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写作指导:字云图写作分析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写作指导:字云图写作分析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7 12:5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2022届高三毕业班3月诊断性联考
语文作文试题解析
1
试题内容
试题设计意图解析
写作任务分析
评卷建议
2
3
4


试题内容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象征,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方正的汉字,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有无穷的魅力和神奇的力量,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比如“仁”,表示生而平等,传达出兼爱的精神,不断地为社会建设与发展赋予新的能量。研究发现,“和”“信”“众”“奋”“新”都是历代青年使用的高频汉字。右图是这五个高频汉字字云图:
试题内容
请整体把握字云图的内容和寓意,从中选取三个高频汉字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汉字,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设计意图解析
试题设计意图解析
本次诊断性测试的作文试题依然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梳理了历代青年使用的高频汉字,并创造性地嵌入字云图,形神兼备,这特定的情境既激活了汉字的生命力,又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引发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共情和理解。 对于身处信息化浪潮中的青年人说,浸润在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汉字里,感受并领悟其独特魅力,体味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有一定的指向意义。同时,站在新时代的节点上,从自身使用高频汉字的体验和感悟出发,结合社会建设、发展的现实与前景,为高频汉字赋予新能量,实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古今的融通,这是作文题对考生的价值引导。试题取材与设计在引导考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厚植家国情怀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旨在达成“以文化人”的目标。
试题设计意图解析
试题材料所列举的五个高频汉字,都是汉语通用规范的常用字,每个字都有丰富的内涵,具备形象性和可解释性,可以激发考生的联想和思考。





试题设计意图解析
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有“和气、和睦、和平、和谐”等意思,《礼记·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道德经》“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论语·述而》“礼之用,和为贵”等,都揭了重视、追求和保持事物间均衡、和谐的重要性,这些道理对于处理人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国家间的共处之道,具有普适的指导意义。“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更需要我们珍视和考量“和”所传达的理念和智慧。

试题设计意图解析
“信,诚也。”(《说文》)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自觉奉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有“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小信诚则大信立”“人无信则名不达”等古训,它具有深沉持久的力量,影响并塑造了中国人“行立有节概,重然诺”的人格和精神,诚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

试题设计意图解析
从造字的角度看,一目了然,用三个人形表示众多的意思,“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国语》),从视觉角度看,“众”字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传导出团结互助的精神诉求与行动指南。“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我们干事创业的过程中,只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聚民心、集民智,才能推动我们的事业永续发展。

试题设计意图解析
一个富有刚性、行动性的汉字,原意是在田野上大鸟探翅高飞,看到“奋”字,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庄子·逍遥游》里鲲鹏“持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的画面,那不止是我们先民对未来未知的浪漫玄想,也是伟大的精神探险之旅: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如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靠的正是砥砺奋进的精气神: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际,“奋”字当选了2018年年度国内字;而如今,“奋发图强”“奋楫笃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成为多少新时代青年的座右铭。

试题设计意图解析
《诗经》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尚书·凰征》曰“旧染污俗,与维新”,“维新”就是变革、改革的童思,“新”意味着创造。对于新时代的青年而言,“新”代表着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与刚健有为的担当意识,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作为,这是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人才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新青年的时代责任……

试题设计意图解析
这五个高频汉字与中国版图组成了字云图,呈现出一个充满意味的形式,表达对考生的寄语:要胸怀“国之大者”,找准坐标定位,打开视野格局,升华思想境界。





写作任务分析
写作任务分析
写作任务设计中要求在“整体把握字云图的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从这五个高频汉字中选取三个,“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这无疑对考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要选择三个汉字来进行关联并非难事,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字跟字之间是具备有序关系的,但要整合建构出有新意的、有创造性的关联却非易事。
任务中的“新时代青年”,要求文章的思考和立意必须站在特定的时代节点,要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写作任务分析
写作任务中的“认识与评价”,驱动考生深入思考诸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先进文明的贡献、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社会建设与发展赋能等问题,考生在挖掘和闻发高频汉字价值内涵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认识,即考生要在文中表达出对所选几个汉字的理解,如字义、字理、文化内涵、文化价值等,也可以是与该字有关的人或事。
评价,是启发考生对该字或几个字做出自己的理性判断,可以是审美的评判,可以是价值的评判。
结合试题语料提供的语境,无论是“认识”还是“评价”,都要结合汉字作为中华文化载体、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象征的来阐说,挖掘和阐发汉字的价值与内涵。当然,若能结合对世界的贡献,那就在立意上高人一等。
评卷建议
评卷建议
评判作文 的参照点
三个字之间是否关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个字的内在逻辑关联是否合理?缜密?有创意?
三字组合的内涵与意义是否能够契合当下的时代?体现这个时代的需求?是否对世界有贡献?
是否阐说三个字的含义?
含义是否得当?
是否选了三个字?
评卷参考
思维活跃的考生
会在汉字间寻找并确立层叠的思辨空间,将分析论证层层推进。
思维能力一般的考生
可能会采用横向平铺的方式,将三个汉字简单叠加,平面展开
个别考生
能建构出跨度大、张力丰富的关联
考生写作思维的三个层级
评卷建议
本次作文建议分四个等级打分:第一等54-60;第二等45-53分;第三等36-44分;第四等0-35分。参照2021年福建省高考作文均分47,略低一点,好文章要敢于打高分,差文章也要敢打低分。
分数段 上 中 下
一等卷 (60-54) 60-58 57-56 55-54
二等卷 (53-45) 53-51 50-48 47-45
三等卷 (44-36) 44-42 41-39 38-36
四等卷 (35-0) 35-25 24-14 13-0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