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7 10:3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新闻评论 《人民日报》李斌
导入
曾经,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的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1.了解新闻评论的一般特点、作用。
2.体会新闻评论语言简洁有力、阐述观点鲜明等特点。
3.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文体学习——新闻评论
1、特点:
①与其他评论一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②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③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④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文体学习——新闻评论
文学常识
2.新闻评论的主要表现方法
(1)夹叙夹议:对一件事发表看法的文章,它既要写事又要写看法,所以,夹叙夹议就成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2)亦理亦情:论述文体,在对事件作出理性评判和分析时,并不排斥动之以情的作用。
3、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文体学习——新闻评论
4、撰写新闻评论的一般方法
①要读懂材料。了解有关背景,熟悉主要事件及相关情节,把握精神实质。
②要评在点上。点评的篇幅要小,一定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做到一语中的,目标集中、准确,不可分散,切忌什么都想评。
③要评得有理。好的点评应该做到以礼以法阐释,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
④要评得生动。点评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干净利索,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文体学习——新闻评论
素材积累
大国工匠代表
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30 多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
王津是故宫文物钟表修复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时,修好一座钟表要花上他好几年时间,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丝一毫误差。
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他錾刻的“纯银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錾刻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瑕疵。
本文原载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在2016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工匠精神”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表示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家鼓励更多企业或个人要有“工匠精神”。
背景
检查预习
1.字音识记
墓志铭(   ) 雍容(   )
一把锉(   ) 肺腑(   )
臻于至善(   )  推崇(   )
笃实(   )
检查预习
1.字音识记
墓志铭( mínɡ ) 雍容( yōnɡ )
一把锉( cuò ) 肺腑( fǔ )
臻于至善( zhēn )  推崇( chónɡ )
笃实( dǔ )
检查预习
2.词义识记
【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与“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区别。
【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注意与“鬼斧神工”的区别。
【不谋而合】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检查预习
2.词义识记
【臻于至善】臻:达到;至善:善的极致。指做到极致。
【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离群索居】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超今冠古】 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1.这篇新闻评论论述的中心话题是什么?在提出话题方面有什么特点
中心话题是工匠精神的时代特征。开篇从时代特点和企业打造金字招牌的角度引出话题,紧扣“时代品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理清思路
2.本文围绕“工匠精神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1)“匠的时代内涵及工匠精神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的作用与意义(第二段)。
(2)工匠精神是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的角度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第三段)。
(3)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的角度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第四段)
3、速读文本,标画每段的中心句或中心词。
第一段: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第二段: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第三段: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第四段: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第五段: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的每个人的表现。
4、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开宗明义,引出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接着引用《说文解字》观点,点出什么是工匠精神,然后寻因溯果,层层深入,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阐明该怎样,不该怎样。最后联系实际,回扣中心,升华主旨。
(1):引出话题,提倡工匠精神
(2-4):工匠精神的概念、作用、内涵等方面来论述“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必要性。
(5)立足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倡导工匠精神倡导。
5、探究“工匠精神”的内涵
炉火纯青的技术
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
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工匠精神
6、作者的中心观点(即论点)是哪一句话?
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7、如何理解该论点?
该论点的核心意思是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但我们都应该追求并实践工匠精神。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
8、你认为“工匠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拓展探究1
“工匠精神”是否只适用于手工匠人和工业相关企业?其他行业是否也需要工匠精神?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燕京第九景”张秉贵、“人民科学家”钟扬等优秀劳动者身上能否体现“工匠精神”,请谈谈你的看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即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凡职业都要达到孔子说的知之、好之、乐之的境界,并不懈努力追求,力争获得成功。作为学生对待学业更要入脑,走心。
拓展探究2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更要精益求精。结合“敬业、乐业”,谈谈你将如何贯彻“工匠精神”。
本文作为一篇时评,具有强而有力的说服力。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写法分析
①引证法(道理论证):文中作者多处引用,如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引用《说文》里对“匠”的记载,写出“匠”古已有之,然后写出其演变;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论证。引用这些内容,并加以分析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匠精神分析论述,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写法分析
②对比论证:如“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边破边立,写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
③类比论证:比如第1段“像手工匠人一样………企业……”,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④假设论证:如第4段中“倘若没有……怎能有………假设论证,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写法分析
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企业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它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