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1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案例背景 教材分析 本节《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中的第二课时,主要是对生物因素的分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及农业应用的深入阐述,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学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会对生态系统有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也为下节内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知道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基础,通过对“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的自主学习及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学习生物学科的一般思路,并认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思维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设计思想 要面向今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这是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新课程理念的启示下,学生只有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研究探讨的方式来获取的知识,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课下多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多渠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思考辨析、创新与实践的能力同时渗透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从身边事做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哪几种关系,并能说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过程方法 能根据内容分析出生物之间有哪几种关系。
情感价值 形成爱护动物的情感,养成与人交流合作的习惯。
教学方法策略 自主探究法,主要是启发式。
教学重点 生物之间的几种关系。
教学难点 捕食与竞争、寄生与共生的区分。
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2.制作导学案;3.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1课时)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7分钟) 温故知新(1分钟) 回顾上节课非生物因素包括哪些? 情境导入(6分钟) 观看动物世界的视频,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个体能单独存在吗? 2.在环境中,同种生物个体和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环境中的《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学生观看思维导图,并回答 回答预测:1.个体不能单独存在。 2.同种生物个体和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均存在联系。 以视频导入,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探究 学习新知 (28分钟) 引导探究 学习新知 (28分钟) 引导探究 学习新知 (28分钟) 一、齐读学习目标(30秒) 自主探究指导(6分钟半) 调查当地环境中生物之间的关系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当地情况,确定调查地点,可以选择学校附近的一片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或一片树林。 2.分组讨论并制订调查计划,包括调查路线、方法、注意事项等。 3.观察环境中与哪些生物,并把他们的名称记录下来。 4.观察你所见到的生物,分析同种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同种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练笔:1、看图观察,哪些现象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叫什么关系? 哪些是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它又叫什么关系? 2、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的生活,除了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周围其它生物的影响,这种因素叫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阅读课本P85-P87,小组讨论以下问题(6分钟) 1)分别举例说出同种生物间和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及概念 2)说出几种生物关系的意义对生物个体或种族的繁衍有利还是有弊。 1、同种生物间的关系(3分钟) 小组派代表回答 举例说出同种生物间的关系、概念及意义 2.师生总结,教师补充 3.小练笔 将事例进行配对 2、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4分钟) 小组派代表回答 举例说出同种生物间的关系、概念及意义 2.师生总结,教师补充 区分:寄生和共生 3.小练笔 将事例进行配对 实际应用(5分钟) (一)生物因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害虫防治 小组讨论害虫防治的方法及优缺点 小组派代表回答 师生总结,教师补充 (二)生物因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生物入侵 异地生物进入新的生态环境中,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六、课堂小结(3分钟) 我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学生齐读 学生讨论后小组派代表回答 回答预测: 1.D E G 种内关系 A B C F H 种间关系 2.生物因素 (小组讨论后回答) 回答预测: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为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等发生的斗争。 意义:对失败个体有害,但对种族的生存繁衍有利。 种内互助:同种个体之间为了共同防御敌害、获得食物及保证种族生存和延续而进行的相互合作和帮助行为。 意义:有利于群体取食、御敌、生存。 学生黑板作答 (小组讨论后回答) 回答预测: 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竞争:两种生物为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或生活资源)而存在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于被消灭。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对寄生生物有利,对寄主(宿主)有害。 4.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叫共生。 学生黑板回答 (小组讨论后回答) 回答预测: 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植物害虫的方法。 优点:在有效控制害虫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2.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试剂,速度快,成本低,不受地域性和季节性限制。 缺点:容易引起人畜中毒、杀伤有益生物、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等。 物理防治:人工捕杀、利用昆虫的趋性进行诱杀(毒饵诱杀、颜色诱杀、灯光诱杀等)、高温灭菌等。 缺点:需要花较多劳力或巨大的费用,有时对人、对动物也不安全。 完成导学案课堂小结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意义,并理清各个关系的意义 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意义,并理清各个关系的意义 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通过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学生完成导学案,并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当堂达标 巩固所学 (6分钟) 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空气 B、温度 C、草 D、水 2、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动植物种类很多,而西北的荒漠地区就很少。你认为影响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 B、光照 C、水分 D、温度 3、下列生物之间属于合作关系的( ) A、草原中的狼和兔 B、生活在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 C、稻田中的水稻和稗草 D、蜜蜂采蜜 4、分析下列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蛇与鼠的关系 ( ) (2)猪肉绦虫与猪之间的关系 ( ) (3)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 ( ) (4)同一麦田的小麦与杂草之间的关系 (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 共生 5.分析生物与其环境中生物因素的关系: (1)菟丝子与豆科植物 ( ) (2)田里的水稻与杂草 ( ) (3)猫捉老鼠 ( ) (4)蚂蚁搬家 ( ) (5)雄梅花鹿争夺配偶 ( ) (6)海葵与蟹互惠互利 (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 共生 E.种内互助 F.种内斗争 回答预测: 1.C 2.C 3.D 4.BCDA 5.CABEFD (学习评价) 针对学生答题情况,对学生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等级:80%以上为A 70-80%为B 60-70%为C 60以下为D 根据学生评价情况,对学生进行课下辅导。
课堂小结 (2分钟)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学生要合上教材完成导学案 此处设计紧扣教材,充分的利用教材,将刚刚所学的知识用来解决问题。
回顾反思 (2分钟)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交流 培养表达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作业设计 1、课后完成本节课的知识总结并背诵 2、独立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节的练习题 3、预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并完成预习案 完成 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生活的习惯
板书设计 一、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种内斗争 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 生物因素 捕食 种间关系 竞争 寄生 共生
教学反思 优点:1、采取了一些方法让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说视频导入,动物世界中蚂蚁搬家、寄生蜂寄生等,让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转换到课堂的学习内容中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本节课可以看到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互相倾听,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本课注重了对学生进行情感目标教育,使学生体验到爱护动物的情感,从自身做起,养成与人交流合作的习惯,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保护小动物。 不足之处: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不够,没有最大程度地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题目的讨论中来,总之本堂课还需更深入的斟酌,如果再让学生试着说出生活其他生物因素的例子,拓展学生思维,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