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1信息的获取-视觉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4.1.1信息的获取-视觉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07 10:4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信息的获取—视觉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接触生物快一年了,对生物学有一定的认识了,已经学会了一些方法和技能。初步有了自学的能力,但是因其年龄特点,对新生事物的强烈好奇,还是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能力。因此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让学生理解视觉是怎么形成的,再切合实际生活,了解我们应该怎么保护我们的视觉。
【教材解析】
本课位于第四章的第一节内容,刚刚接触信息的获取,学习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会接触很多新的名词,对名词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思想】
本节课在设计上力图体现生物新课标中所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玩乐中学习,首先,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带着问题去学习,一一攻破难关。其次,我会运用模具,视频,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理解知识点 。最后,我想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1.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3.了解远视和近视的形成及其矫正措施。
【教学重点】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问题
【资源与工具】
1.教师准备: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模具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 首先,让学生看几张精彩的图片大家觉得好看吗?那我们是用什么看到的?那我们又是怎么看到的呢?进入我们今天这节课《视觉》,这节课有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1.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3.了解远视和近视的形成及其矫正措施。 新课讲授 一、咱们先进入第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眼球的结构。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告诉我眼球都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其作用是什么? 五分钟后,找学生回答。 二、单独细述,视神经的结构和功能。 三、结合视频,模具让学生初步理解视力的形成过程,在一张纸上写出视力的形成过程,查漏补缺。 四、根据视觉的形成过程,谈谈完全“失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五、展示两种厚薄不同的放大镜,回顾放大镜的物理原理,解释两个放大镜中厚的折光能力强,近距离成像更清晰。对比放大镜的原理引出近视及远视的形成原理。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8近视及远视内容,结合图4-3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的比较,播放视频课件结合放大镜的折射原理,展示近视及远视的形成原因。 了解了近视及远视的形成原因,你知道怎样有效的预防近视吗?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9内容,播放近视预防视频,介绍预防近视的“三要”“三不要”内容。 六、体验双目失明的痛苦。 用黑布罩住一位志愿者的眼睛,让他们在教室里行走和做某件事情。从而让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激发热爱生活的感觉,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帮助残疾人的情感。 七、小结 师生共同完成小结,教师强调重点难点,以情感教育为主,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生命,乐于助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习题巩固 1. 在眼球的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 ) A.角膜 B.瞳孔 C.晶状体 D.玻璃体 2.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3.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学生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分别找出他们的结构及其功能。 学生在纸上写出视力形成的过程,写完以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查漏补缺,看看是哪里出错了。 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学生明白了,导致视力丧失的原因有哪些 了解两个厚薄不同的放大镜折光的不同,对近视及远视的原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评价】
课堂以精彩的图片为开端,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引入本节课,以及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我们运用模具教学、学生讨论、视频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些内容,教学形式变得直观、多样、民主,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加有助于记忆。在设计时注意了交互操作和分层次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乐中、动手中、观察中培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教学信息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将来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置】
1.画眼球简图,用箭头表示视觉形成的过程。
2.回忆一件别人帮助你的事情,思考以后你会怎么做?
【板书设计】
信息的获取
第一课时
一、视觉
1.眼球的基本结构
2.视觉产生的过程
3.近视及远视的成因
4.预防近视:三要、三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