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通过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学习,学会“变量控制”的科学方法。
3.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改变反应速率的事例。
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反应进行的快,有的进行的慢。
你了解下图涉及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吗?反应的快慢程度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很快
较快
较慢
很慢
思考·讨论
化学反应的快慢是相对的,不同的化学反应,快慢不同。
一、化学反应速率概念
1.化学反应速率
意义—表示化学反应过程进行 的物理量
↓
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 或生成物浓度的 .
↓
表达式—
↓
单位— 或mol·L-1·s-1
【微点拨】v表示反应速率,Δc表示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Δt表示反应时间的变化。
快慢
减少量
增加量
mol·L-1·min-1
Δt
Δc
常用单位mol·L-1
常用单位min或 s
例1:在某一化学反应里,反应物A的浓度在20 s内从8.0 mol/L变成3.0 mol/L。试求在这20 s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多少?
t
(A)=
c(A)
=
(8.0-3.0) mol/L
20 s
=0.25 mol/(L·s)
典例分析
第20s的反应速率为多少?
无法确定
注意:反应速率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例2:反应A2 + 3B2 2C2 在5 min 内,A2的物质的量由6 mol变成4 mol,容器的体积为1L,B2的起始物质的量为10 mol,求:
(1)这段时间内A2的平均反应速率
(2)这段时间内B2,C2的平均反应速率
典例分析
利用“三段式”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v)和转化率(α)
设a mol·L-1、b mol·L-1分别为A、B两物质的起始浓度,t s后,
mx mol·L-1为反应物A的转化浓度,nx mol·L-1为反应物B的转化浓度,则:
三段式解题法
起始量、变化量、最终量
第一步: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写出三段式的量
第三步:依据相关公式计算
化学反应的速率理解计算
已知: 2SO2 + O2 2SO3
t=0时 3mol/L 1mol /L 0
t=2min 2.5mol/L
求:用SO2 、 O2 、SO3浓度变化量表示的反应速率。 即:V(SO2) 、V(O2) 、V(SO3)
催化剂
加热
典例分析
例3:
方法:三段法
解 已知: 2SO2 + O2 2SO3
3 1 0
0.5 0.25 0.5
0.75 0.5
催化剂
加热
起始浓度(mol/L)
变化浓度(mol/L)
2min末浓度(mol/L) 2.5
三段法
V(SO2)=
(3-2.5) mol/L
(2-0) min
= 0.25mol/(L.min )
V(O2)=
(1-0.75)mol/L
(2-0)min
= 0.125 mol/(L.min)
V(SO3)=
(2-0)min
(0.5-0) mol/L
= 0.25mol/(L.min)
〖思考与讨论〗
分析计算出的V(SO2) 、
V(O2) 、V(SO3) 的比值与方程式的系数比有什么关系
三段式法:
只有变化量与系数成比例
1. 将4 mol A和2 mol B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s)+B(g) 2C(g),反应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物质A表示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
B.用物质B表示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 mol·L-1·s-1
C.2 s时v(C)=0.3 mol·L-1·s-1
D.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D
不能用固体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
则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 -0.15 mol·L-1·s-1×2 s=0.7 mol·L-1,B项错误,
课堂小练
2. 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后B的浓度减少0.6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
B.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
C.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D.在这2 min内B和C两物质浓度是逐渐减小的
C
课堂小练
结论
1、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 其数值可能不同, 但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相同。在表示反应速率时,应注明是由哪种物质表示的。
2、同一反应的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即对于反应:aA+bB=cC+dD (各物质都不是固体和纯液体)
A:B:C:D = a : b : c : d
又如: N2 + 3H2 ===== 2NH3
V(N2)∶V(H2)∶V(NH3)=
催化剂
高温高压
如 2SO2 + O2 2SO3
V(SO2) ∶V(O2) ∶V(SO3)= 2∶1∶2
催化剂
加热
1∶3∶2
3:根据下图填空:
(1)反应物是 ;
生成物是 ;
(2)2min内A、B、C三者的反应速率是多少?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B
C
3A+2B 3C
课堂小练
0.25
0.3
0.8 ÷ 3=0.27
0.25
4. 在2A(g)+B(g)??3C(g)+4D(g)反应中,
①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 mol·L-1·s-1
B
②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2v(A)= v(B) B.v(B)= 3v(C)
C.2v(A)= v(D) D.3v(C)= 4v(D)
C
课堂小练
5: 已知 4NH3+5O2=4NO+6H2O,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4v(NH3)=5v(O2) B. 4v(NO)=6v(H2O)
C. 5v(O2)=6v(H2O) D. 4v (O2)=5v(NO)
D
课堂小练
比较下列每组化学反应的速率,并分析引起速率不同的可能原因:
4. 夏天米饭变质
冬天米饭变质
1. Mg + HCl
Al + HCl
2. H2O2分解
H2O2+MnO2
3. 硫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思考与讨论
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外因:外界条件
【探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假设】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等。
【用品】5%H2O2溶液、1mol/LFeCl3溶液、0.1mol/L盐酸、1mol/L盐酸、大理石碎块、冷水、热水、试管、试管夹、烧杯。
方法引导——变量控制方法
1、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实验 结论
①产生气泡
速率最慢
②产生气泡
速率较快
③产生气泡
速率最快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实验 结论
2 mL 0.1 mol/L盐酸
2 mL 1 mol/L盐酸
等量的大理石碎块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加入1 mol/L盐酸的试管中生成气泡的速率更快
【注意】对于纯液体或固体其浓度是常数,改变它们的量不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浓度改变不能过犹不及,如金属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若变成浓硫酸则发生钝化现象。
3、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实验 结论
催化剂(正)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①有少量
气泡出现
②能产生
大量气泡
③能产生
大量气泡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质是改变体积,使反应物的浓度改变。
4、压强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压强的方法
(1)压缩体积或充入气态反应物
(2)体积不变,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
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压强增大,但反应物浓度不发生变化,故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改变压强时,只有导致参加反应的气体浓度改变,反应速率才会改变
压缩容器
恒容
5、固体反应物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实验 结论
其他条件相同时,固体反应物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加碳酸钙粉末的试管内产生气泡较快,加块状碳酸钙的试管内产生气泡较慢
影响因素 规律
内因 反应物本 身的性质 反应物的化学性质越活泼,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之化学反应速率越慢
外因 浓度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温度 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催化剂 一般地,使用催化剂能极大地加快反应速率
固体的表面积 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其他 光照、溶剂、形成原电池等,也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思考与讨论】
下列调控反应速率的措施中,利用或体现了哪些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向炉膛内鼓风,可以使炉火更旺。
(2)把食品存放到冰箱内。在食品包装内放置除氧剂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
(3)做化学实验时,将固体试剂溶于水配成溶液后再进行实验。
(4)铁在空气中和在纯氧中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1)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2)温度、反应物的浓度
(3)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4)反应物的浓度
1.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如下表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时,生成SO3反应速率会如何变化 (在表空格内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课堂练习】
改变条件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增大氧气的 浓度 使用催化剂 减小容器体积 恒容下充入Ne
生成SO3的速率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不变
2.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加入蒸馏水
B、Al在O2中燃烧生成Al2O3时,用铝粉替代铝片
C、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时,适当升高温度
D、用KClO3固体分解制取O2时,固体中添加少量MnO2
A
【课堂练习】
3.一定条件下,分别对反应C(s)+CO2(g)=2CO(g)进行如下操作:
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减小CO2的浓度;
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小压强。
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速率显著变大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③
D
【课堂练习】
4.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合成氨,已知在时间t内,氨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 mol,在此时间段内,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45 mol·L-1·s-1,则t是( )
A.0.44 s B.1 s C.1.33 s D.2 s
N2 + 3H2 2NH3
v(NH3):v(H2 ) = 2:3 = v(NH3) : 0.45
v(NH3) =0.3 mol/(L·s)
B
作业
课本第49页第2题
课本第53页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