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3 听觉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4.1.3 听觉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07 10:4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信息的获取
二、听觉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生物学》(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一节《信息的获取》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内容较少。又在前一节课学习“眼”的基础上学习,学生有了学习感觉器官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的生理知识的经验与方法。在这些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耳”这个重要的感觉器官,学生更加感兴趣,学习并不困难。另外,对这些感官的了解,为后面学习神经调节作铺垫。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生物刚刚半年多的时间,对生物学知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个感觉器官—眼,这节课的“耳”更是学生们感兴趣的,也是我们相互之间语言沟通的一个重要器官 ,学生对耳的知识应该有一些初步认识(尤其是外耳和中耳),但对完整的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过程可能不清楚,因为这些知识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学生对学习这部分知识会有较大的兴趣。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对他们进行爱心和责任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思想】
课本首先通过游戏引出本节课题:听觉,然后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结合耳的结构示意图,帮助学生认识耳从外到内的主要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理解听觉形成的基本原理,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归纳出听觉形成的具体途径。
【教学目标】
1、认识耳的结构与各部分功能。
2、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3、阐述如何保护耳朵及预防措施
4、通过自主学习“耳的结构及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通过分组讨论“听觉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沟通能力。
6、通过耳的卫生保健知识,了解耳的重要性,形成自觉保护听觉的卫生习惯。
7、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生命奇妙性、协调性,从而热爱生命、关爱弱势群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耳的结构与功能
2、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听觉的形成过程
【资源与工具】
耳的结构示意图等相关如图片、视频、制作PPT课件
【方法与策略】
根据新的课改理念,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突出其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采取如下教学方法
教法:自学导思法、直观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对比学习法、总结归纳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总结归纳法、交流展示法,训练反馈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通过ppt课件呈现以下内容: 小游戏:你比我猜 游戏规则: (1)不能说话。 (2)只能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表演。 提出问题: 大家猜一猜他表演的是什么? 教师小结:本来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的事情,却花费了大家这么多精力。可见,听觉对我们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听觉的世界。 教师板书:听觉 3.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边看表演边猜成语 贼眉鼠眼 对牛弹琴 鸡飞狗跳 游戏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学习任务1:看结构 师:耳是人的听觉器官,你知道你的耳有哪些结构吗?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耳的内部还有哪些结构呢? 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课本P72图4-4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示意图,先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教师展示耳的结构挂图。针对本节内容预设一些问题,(1)、耳有哪几部分组成?(2)、中耳和内耳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 2.采用小组竞赛抢答的形式让学生指出挂图中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做出积极评价。 学习任务2:探功能 师:大家对耳的结构掌握的很不错哈!那耳的各部分结构都有什么作用呢? 1.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课本P72图4-4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示意图,熟知耳的各部分的作用。 小组展台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对于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其他小组补充,教师视频讲解。 1.学生回答:耳朵(耳郭)、耳朵眼(外耳道)、鼓膜 2.学生看书初步认识结构。 3.小组抢答加分 4.组内共同学习找出耳的各部分作用。 5.小组展台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 自主学习耳的结构, 采用小组抢答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习欲望。 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过渡语:刚刚我们一起探究了耳的结构和功能。耳的结构精妙而复杂,但是对于听觉的形成却是缺一不可,那么听觉的形成和这些结构又有什么关联呢? 请同学们结合图4-4分析:思考这个问题:外界的声波是怎样到达内耳的? 1.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2.教师适时点拨,训练思维能力,提高效率。 1.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突破难点。 2.透过现象看本质,尝试归纳分析
四、展示评研,运用提升 1.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学习,与教材对话,结合结构功能了解听觉形成的过程。 2.分组展示:表演、分角色扮演、顺口溜等。 3.织学生表达和交流讨论结果,相互纠正,相互补充,归纳听觉形成的过程。 4.教师视频展示并讲解: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外耳集音)(中耳传音)(内耳感音) 师生共同板书: 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外耳收集) (中耳放大) (形成听觉) 耳的保护 1.如果你是五官科医生……? 一病人突然双耳失聪,前来就诊,作为医生的你准备从哪几方面来给他进行检查和诊断? 病人:我的耳朵听声音听不清楚了…… 医生:1.2.3. 病人:我的孩子耳朵里有虫子等东西进去了…… 病人:我游泳的时候,经常耳朵进水…… 病人问你如何保护耳朵和听觉,你会告诉他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2.听觉保护常识 (视频) 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首先要减少和消除周围环境的噪声,平时还应当注意 不要用尖利的器具掏耳,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 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的平衡; 生病时,要注意慎用或不用耳毒性药物,避免造成耳聋。 知识拓展: 听觉虽然很重要,但是生活中有很多耳聋的人,举例如贝多芬,邰立华等用顽强的毅力向我们展示了他们辉煌的人生,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健康,树立更加努力刻苦学习精神。 1.表达和交流讨论结果。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根据本课知识点对“病人”进行诊断 出示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做法,知道日常生活中用耳的健康常识。使正确认识耳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卫生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通过分组讨论“听觉的成”,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沟通能力。 通过这项活动加深学生对耳的结构的认识和对听觉形成过程的理解。
五、巩固达标,拓展深化。 让学生总结本节学到了什么。 如我学会了…… 我经历了…… 我发现了…… 我理解了……我掌握了…… 我懂得了…… 【学习检测】 1.下列属于内耳结构的是 ( )
A.鼓膜 B.鼓室 C.听小骨 D.耳蜗
2.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3.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4.识图题,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内耳由【 】______、【 】______、【 】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2)耳郭收集的_______ 通过____________传到中耳,引起_____的振动,振动波传到______能将振动放大后并传到内耳,刺激内耳中的____上的听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并沿着______传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及时反馈,检测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信息的获取
二、听觉
(一)耳的结构
1、外耳:耳廓、外耳道
2、中耳:鼓膜、听小骨、鼓室
3、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
(二)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震动)→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三)耳的保护
【学习评价与作业设计】
这节课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中耳、内耳的结构及听觉的形成以动画、影片的形式展现适合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容易掌握。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对他们进行爱心和责任心教育非常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