反应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化合物 B.
C.的氧化性强于 D.可以与溶液反应生成2种盐
二、综合题(共6题)
17.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得一部分。
碳 氮 Y
X 硫 Z
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_____周期_______族。
(2)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硫得电子多
c.Y和硫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3)表中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中,当pH=7时,2c(SO42-)_______c(NH4+)(填<、>、=)。
(5)已知元素Na与元素Y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该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
(6)向Z单质的水溶液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___________。
A.碳酸钙粉末 B.稀硫酸 C.氯化钙溶液 D.二氧化硫的水溶液
18.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其中W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回答下列问题:
X Y
Z W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
(2)上述4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填化学式)。
(3)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
(4)由Na和Y可形成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该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
(5)取0.1mol·L-1的Na2Z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①用玻璃棒蘸取Na2Z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原因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某温度下,将0.1mol·L-1的Na2Z溶液逐滴加入10mL0.1mol·L-1的CuW2溶液中,滴加过程中溶液中的Cu2+浓度与加入的Na2Z溶液的体积(V)关系如图所示。b点溶液中Na+、Z2-、W-、OH-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离子用元素符号表示);
该温度下,Ksp(CuZ)=___。
19.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N元素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 N
② ③ ④ 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第4周期、与⑤同族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
(2)①的单质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可用于制造电池和储存氢气,其氢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其氢化物电子式为___________;写出该氢化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镓(Ga)与②同主族,写出镓的氧化物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③元素的非金属性比④______(填“强”或“弱”),列举一个化学事实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元素存在N2和N4等同素异形体。已知N4为正四面体结构,N—N键能为167 kJ·mol-1;N≡N键能为942 kJ·mol-1。写出N4(g)转化为N2(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饮用水中含有砷会导致砷中毒,水体中溶解的砷主要以As(Ⅲ)亚砷酸盐和As(Ⅴ)砷酸盐形式存在.
(1)33As与P位为同一主族,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砷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2)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___.
a.酸性:H2SO4>H3PO4>H3AsO4b.原子半径:S>P>As
c.非金属性:S>P>Asd.还原性:AsH3>PH3>H2S
(3)关于地下水中砷的来源有多种假设,其中一种认为是富含砷的黄铁矿(FeS2)被氧化为Fe(OH)3,同时生成,导致砷脱离矿体进入地下水.FeS2被O2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去除水体中的砷,可先将As(Ⅲ)转化为As(Ⅴ),选用NaClO可实现该转化.研究NaClO投加量对As(Ⅲ)氧化率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已知:投料前水样pH=5.81,0.1mol/LNaClO溶液pH=10.5,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强阴离子交换柱可以吸附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的As(Ⅴ)达到去除As的目的.
已知:一定条件下,As(Ⅴ)的存在形式如下表所示:
pH <2 2~7 7~11 11~14
存在形式 H3AsO4 、
pH=6时,NaClO氧化亚砷酸(H3As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开发由来已久,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SiO2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应用橡胶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高纯硅是现代信息、半导体和光伏发电等产业都需要的基础材料。工业上提纯硅有多种路线,其中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图及主要反应如下:
①用石英砂和焦炭在电弧炉中制粗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流化床反应的产物中,SiHCl3大约占85%,还有SiCl4、SiH2Cl2、SiH3Cl等,有关物质的沸点数据如表所示,提纯SiHCl3的主要工艺操作依次是沉降、冷凝和________。
物质 Si SiCl4 SiHCl3 SiH2Cl2 SiH3Cl HCl SiH4
沸点/℃ 2355 57.6 31.8 8.2 -30.4 -84.9 -111.9
③SiHCl3极易水解,其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了验证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步骤:
Ⅰ.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并打开活塞a,滴加盐酸。
Ⅱ.A中看到白色沉淀时,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关闭活塞a。
①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步骤Ⅰ知浓盐酸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挥发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酸性
③C装置中的试剂X是________(填化学式)。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碳、硅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2.高岭土主要由高岭石长期风化而成,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白云石,高岭土是制作陶瓷的原料。完成下列填空:
(1)矿石中除外的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镁原子核外有___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2)判断的金属性强于的事实是____________。
a. 的碱性强于
b. 微溶于水,难溶于水
c. 与热水反应,钙比镁剧烈
d. 单质钙保存在煤油里,单质镁不需要
(3)和同是ⅣA族元素的氧化物,的熔点明显比高的原因是________。
(4)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制备反应如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增大浓度,则值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因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故选:B。
2.A
【详解】
①合金的硬度高,可以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熔点低于组分金属的熔点,故①正确;
②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豆浆、牛奶和淀粉溶液均为胶体,碘酒为碘单质的酒精溶液不是胶体,故②错误;
③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FeO很易被空气氧化,不需要加热,故③错误;
④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不属于硅酸盐产品,故④错误;
⑤漂粉精等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是次氯酸钙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水解生成了次氯酸,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有些高级的游泳池则用臭氧等进行消毒,故⑤正确;
⑥水玻璃为硅酸钠的水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⑥错误;
⑦CaCO3+CO2+H2O=Ca(HCO3)2、4Fe(OH)2+O2+2H2O=4Fe(OH)3、2FeCl3+Fe=3FeCl2,故三者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故⑦正确。
故答案选A。
3.A
【详解】
A.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不是硅酸盐,故A正确;
B. 陶瓷、玻璃、水泥是常用的三大类硅酸盐产品,水泥是硅酸盐,故B错误;
C. 陶瓷、玻璃、水泥是常用的三大类硅酸盐产品,瓷砖属于陶瓷,是硅酸盐,故C错误;
D. 陶瓷、玻璃、水泥是常用的三大类硅酸盐产品,钢化玻璃的主要成分与普通玻璃相同,是硅酸盐,故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
硅酸盐材料历史悠久,用途广泛,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是玻璃、陶瓷、水泥,水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材料,故C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B
【详解】
A.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A不符合题意;
B.气态氢化物的酸性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故B符合题意;
C.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C不符合题意;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6.D
【详解】
A.硅为良好的半导体,用作芯片,故A正确;
B.餐桌上的瓷盘属于硅酸盐制品,故B正确;
C.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石灰石成分为碳酸钙,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硅酸钙和二氧化碳,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故C正确;
D.玻璃与浓盐酸不反应,玻璃与氢氟酸反应,所以玻璃上的漂亮花纹都依靠氢氟酸的腐蚀作用,故D错误。
答案选D。
7.B
【详解】
A. 青蒿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A正确;
B. “碳纳米泡沫”是一种碳单质,与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B不正确;
C. Fe3+转变为Fe2+,则铁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维生素C在该转化过程中充当还原剂、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C正确;
D. 钢铁是含铁、碳等成分的合金,水泥是硅酸盐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正确;
答案选B。
8.C
【详解】
A.Y、Z、W处于不同周期,故A错误;
B.X、Y、Z三种元素可组成NH4NO3,含有离子键,故B错误;
C.NaH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Z、W可形成Na2O2,含有非极性键,故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
A.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能与HF反应,陈述I错误,且与陈述Ⅱ没有因果关系,A错误;
B.SiO2不导电,二氧化硅是良好的光导材料,用作制光导纤维的原料,Ⅰ不正确、Ⅱ正确,Ⅰ和Ⅱ无因果关系,B错误;
C.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无关,Ⅰ和Ⅱ无因果关系,C错误;
D.Fe3+具有氧化性,能将铜氧化为铜离子,反应为2Fe3++Cu=2Fe2++Cu2+,所以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Ⅰ、Ⅱ正确且有因果关系,D正确;
答案为D。
10.A
【详解】
A.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WB.简单离子半径:S2->O2->Na+,故B错误;
C.W为S元素,S的含氧酸不一定为强酸,如亚硫酸为弱酸,故C错误;
D.Y和X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的H2O2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D
【详解】
A.石英是SiO2的俗称,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A不合题意;
B.单晶硅是Si的单质,可用于生产电脑或手机等的芯片,B不合题意;
C.硅胶是硅酸的凝胶,一种粒状多孔的二氧化硅水合物,可用作干燥剂,C不合题意;
D.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详解】
A.二氧化硅和强酸不反应,不能说明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不符;
B.二氧化硅能和HF反应,HF能雕刻玻璃,但不能说明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不符;
C.SiO2+2KOH=K2SiO3+H2O,二氧化硅和K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符合;
D.SiO2+2CSi+2CO↑,该反应中Si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说明二氧化硅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故D不符;
故选C。
13.C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W、X、Y、Z、M分别是H、C、N、O、S。
A.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A正确;
B.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则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B正确;
C.硫单质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SO2,得不到SO3,C错误;
D.W、Y形成的化合物氨气具有还原性,Z、Y形成的化合物,例如二氧化氮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D正确;
答案选C。
14.B
【详解】
A.据分析,Y的单质即Na,在Z即Al的盐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了NaOH,不能置换出Al,A错误;
B.据分析,X、W氢化物分别是H2O、H2S,O原子的半径比S原子小,H-O键键能比H-S键大,热稳定性:H2O>H2S,即X>W,B正确;
C.据分析,Y、Z两元素分别是Na、Al,Al元素可以形成阴离子AlO,C错误;
D.简单离子的电子层数多半径大,电子层数相同则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半径小,据分析,S2-有三个电子层,其它离子有两个电子层,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S2->O2->Na+>Al3+,即W>X>Y>Z,D错误;
故选B。
15.C
【分析】
E、L均有-2价,且L有+6价,则E为O,L为S;
G、N均有+2价,且G的原子半径比N小,则G为Be,N为Mg;
M有+3价,且原子半径比L(S)大比N(Mg)小,则M为Al;
综上所述:E、G、L、M、N分别为O、Be、S、Al、Mg,据此解答。
【详解】
A.工业上冶炼M(Al)是通过电解法电解熔融氧化铝,A错误;
B.N为Mg,E为O,Mg2+有两层电子,O2-有两层电子,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r(Mg2+)<r(O2-),B错误;
C.M(Al)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Al(OH)3,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C正确;
D.L为S,S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D错误。
答案选C。
16.B
【详解】
A.由碘和氟两种元素组成,是化合物,故A正确;
B.氧化性Fe3+>I2,IBr与铁反应生成FeI2,故B错误;
C.Cl、Br的非金属性比I强,BrCl的氧化性强于I2,介于氯气和溴之间,故C正确;
D.IBr可以与NaOH溶液生成NaIO和NaBr,故D正确;
答案选B。
17. 三 ⅣA a、c NH3+HNO3=NH4NO3 =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A
【详解】
(1)X为Si元素,核电荷数为14,在周期表中位于三周期ⅣA族;
(2)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则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a正确;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氧化性强弱与得失电子数没有必然关系,故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说明Y的非金属性较强,故c正确;故答案为ac;
(3)氮元素气态氢化物NH3与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NO3可以反应生成硝酸铵,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NO3=NH4NO3;
(4)当pH=7时,混合溶液呈中性,所以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H4+)+c(H+)=c(OH-)+2c(SO42-),所以2c(SO42-)=c(NH4+);
(5)元素Na与元素O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Na2O2,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6)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 H++Cl-+HClO,若反应使溶液中次氯酸浓度增大,则溶液漂白性会增强;A.由于酸性HCl>H2CO3>HClO,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反应反应2HCl+CaCO3=CaCl2+CO2↑+H2O,使化学平衡正向进行,导致次氯酸浓度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故A正确;B.加入稀硫酸使溶液 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进行,次氯酸浓度减小,溶液漂白性减弱,故B错误;C.加入氯化钙溶液不发生反应,溶液对氯水起到稀释作用,平衡正向进行但次氯酸浓度减小,漂白性减弱,故C错误;D.加入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二氧化硫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平衡逆向进行,次氯酸浓度减小,漂白性减弱,故D错误;故选A。
18. 第三周期ⅦA族 HClO4 共价键、离子键 S2-+H2OHS-+OH- [Na+]>[Cl-]>[S2-]>[OH-] 10-35.4
【详解】
⑴C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Ⅶ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ⅦA族。
⑵上述4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HClO4 > H2SO4 > HNO3,因此最强的是HClO4;故答案为:HClO4。
⑶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为氨气,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⑷由Na和Y可形成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为过氧化钠,该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⑸①用玻璃棒蘸取Na2Z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说明显碱性,水解显碱性,原因是S2-+H2OHS-+OH-;故答案为:S2-+H2OHS-+OH-。
②a点时Na2S和CuCl2恰好反应生成NaCl和CuS沉淀,b点溶质Na2S和NaCl且浓度之比为1:2,因此溶液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 > c(Cl-) > c(S2-) > c(OH-);a点时Na2S和CuCl2恰好反应生成NaCl和CuS沉淀,因此c(Cu2+) = c(S2-),该温度下,,故答案为:。
19. 氪 LiH+H2O =H2↑+ LiOH Ga2O3 + 2OH- = 2GaO+H2O 弱 酸性:H2SO4<HClO4(或稳定性:H2S<HCl等,合理即可) N4(g)= 2N2(g) △H=-882 kJ·mol-1
【分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判断各元素为:①Li;②Al;③S;④Cl;⑤Ar;
(1)第4周期与⑤Ar同族元素的名称:氪;
(2)氢化锂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其氢化物电子式为;
(3)模仿三氧化二铝与碱的反应,写出Ga2O3与 OH- 反应生成GaO的离子方程式;
(4)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可从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与H2化合的易难及生成氢化物稳定性等多方面比较。
(5)该反应焓变=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据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详解】
(1)第4周期与⑤Ar同族元素的名称:氪;
(2)氢化锂电子式为;氢化锂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锂,化学方程式:LiH+H2O=H2↑+ LiOH ;
(3)模仿三氧化二铝与碱的反应,写出Ga2O3与 OH- 反应生成GaO2-的离子方程式:Ga2O3 + 2OH- = 2GaO+H2O;
(4)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S非金属性小于Cl,酸性:H2SO4<HClO4或稳定性:H2S<HCl等均可说明。
(5)该反应焓变=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6×167kJ·mol-1-2×942kJ·mol-1=-882kJ·mol-1,则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N4(g)=2N2(g)△H=-882 kJ·mol-1。
20. 第4周期;VA族 acd 4FeS2+15O2+14H2O=4Fe(OH)3+8+16H+ 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NaClO溶液为碱性,当加入量大时,溶液碱性增强,NaClO溶液浓度增大,水解程度降低,次氯酸不易生成,所以As(Ⅲ)氧化率降低 HClO+H3AsO3=+Cl-+2H+
【详解】
(1)磷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有3个电子层,由里到外各层电子数为2、8、5,磷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3,与磷处于同一主族,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4周期;VA族; 
(2)a.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减弱,酸性:H2SO4>H3PO4>H3AsO4,故a正确;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半径:As>P>S,故b错误;
c.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S>P>As,故c正确;
d.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S>P>As,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还原性:AsH3>PH3>H2S,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3) FeS2被O2氧化生成硫酸、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5O2+14H2O=4Fe(OH)3+8+16H+;
(4)投料前水样pH=5.81,0.1mol/LNaClO溶液pH=10.5,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NaClO溶液为碱性,当加入量大时,溶液碱性增强,NaClO溶液浓度增大,水解程度降低,次氯酸不易生成,所以As(Ⅲ)氧化率降低,
故答案为: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NaClO溶液为碱性,当加入量大时,溶液碱性增强,NaClO溶液浓度增大,水解程度降低,次氯酸不易生成,所以As(Ⅲ)氧化率降低;
(5)pH=6时,NaClO溶液中生成HClO,pH=6时,NaClO氧化亚砷酸(H3AsO3)的离子方程式是:HClO+H3AsO3=+Cl-+2H+。
21. SiO2+2NaOH=Na2SiO3+H2O SiO2+2CSi+2CO↑ 蒸馏 SiHCl3+4H2O=H4SiO4↓+H2↑+3HCl↑(或SiHCl3+3H2O=H2SiO3↓+H2↑+3HCl↑) CaCO3+2H+=Ca2++CO2↑+H2O AD NaHCO3 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碳和硅位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分析】
(1)玻璃中的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反应。
(2)①用石英砂和焦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Si和CO;
②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的不同分离;
③根据盐的水解规律分析书写方程式;
(3)①B中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CaCl2、H2O、CO2;
②步骤Ⅰ是为了验证浓盐酸是否具有挥发性(观察A中是否产生沉淀)和酸性(与盐反应);
③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要通过比较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证明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时,要排除HCl杂质的干扰,在装置D中碳酸与硅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碳酸钠和硅酸沉淀;
④根据碳和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元素的原子半径对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影响分析。
【详解】
(1)玻璃中含有SiO2,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碱NaOH发生反应,产生Na2SiO3和H2O,反应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Na2SiO3具有粘性,会使玻璃塞与试剂瓶粘在一起,因此保存NaOH溶液不能使用玻璃塞,而应该使用橡胶塞;
(2)①石英砂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为:SiO2+2CSi+2CO↑;
②由于冷凝后的液体混合物中SiHCl3与SiCl4、SiH2Cl2等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使用蒸馏的方法提纯;
③SiHCl3中Si是+4价,氢元素、氯元素均为-1价,SiHCl3完全水解时,Si以H2SiO3形式或H4SiO4存在,-1价的氢元素与H2O反应后生成H2,反应方程式为:SiHCl3+4H2O=H4SiO4↓+H2↑+3HCl↑或SiHCl3+3H2O=H2SiO3↓+H2↑+3HCl↑。
(3)①B中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CaCl2、H2O、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CO2↑+H2O;
②盐酸与CaCO3反应产生CO2气体,说明盐酸具有酸性;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气体中HCl具有挥发性,挥发的HCl与AgN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故合理选项是AD;
③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将CO2气体中的杂质HCl气体除去,可以使用的试剂为饱和NaHCO3溶液;在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④由于碳和硅位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的能力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碳>硅。
22. 4 ac 属于分子晶体,熔沸点由范德华力决定,是原子晶体,熔沸点由共价键决定,因为共价键大于范德华力,故熔沸点高。 不变
【详解】
(1)矿石中除外的三种非金属元素是Si、O、C,三者的原子半径O<C<Si。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有4种不同的轨道,所以有4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2)a. 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的碱性强于,所以钙的金属性强于镁,正确;
b. 虽然微溶于水,难溶于水,但溶解性与碱性强弱无关,错误;
c. 与热水反应,金属性越强,与热水反应越剧烈,钙比镁剧烈,所以金属性钙比镁强,正确;
d. 单质钙保存在煤油里,隔绝空气,防止被氧化;单质镁不需要,不是因为不活泼,而是因为生成的MgO致密,阻止内部金属的进一步反应,所以不能由存放方式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错误。
故选ac。
(3)和同是ⅣA族元素的氧化物,的熔点明显比高的原因是属于分子晶体,熔沸点由范德华力决定,是原子晶体,熔沸点由共价键决定,因为共价键大于范德华力,故熔沸点高。
(4)反应中,SiO2、C、Si3N4为固体,不能出现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增大浓度,虽然平衡右移,但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值不变。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