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9.4 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9.4 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8 09:3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平行线的判定
(青岛版七年级下册)
1.如图,两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
∠1与∠3,∠1与∠4各是什么关系的角。
2.平行线的定义
3.默写平行线的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准备
c
a
b
1
2
3
4
图中的直线
平行吗?
1.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重点);
2.正确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说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难点);
3. 在解决问题时,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课堂目标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你还记得我们如何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吗?用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什么理论依据?
b
2
1
a
c
1
2
a
b
c
同位角相等
任务一:探究新知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两直线平行方法
符号语言:如图
∵ ∠1=∠2(已知)
∴ 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a
b
1
2
3
4
任务一:探究新知
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3
c
a
b
1
2
3
4
探究:如右图,直线a,b与直线c相交,
(1)∠1=∠3,直线a与b平行吗?为什么?
(2)∠1与∠4互补,直线a与b平行吗?为什么?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判定两直线平行方法
符号语言:如图
∵ ∠1=∠2(已知)
∴ 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a
b
1
2
3
4
例 如图所示,
(1)如果∠1=∠EFC,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2)如果∠A+∠1=180°,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3)如果∠2=∠C,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4)你还能得出哪两条直线平行?
(2)∵ ∠A+∠1=180°
∴ AB∥E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 ∠2=∠C
∴ DC∥E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1)∵ ∠1=∠EFC
∴ AD∥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任务二:精讲点拨
(4)∵AB∥EF ,DC∥EF
∴ AB∥DC (平行于同一
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题组一:
1. 如图①,∠1=∠2 ,则____∥___
2. 如图②,已知∠1+∠2=180°,则____∥___
3.如图③ ∵∠1=∠2,
∴____∥_____( )
∵∠2=∠3,
∴____∥____( )
4.如图④ ∵∠1=∠2,
∴____∥____( )
∵∠3=∠4,
∴____∥____( )
任务二:巩固练习
题组二:
1.如图,已知∠1=∠2,∠3=110°,则∠4= 。
2.如图,点P、Q为直线AB上的两点,分别过点P、Q画直线AB的垂线PC和QD,直线PC和QD的位置关系为: 。
3.如图,BD⊥AC,EF⊥AC,D、F分别为垂足,∠1=∠2,试说明∠ADG =∠C 。

任务二:巩固练习
3
1、工程技术人员常用一种绘图工具丁字尺画平行线(右图),
这种画法的道理又是什么?
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然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A、先向右拐50°,再向左拐50°
B、先向右拐50°,再向右拐50°
C、先向右拐50°,再向右拐130°
D、先向右拐50°,再向左拐130°

任务二:生活中的数学
如图,∠1=∠2能否判定AB//DF?若不能,你认为还需添加什么条件?写出这个条件并说明理由。
任务三:拓展延伸
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有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5. 平行线的定义
课堂小结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位角不一定相等 B.内错角都相等
C.同旁内角互补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如图所示,如果∠D=∠EFC,那么( )
A.AD // BC B.EF // BC C.AB // DC D.AD // EF
3.如图,直线a,b被c所截,已知∠1=120°,
∠2=60°,直线a,b平行吗?为什么?
第2题
D
D
当堂检测
a
b
c
1
2
3
第3题
致亲爱的同学们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存在,
只要我们做有心人,
很多问题我们都可以用数学
去解决它。
让我们多用数学的眼光
去看身边的事与物,
多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身边的问题。
必做题:课本P42T1—5
选做题:课本P42T7、9
课后作业




如图,(1)要判定AB∥CD需要哪些条件?根据是什么?
(2)要判定AD∥BC呢?
A
B
D
C
4
2
3
试一试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