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7 21:3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 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 12个生字,会写“海底、宁静”等 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多种形式朗读学习中学会表达提升自我的语文表达能力。
2、体会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见过)来看一组大海的图片(出示课件)说一说大海的样子
生:海滩、海鸥、贝壳、游人。。。
2.师:是呀,说到大海总是让人想起太多美好的画面,细软的沙滩、漂亮的贝壳、、、我们看到的都是海边的景色,那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吧!请同学们坐端正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板书:海底世界)。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字词检查
师:课前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会读嘛?
(出示课件)指明读
波涛 澎湃 窃窃私语 警报 细胞 储量 金属 反推力 梭子 差异
师:
3.同学们,你们知道反推力是什么意思吗?(吹气球演示反推力)
4.梭子(课件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5、差异,你读的真准确!差异的差是个多音字,谁知道他另外的读音?组个词?
生:差不多、出差、参差不齐(出示课件)师:和老师一起来读,差异的差,差不多的差,出差的差,参差不齐的差。指明读齐读所有词语
6.再看一组词语(课件)嗡嗡啾啾汪汪生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表示声音的词师:表示声音的词叫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
生:喵喵叽叽喳喳叮叮咚咚。。。
7.看来字音已经难不倒大家了,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推字。推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锥子部,注意四横之间的距离不同,第二横河第三横离得比较近。请同学们打开作业单,描一个写一个写。注意写字姿势。一尺一寸一拳头。
师:同学们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都已经写好了。老师发现这位同学写得非常好。每一笔都特别的紧凑。就像我们中国人紧紧团结在一起。课下老师希望每位同学,认真练字,把我们汉字独有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最多 6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文章中的一句话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你第一个举手请你来说。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多个同学说)
师:看来咱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呀!都觉得是这句话!同学们看,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整篇文章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同学们齐读。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像这样的句子,就是关键语句。如果把它读短,只读成两个词语。(提前告诉)
生: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师:你们提取关键词语的能力特别强。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板书)(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提醒“异”的书写。
三、品读体验 随文得法
师:那海底到底是怎么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请同学们仔细朗读课文,看一看文章介绍了海底的哪几个方面?读的时候画出相关语句,有什么感受就在旁边写一写,开始同学们都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生 1:介绍了海底的光线。你有不同的观点,请你来说。
生 2海底的声音
生 3:海里的动物和植物。
生 4:海底的矿产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作者介绍了海底的 5个方面,请大声的朗读课文。看看你对哪个方面最感兴趣?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 1.黑中有光同学们,看,这就是深海里的光点,多么像布满星星的夜空啊。课文中的闪烁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光亮摇动不定,忽明忽暗。你是个博学多才、爱读书的好孩子,知道得真多。师总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那么宁静,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生 2:不是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那海底都有什么声音呢?静中有声。
1.生读课文第 3自段落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让我们不禁对海底的声音产生了好奇,让我们把这份好奇融入字里行间吧!谁来试试?好!你来!(课件出示第 3段落)师:嗯!不错!
①老师发现了一个词语“窃窃私语”,什么是“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
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②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师:应该轻声读,因为他们在窃窃私语。读出高低起伏指名读
③句子对比: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轻微的声音。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好像他们在说悄悄话,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师:海底动物们再说悄悄话呢,多么奇妙啊,我们能不能用朗读表达出来?齐读(课件出示)
(出示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段,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一段都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
2.师:我们阅读文章就是要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以后,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学会运用,使文章更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师:同学们,课文里说“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你来找找这是第几段?大声朗读课文
3.动物活动,各不相同师:这一段主要描写了哪几种海里的动物?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同桌大声交流后分享。
生 1: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 4米。慢
生 2: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快
生 3: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生 4: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4. 师:同学们看,海参:考肌肉伸缩前进,一小时只能前进四米。给你什么感觉?慢。
5.对呀,那梭子鱼呢?比火车还快。
6.一个慢一个快,他们还都是凭借自己的而力量在前进,乌贼和章鱼,却凭借这反推力前进了,这和他们都不一样,
7.“巴”是什么样?对,紧紧的贴在上面。还有更奇怪,自己一动不动,却能免费长途旅行的。
师:有的向前进,有的向后推,有的自己活动,有的自己不动,有的极快,有的极慢。生齐读:每一种动物都有不同的活动方法,板书:活动方法特点(课件出示段落)再一起读,感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他们不同的活动方法。
8.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发现作者不是随意写的,而是找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介绍了她们的活动特点和活动方式。这样就把第一句话的意思说得清楚明白了。
9.植物差异
师:海底不光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底植物差异也很大。请学生说一说海底的植物有哪些差异?从颜色、大小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10.师总结:多种多样的植物,把海底点缀成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出示三个段落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三段话,在构段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生:每一段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
师:他观察到了,每一段都有一个中心句。变红也就是说,每一段话都是围绕这一句话来写的。也就是围绕这一个意思来展开的。
师:谁来读?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
师:你看,第一段话提出了一个问题,中间展开了描写,最后又进行了回答,这种写法我们称之为总分总。总分总的写作结构,板书。这样能让我们对文章总的结构有了一个清楚地,完整的了解,我们平时写作文也要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具体到分开描写的时候,作者又围绕一句话,一个意思进行了分开的描写。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操练。
师:这种写作方法大家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那老师来考考你们
生来回答,师点评
师:同学们都说的真好啊,那如果让你用同样的方法来说一说天空中的云,你会怎么写?找同学来说一说。
生:。。。。。
师:说的可真好,这节课,同学们收获都很大,如果你想对海洋有更多的了解,
五:布置作业,推荐阅读老师推荐你读阅读《海底两万里》、《其妙的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