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下册 20.2.1数据的集中趋势 平均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 20.2.1数据的集中趋势 平均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8 09:5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节名称 20.2.1 数据的集中趋势(第1课时) 平均数
教材和内容分析 《平均数》是沪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初步分析第二节教学内容,本节通过实际情景,提出用平均数刻画一组数据的必要性,引入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接着由平均数计算的局限性提出加权平均数的必要性,引入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加权平均数是算术平均数的延伸,本课概念性较强,也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基础。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直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①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②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过程和方法:①经历概念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转化思想”、“整体思想”;②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③通过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②通过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求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
学生分析 初中统计内容,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能够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处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在小学已学过算术平均数,有一定合作交流的经验,但八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限,可能难以理解“加权平均数”意义,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如能让学生理解“权”的含义,对求加权平均数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本节课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通过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重点 1、掌握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 1、加权平均数中“权”的理解;
2、会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引导-讨论-交流;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典型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察与思考】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丙三人的射击成绩,谁的成绩更好,谁更稳定?你是怎么判断的?除了直观感觉外,我们如何用量化的数据来刻画“更好”“更稳定”呢?【问题】:当你听到“小亮的身高在班上是中等偏上的”,“A 篮球队队员比B 队更年轻”等诸如此类的说法时,你思考过这些话的含义吗?你知道人们是如何作出这一判断的吗?[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师]:数学上,我们常借助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刻画。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合作探究1】问题:2018年六安7月中旬一周的每天最高气温如下: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气温/ °C38363836383637[师]:你能快速计算这一周的平均最高气温吗?[生]:[师]:归纳小结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据 我们把 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用“ ”表示 ,即[师]:你认为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中包含几部分,每一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生]: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本节学习的内容为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通过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来量化数据的集中趋势,通过方差来量化数据的离散程度。通过射击比赛成绩图像和问题中的几种说法入手,让学生各抒己见,感受到迫切需要一些量化的数据来刻画“更好”、“更稳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设计意图: 通过计算和归纳小结及提问,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知道它是由两部分构成,体会平均数与这组数据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为后面分层作业中平均值易受极端值影响做好铺垫。
【典例精析】例1 在3月12日植树节, 我校七9班开展了植树活动, 下图反映的是植树量与人数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中信息计算:(1)总共有多少人参加了本次活动?(2)总共植树多少棵?(3)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解:(1)参加本次活动的总人数是1+8+1+10+8+3+1=32(人)(2)总共植树3×8+4×1+5×10+6×8+7×3+8×1=155(棵)(3)平均每人植树(棵)【课堂活动】经调查统计八19班同学的平均年龄为13.6岁,为了解我们班同学的年龄情况,我们一起来做一次年龄调查,结果如下:13岁___人,14岁___人,15岁___人,16岁___人.求我们班学生的平均年龄(结果取整数).[师]统计不同年龄举手的学生数量,在黑板上作好记录。[生]计算并小组探讨。【合作探究2】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 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例子:【典例精析】例2:某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设计意图: 通过例1让学生掌握如何结合图表得到数据来计算平均数,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深化理解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量的含义。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体验用数学解决身边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决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解:(1)A的平均成绩为;B的平均成绩为;C的平均成绩为;由70>68,故A被录用.根据题意,A的测试成绩为B的测试成绩为C的测试成绩为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师]4,3,1 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72×4+50×3+88×1)÷(4+3+1)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例3:老师对同学们每学期总评成绩时,并不是简单地将一个学生的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加除以2而是按照“平时练习占 40%, 考试成绩占60% ”的比例计算,其中考试成绩更为重要.这样,如果一个学生的平时成绩为70分,考试成绩为90分,那么他的学期总评成绩就应该为多少呢?解:该同学的学期总评成绩是: [师]:归纳小结权重的意义:各个数据在该组数据中所占有的不同重要性的反映.加权平均数的意义:按各个数据的权重来反映该组数据的总体平均大小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例2、例3让学生意识到有时候不是简单地只求数据的平均数就可以,还要考虑到不同情况下有些数据的重要程度并不相同,让学生体会权重和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为引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做铺垫。
一般地,若个数的权分别是,则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互动练习,巩固新知【试一试】小青在八年级第二学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格, 请按图示的测试、期中、期末的权重, 计算小青同学该学期总评成绩. 解:先计算小青的平时成绩: (89+78+85)÷3=84(分) 再计算小青的总评成绩: 84×10%+ 90×30%+ 87×60%= 87.6 (分) 【议一议】[师]:能说说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吗?[生]:分组讨论并回答。1.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2.在实际问题中,各项权不相等时,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当各项权相等时,就要采用算术平均数.【当堂练习】1、(1)某次考试,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82,除甲外,其余4名学生的平均分是80,那么甲的得分是( ) A.84 B. 86 C. 88 D. 90(2)若m个数的平均数为x,n个数的平均数为y,则这(m+n)个数的平均数是( )A. B. C. D.2、已知:的平均数是a,的平均数是b,则的平均数( )A. B. C. D.3、若的平均数为a,
(1)则数据的平均数为 . (2)则数据的平均数为 .4、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然后再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请决出两人的名次. 设计意图:试一试中有五个成绩数据,但权重只有三个,本题的计算为引出议一议做铺垫。通过探讨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深化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结构,并学会使用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图:当堂练习,巩固学生对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应用条件、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第1、2小题考察学生的逆向思维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3小题通过推导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考察学生归纳总结、探究获取新知的能力,也为下一节方差相关结论的得出做好铺垫。
解:选手A的最后得分是 选手B的最后得分是 由上可知选手B获得第一名,选手A获得第二名.归纳总结,分享成果【课堂小结】1、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当一组数据中各数据重要程度不同时,加权平均数能更好的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2、权的作用是什么?权反映数据的重要程度,数据的改变一般会影响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3、加权平均数中“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比例和百分数分层作业,拓展深化必做题P121 第2题;P135 第2、3题选做题1、汽车上山的平均速度为a千米/时,下山的平均速度为b千米/时,则汽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不能确定2、对于三个数a,b,c,用表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用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例如:,,如果,那么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方法等内容,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务实基础,拓展深化,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20.2.1 数据的集中趋势(第1课时) 平均数一、算术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据 我们把 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用“ ”表示 ,即.加权平均数一般地,若个数的权分别是,则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1、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2、权的作用是什么?3、加权平均数中“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大部分学生表现积极,兴趣高。尤其在分组计算平均身高时,学生们是争先恐后,很快就能算出来,并且会有自己的思考,有的同学还能把不同意见发表出来,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活跃。教学设计也努力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充分注意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课内外结合等等。但有的学生基础并不好,对数学没兴趣,上课时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被动地学习,收效一定不高。有的学生没有带计算器,在课堂上的计算时间增加了,教学用时出现了不应有的浪费。在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讲解上,定义讲解怕基础差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接受。新课改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在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可如果课堂学习我们只顾少数基础好的同学,那就与新课改理念相背了。所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我们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探索。
加权平均数
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