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 浮力章节训练试题(名师精选)(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 浮力章节训练试题(名师精选)(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7 16: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 浮力章节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小陈泡脚时,双脚感受到水的浮力。不禁好奇,盆内起按摩作用的凸起物A、B(如图所示)是否也受浮力作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B受到浮力作用
B.A、B不受浮力作用
C.A受浮力作用,B不受浮力作用
D.A不受浮力作用,B受浮力作用
2、下列生活器件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密度计 B.茶壶 C.抽水机 D.注射器
3、如图所示,用手将一气球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在气球浮出水面以前(  )
A.气球所受重力、浮力都变大
B.气球所受重力变大、浮力不变
C.气球所受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D.气球所受重力、浮力都不变
4、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后,它所受到的浮力(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不能确定
5、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潜水艇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总是变大的
B.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是逐渐变大的
C.气象用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D.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6、有甲、乙、丙三个物体,其密度分别为:ρ甲=0.85克/厘米 ;ρ乙=1.05克/厘米 ;ρ丙=1.25克/厘米 。现将它们放在密度为1.05克/厘米 的液体中,则乙物体可能处于图中液体的位置是( )
A.1 B.3 C.2和3 D.2、3和4
7、2021年12月9日下午15:40“天宫课堂”时隔8年再次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富光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图是演示浮力消失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不受浮力
B.乒乓球在水中静止时受平衡力
C.乒乓球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的压力
D.若此时在水中放一个实心铁球,铁球会沉入水中
8、如图所示,自制浮力秤是由轻质塑料桶和配重组成,其中P、Q为自制浮力秤上的两根刻度线,其中一根是空浮在水中时液面重合,另一根是装入1N的钩码时的刻度线,现在自制浮力秤中放入某物体,此时浮力秤静止于水中的液面到Q、P的距离相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加入配重的目的是增加浮力秤的稳定性
B.该浮力秤静止在水中时浮力与重力相等
C.Q点是装入1N钩码时的刻度线
D.用直径更大的秤体,可以使PQ间距变大,提高精度
9、如图所示,已知鸡蛋的质量为55克,体积为50立方厘米。将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鸡蛋沉入杯底(图甲);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鸡蛋恰好悬浮(图乙);继续溶解食盐,最终鸡蛋漂浮(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鸡蛋所受浮力为0.55牛
B.图乙中盐水的密度是
C.图丙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鸡蛋自身重力
D.图中三种状态下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
10、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长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
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C.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将密度为0.9g/cm3、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冰块,放入盛有水的柱状容器中,静止时冰块有2cm露出水面,如图所示。对容器缓慢加热,直至冰块完全熔化。在冰熔化过程中,水面高度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冰块熔化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大了________N。
2、小明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液体密度为ρa和ρb的两个容器中,静止时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若该密度计在两容器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a、mb,则ma______mb,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ρa______ρb,两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pa______pb(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用手把体积为1×10-4米3的小球浸没在水中,小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牛,方向_______;若该小球重为0.8牛,放手后,小球将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4、一个重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它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
5、图中用手将空的饮料罐缓慢按入水中,在饮料罐浸没之前,越往下按,需要用的力越________,说明饮料罐受到的浮力越_________,这个实验现象告诉我们,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__有关。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如图甲所示,重3N、底面积为150cm2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升降台中央,容器中原来装有16cm深的水。一圆柱体A悬挂在轻质细杆下保持静止,A的下表面与水面相平(已知圆柱体A与容器高度相同)。在向上调节升降台直至圆柱体A刚好与容器底部接触的过程中,记录下细杆产生的弹力大小F与升降台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A的密度大小为________kg/m3,当轻质细杆给物体A的力竖直向下,且大小为3N时,撒走细杆,待物体A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容器对升降台的压强之比________。
2、衢州市郊的七里漂流是周末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它利用水对木筏的浮力来达到载人的目的。若有一根体积是的木头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求:
(1)该木头受到水的浮力;
(2)该木头的密度;
(3)若将这样的木头12根捆在一起做成木筏来载游客,最多能载几位?设游客的平均体重为600牛
3、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10cm2的圆柱体A,其上表面与细线相连,底部贴有压力传感器(不计质量与体积),连接电脑后可显示传感器所受压力的大小。图乙是某次将圆柱体A从下表面刚接触水面到匀速放入容器底部,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已知薄壁柱形容器的重力为1N,底面积为20cm2,圆柱体A浸入水中时底部始终与水平面相平,且容器中没有水溢出,求:
(1)t=1s时,A物体底部所受到的液体压强为多少?
(2)1s~2s的时间内,物体A移动的速度为多少?
(3)第3s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4、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
(2)物块A受到的浮力;
(3)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拉力F。
5、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底面积为的足够高的圆柱体容器中装了的水,现在将一实心长方体物块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块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物块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求:
(1)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密度;
(3)物块刚好浸没时与没有放入物体前相比,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
(4)如果不计容器的质量,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且物体没有到达容器底部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是“验证______”实验的情景。其实验步骤如下:
(1)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块金属块,记下测力计的示数的大小,即金属块所受的______;
(2)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的示数;
(3)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内水面的示数及测力计示数;在此实验中,浮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由表示出来,量筒内液面的两次示数差()表明______,若用表示水的密度,通过实验可以发现______和______的值是相等的,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最后两空用题中字母表示)
2、物理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测出盐水的密度;老师还供了如下器材:一个弹簧测力计、两个烧杯、一个石块、若干细线、适量的水,适量盐水(器材均满足实验要求,)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同学们测出盐水的密度要求: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盐水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浮力是由于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形成的,由图可知,凸起物A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A上下表面没有产生压力差,故不受浮力的作用;水对凸起物B上下表面产生了的压力差,故B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故选D。
2、B
【详解】
A.密度计是利用物体浮沉条件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是两个上端开口,下端相连的容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
C.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注射器在抽取药液时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气球上浮的过程中,质量不变,由G=mg可知,气球的重力不变;根据图示可知气球浮出水面前,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由F浮=ρ水gV排可知,在水的密度一定时,气球受到的浮力变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
因为轮船漂浮,轮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轮船和船上货物的总重力,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后,轮船和货物的总重力不变,它所受到的浮力不变,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
A.潜水艇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且不变,由 可知,水的密度不变时,潜水艇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错误;
B.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不变,如果液体的密度越大,则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小,即越往上浮,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值越大,故B错误;
C.热气球是利用在空气中的浮力来工作的,当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浮力大于重力,才可以升空,故C正确;
D.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不变,与液体密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由题意知
ρ甲=0.85g/cm3<ρ液=1.05g/cm3
故甲物体一定漂浮,其应该处于位置1。
ρ乙=1.05g/cm3=ρ液=1.05g/cm3
两者密度相等,故乙物体应该悬浮,其应该处于位置2或3或4(当4对容器底没有压力时),故D正确,故ABC错误。
故选D。
7、A
【详解】
AC.由于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乒乓球和水在太空中处于失重,浮力是由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的,乒乓球在水中没有受到水的压力,所以乒乓球在水中不受到浮力,故A正确,C错误;
B.乒乓球在水中静止时,没有受到重力和浮力,不受力的作用,故B错误;
D.若此时在水中放一个实心铁球,没有受到重力,铁球不会沉入水中,故D错误。
故选A。
8、D
【详解】
A.加入配重的目的是降低重心,增加浮力秤的稳定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密度计的原理是利用了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浮力等于重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浮力秤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知当装入1N钩码时重力增大,浮力也增大,根据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浮力秤浸入体积更大,浸入深度更大,所以Q点是装入1N钩码时的刻度线,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意可得
在一定时,要使变大,应减小S即可,即用直径更小的秤体,可以使PQ间距变大,提高精度,故D错误,符合题意。
选D。
9、B
【详解】
A.图甲中鸡蛋处于沉底状态,则浮力小于重力,鸡蛋的重力为
即浮力小于0.55N,故A错误;
B.由密度的公式可得鸡蛋的密度为
图乙中,鸡蛋悬浮在液体中时,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鸡蛋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所以盐水的密度是,故B正确;
C.图丙中鸡蛋漂浮,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所受浮力等于鸡蛋自身重力,故C错误;
D.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图甲中鸡蛋处于沉底状态,则浮力小于重力;图乙中鸡蛋悬浮在液体中时,浮力等于重力;图丙中鸡蛋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鸡蛋自身重力,所以三种状态下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故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A悬浮,B、C漂浮,所以其所受的浮力与其自身的重力相等,故
故A错误;
B.由于A悬浮,故
B漂浮,故
C漂浮,故
由于C浸入的体积小于B浸入的体积,所以丙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中液体的密度,即,甲中液体密度最小,故三种液体密度关系
而液体的深度相同,由p=ρgh可知,丙容器底所受的压强最大,其次是乙,再次是甲,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故B错误;
C.因为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因此甲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浮力;乙、丙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零,因此乙丙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浮力,且相等,即
故C错误;
D.据图示可知,丙液体的体积最多,由于
则质量最大,且A、B、C三个物体相同,所以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最大,其次是乙,最小的是甲,故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上升 1
【详解】
[1]由图可知,静止时冰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当冰块完全熔化后,熔化为水的质量和冰的质量相同,根据得
则:,即熔化为水的体积大于原来排开水的体积,故冰块熔化时,水面高度上升。
[2]由于容器是柱状容器,熔化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1=G水+F浮冰=G水+G排水
熔化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2=G水+G熔水=G水+G冰
则水对容器底部增大的压力为
2、等于 大于 大于
【详解】
[1]由图可知,密度计在两容器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此时密度计所受浮力

因此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可知,密度计在两容器中排开的液体重力
则该密度计在两容器中排开液体的质量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密度计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


由图可知
则两液体的密度
[3]静止时,两液面相平,设液面的高度为h,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容器底所受的压强


所以
3、1 竖直向上 上浮
【详解】
[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2]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上。
[3]该小球重为0.8牛,则小球浸没在水中时,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球的重力,所以,放手后,小球将上浮。
4、4.9 500
【详解】
[1]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
F浮=G=4.9N
[2]它排开水的体积为
5、大 大 体积
【详解】
[1] [2]把瓶子压入水中,瓶子受到的力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向下的压力和向上的浮力。如果某一时刻当作平衡状态来分析,则有,而瓶子的重力是一定的,当我们把瓶子向下压入水中体积越大,需要对瓶子施加向下的压力也越大,故根据力的平衡关系,则瓶子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根据实验的过程当我们把瓶子向下压入水中体积越大,浮力也越大,可知浮力增大的原因是因为瓶子浸入水的体积增大了,故浮力增大的原因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加了。
三、计算题
1、0.8×103 11∶12
【详解】
[1]由图乙可知,开关圆柱体没有浸入水中时,细杆对圆柱体的拉力等于它的重力,所以圆柱体的重力
G=F1=16N
随着h的增大,物体所受浮力会变大,当A完全浸没时,h02=16cm,由表格可知力传感器所受弹力为4N,此时杆对物体有竖直向下的压力F杆=4N,圆柱体A所受浮力
F浮=G+F杆=16N+4N=20N
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因物体完全浸没,所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即物体体积,则圆柱体A的密度
[2]由图乙可知,当在B点时,水刚好溢出,此时F杆′=10N,G=16N,所以A受到的浮力
F浮′=G-F杆′=16N-10N=6N
排开水的体积
水面升高的距离
所以此时容器内水面的高度等于容器的高度
h容=h1+Δh水=16cm+4cm=20cm
当轻质细杆给物体A的力竖直向下,且大小为3N时,A受到的浮力
F浮1=G+F杆1′=16N+3N=19N>6N
此时水面与容器口齐平,当拿走轻杆后,A上浮最终漂浮,A受到的浮力
F浮3=G=16N
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水面下降的距离
此时水的深度
h2=h容-Δh1=0.2m-0.02m=0.22m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gh2=1×103kg/m3×10N/kg×0.22m=2200Pa
容器中水的重力
G水=m水g=ρ水(V水-V排1)g =1×103kg/m3×(150×10-4m2×0.22m -1.6×10-3)×10N/kg=17N
容器对升降台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容器对升降台的压强之比
2、(1)300N;(2);(3)4位
【详解】
(1)由题知,这根木头排开水的体积浸在水中的体积为
这根木头受到的浮力为
(2)木头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头受到的重力为
根据可得,这根木头的质量为
木头的密度为
(3)12根竹子捆在一起做成竹筏,则竹筏的总重为
竹筏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设此竹筏的最大载重量为,则由漂浮条件可得为
所以最大的载重为
则最多能载的人数为
即最多能载4位。
答:(1)该木头受到水的浮力为300N;
(2)该木头的密度为;
(3)若将这样的竹子12根捆在一起做成竹筏来载游客,最多能载4位。
3、(1)2000Pa;(2)0.1m/s;(3)7000Pa
【详解】
(1)图乙是某次将圆柱体A从下表面刚接触水面到匀速放入容器底部,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当圆柱体A慢慢下降时,由于深度在变深,且水面会上升,故压力变化比较快,当圆柱体A全部浸没时,仅仅是深度在下降,水面不会上升,故压力的变化小一些,故当t=1s时,圆柱体A全部浸没,此时下表面的压力为2N,所以 A物体底部所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p=
(2)分析题意可知,1s~2s的时间内,A由完全浸没到接触容器底部,由关系图可知,A下表面的压力由2N变到3N,所以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强变化量为
=1000Pa
下表面距水面深度的变化量为
=0.1m
物体A移动的速度为
v=
(3)浮力的大小为2N,则圆柱体A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圆柱体的高度为
水面上升的高度为
故在0~1s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0.2m,圆柱体向下运动了0.1m,在2s时,物体A触底,圆柱体匀速运动,故在没有放物体A前水深为0.3m,那么水的质量为
那么水的重力为
第3s时圆柱体底部所受压力即为支持力,故重物A的重力为
那么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则第3s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答:(1)t=1s时,A物体底部所受到的液体压强为2000Pa;
(2)1s~2s的时间内,物体A移动的速度为0.1m/s;
(3)第3s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7000Pa。
4、(1)2000Pa;(2)4N;(3)6N
【详解】
解:(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20×10-2m=2000Pa
(2)物块A体积为
V=(0.1m)3=10-3m3
根据题意可得,物块A排开水的体积
V排=V-V露=V-V=V=×10-3m3=4×10-4m3
物体A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4×10-4m3=4N
(3)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时没有发生形变,此时物块漂浮,物体的重力
G=F浮=4N
当物块A完全浸没时,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1×103kg/m3×10N/kg×10-3m3=10N
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与弹簧的拉力之和,则弹簧的拉力
F=F浮′-G=10N-4N=6N
答:(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2000Pa;
(2)物块A受到的浮力为4N;
(3)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F为6N。
5、(1)10N;(2)2.5×103kg/m3;(3)200Pa;(4)1200Pa。
【详解】
解:(1)由图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F最大=25N,此时物块未浸入水中,则物块重力
G=F最大=25N
物块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15N,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25N-15N=10N
(2)物块的体积
物块的密度
(3)物块在容器内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容器内水升高的深度
则水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的增加量
p=ρ水gΔh=1.0×103kg/m3×10N/kg×0.02m=200Pa
(4)由图乙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物体没有到达容器底部时,物体对水的压力和水对物体的浮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对水的压力
F压=F浮=10N
不计容器的质量,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水+F压=mg+F压=5kg×10N/kg+10N=60N
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1200Pa
答:(1)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10N;
(2)物块的密度是2.5×103kg/m3;
(3)物块刚好浸没时与没有放入物体前相比,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是200Pa;
(4)如果不计容器的质量,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且物体没有到达容器底部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1200Pa。
四、实验探究
1、阿基米德原理 重力 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详解】
[1]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实验,即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1)[2]悬挂法测量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金属块所受的重力等于拉力。
(3)[3][4][5]加入金属块后体积从V1变为了V2,根据排开水可知,为排开液体的体积;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是为了验证浮力与排开液体的所受的重力是否相等,浮力为;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为。
2、(1)见解析;(2)
【详解】
(1)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为G0;
②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石块浸没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③烧杯中放入适量的盐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石块浸没盐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2。
(2)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水=G0-F1=ρ水gV①
石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盐水=G0-F2=ρ盐水gV②
由①②得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