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能源、材料与社会章节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的总量是不变的,所以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
C.酒精燃烧时,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中午海滩上沙子比水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小
2、如图所示现象或装置在工作时,与热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的是( )
A.钻木取火 B.水蒸气将塞子冲出
C.电磁铁 D.电炉子
3、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转化的过程是( )
A.冬天,用手触摸户外的金属杆时的感觉很冷 B.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C.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 D.燃烧汽油,汽油机工作
4、小聪在老师指导下,用如图所示的同一个实验装置分别加热100g的甲、乙两种液体(其中一种是水),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从20℃加热至沸腾刚好消耗了4g酒精(q酒精=3×107J/kg)。若单位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相等,c水=4.2×103J/(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酒精燃烧的过程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c乙=2.4×103J/(kg·℃)
C.0-8min乙吸收的热量为3.36×104J
D.该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28%
5、下列一组全是导体的是( )
A.金属、人体、塑料 B.大地、食盐水溶液、橡胶
C.石墨、人体、玻璃 D.金属、人体、大地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水力发电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柳絮飘飘是分子运动 D.手机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7、12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表示:我国天津、广州、长沙等地报告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病例,这提示我们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防范丝毫不能放松。如图所示,是该变异株结构,该病毒一般呈球形,直径在75﹣160nm之间,是由分子构成的。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温度恒定时,构成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所有分子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C.温度降低时,构成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降低
D.制作口罩的中间吸附层材料——熔喷布是导体
8、下列物体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玻璃杯 B.陶瓷盒 C.钢直尺 D.橡胶棒
9、如图所示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食用油
B.氯化钠注射液
C.玻璃杯
D. 塑料尺
10、下列四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是( )
A.陶瓷碗、空气 B.玻璃杯、大地 C.铅芯笔、人体 D.橡胶、陶瓷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正源源不断地向江浙一带输送清洁能源——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时可以将_______转化为内能,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每输送1000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就相当于向江浙一带输送了_______J的能量。
2、各种形式的能之间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请按表中示例完成表格。
能量转化 实例
示例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1) ______ 用电热水壶烧水
(2)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______
3、请阅读《物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并回答32题。
物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当温度变化时,物体的电阻是否会变化?其实,不同材料的物体情况各有不同。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金属材料中自由电子运动受到的阻力会增大,电阻就会不断变大。到了一定温度,物态开始发生变化,例如:从固体变成液体,再从液体变成气体时,由于原子的排列变得更为混乱、分散,电阻率还会出现跳跃式的上升。各种金属导体中,银的导电性能是最好的,但还是有电阻存在。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如铝在-271.76℃以下,铅在-265.95℃以下,电阻就变成了0,这就是超导现象。
半导体由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电阻有特别的规律。如硅、锗等元素,它们原子核的最外层有个电子,既不容易挣脱束缚,也没有被原子核紧紧束缚,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但温度升高,半导体原子最外层的电子获得能量,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可供其他电子移动的空穴增多,所以导电性能增加,电阻率下降。掺有杂质的半导体的电阻率变化较为复杂:当温度从绝对零度上升,半导体的电阻率先是减小,到了绝大部分的带电粒子离开他们的载体后,电阻率会因带电粒子的活动力下降而稍微上升。当温度升得更高,半导体会产生新的载体(和未掺杂质的半导体一样),电阻率会再度下降。
当温度极高时,物质就会进入新的状态,成为等离子体。此时,原子被电离,电子逸出,原子核组合成离子团,因此即使原本物质是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也可导电。
还有一些物体,如锰铜合金和镍铬合金,其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极小,可以利用它们的这种性质来制作标准电阻。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______导电;(选填“能够”或“不能”)
(2)本文的第二自然段,研究的科学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
(3)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金属导体的导电性会增强
B.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可能会减小
C.用镍铬合金制成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变小
(4)超导现象应用于实际,会带来哪些好处______?
4、(1)随着我国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即第55颗组网卫星,顺利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的北斗全球系统已经全部组网成功。我们利用北斗导航系统接收到的导航信息是通过________波传播的,这种波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是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5、如图所示,把一个铝制热水壶放在煤气灶上进行烧水,在煤气的燃烧过程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采用铝金属来制成的热水壶是因为铝金属具有良 好的___________性。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一辆氢气动力试验汽车的质量为1.5×103kg,10min 内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了1.2×104m,消耗了0.15kg 的氢气。此过程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1.0×103N.(氢气的热值取1.4×108J/kg,g 取10N/kg)求:
(1)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2、用“长征三号”发射的某航天器,它的一部分光电池板面积S =8m2,正对太阳能产生U =120 V的电压,为工作舱提供I=10A的电流.若太阳光照射处每1m2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功率P0=1.0×103W,试估算该光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η 是多少?(提示:η=W电/W光=P电/P光)
3、现在许多家庭浴室使用天然气热水器来加热水。某同学家安装了天然气热水器,在一次使用时,进入热水器前水的温度是10℃,流出热水器热水的温度为40℃,所用水的质量为20kg。求:
(1)分析天然气燃烧加热水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情况。
(2)水从热水器中吸收了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3)若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70%被水吸收,需要消耗多少体积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q=4×107J/m3)
4、太阳能热水器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给水加热的装置,下表是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某天在阳光照射下的相关信息
太阳照射时间/h 装水量 /kg 吸热板面积/m2 水的初温/℃ 水的末温/℃ 水的比热容/J/(kg ℃) 太阳辐射功率/J/(m2 h)
10 100 2.5 20 70 4.2×103 1.68×106
其中太阳辐射功率是指1h内投射到1m2面积上的太阳能.求:
(1)水在10h内吸收的热量;
(2)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8.4×l07J/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给水吸收)
(3)该太阳能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
5、某研究小组为测量垂直于太阳光的面积为1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太阳能,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做实验。经多次试验得到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50%。控制太阳能热水器接受太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2m2,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的质量为100 kg,水的初温为20℃,经8750 s后温度上升到45℃[c水=4.2×103 J/(kg℃)]。请计算:
(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太阳能热水器在这段时间内吸收的太阳能是多少?
(3)垂直于太阳光的1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是多少?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如图甲那样连好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说明:___________,给玻璃加热,如图乙所示,当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_____________.,综合上面观察到的现象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下表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 材料 原长(米) 温度升高(℃) 伸长量(厘米)
1 铜 1 10 0.19
2 铜 2 10 0.38
3 铜 1 30 0.57
4 铝 1 30 0.69
5 铝 2 10 0.46
6 10
(1)该实验应该准备的两件主要测量仪器是______和______。
(2)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①比较实验序号______,可得结论:当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程度与材料有关。
②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③为了继续验证上一问的结论,请在表格中实验序号6一行两空处填上相关的信息:______,______。
3、小土和小宅在家庭实验室中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在透明塑料瓶上钻一个小孔,把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插进孔中,打开瓶盖,在瓶中滴入几滴酒精,再将瓶盖盖好,然后按动火花发生器的按钮.
观察发生的现象?并作出简要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能量转化方面看,该实验过程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相似.
你认为这个“塑料瓶热机”应该属于热机中的哪一类?说明你的推测理由_______________.
图中甲、乙两个装置都可以通过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并利用内能做功.观察图中情景,思考后对这两种热机的效率大小作出评价,并说出你评价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详解】
A.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A正确;
B.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性的,可利用的能源会越用越少,所以需要节约能源,故B错误;
C.酒精灯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沙子比水热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要大,故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
热机的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加热试管中的水,试管内水蒸气内能增大,当水蒸气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符合题意;
C.电磁铁工作时消耗电能,得到机械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不符合题意;
D.电炉子工作时消耗电能,得到内能,电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
A.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属于能量的转移,故A符合题意;
B.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是利用内能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属于能量的转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属于能量的转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汽油机工作时,汽油燃烧释放出大量内能,利用内能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属于能量的转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详解】
A.酒精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甲的沸点为100℃,所以,甲液体为水;由于单位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相等,由乙图可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的热量是乙吸收热量的2倍,由 可知,乙的比热容为甲比热容的一半,即c乙=2.1×103J/(kg·℃),故B错误;
C.0-8min乙吸收的热量为与甲(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为
故C正确;
D.乙从20℃加热至沸腾需要10min,吸收的热量
4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该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
故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塑料、玻璃、橡胶、油等。
A.金属、人体、塑料中,金属和人体属于导体,塑料属于绝缘体,故A错误;
B.大地、食盐水溶液、橡胶中,大地和食盐水溶液属于导体,橡胶属于绝缘体,故B错误;
C.石墨、人体、玻璃中,石墨和人体属于导体,玻璃属于绝缘体,故C错误;
D.金属、人体、大地均易导电,都属于导体,故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故A错误;
B.水力发电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柳絮飘飘是机械运动,故C错误;
D.手机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A.飞沫是宏观的物体,用肉眼能看到,不是单个分子,分子是微观的肉眼看不见,所以飞沫传播是机械运动,故A错误;
B.在温度恒定时,分子具有各种各样的速度,大部分分子的速度基本相等,少数分子有较大和较小的速率,故B错误;
C.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温度降低,大多数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减慢,分子无规则运动程度较低,故C正确;
D.熔喷布是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主要是根据导电性能的强弱来区分的。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等;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把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叫做半导体,如锗、 硅、砷化镓等。故玻璃杯、陶瓷盒、橡胶棒属于绝缘体,不属于导体,钢直尺的原材料是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
A.食用油不容易导电,食用油是绝缘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注射液是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导体,故B符合题意;
C.玻璃杯不容易导电,玻璃杯是绝缘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塑料尺不容易导电,塑料尺是绝缘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
A.陶瓷碗、空气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A不符合题意;
B.玻璃杯属于绝缘体,大地属于导体,故B不符合题意;
C.铅笔芯、人体都属于导体,故C符合题意;
D.橡胶、陶瓷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化学能 4×1010
【详解】
[1]天然气是燃料,燃料燃烧时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2]每输送1000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后产生的能量为
Q=qV=4×107J/m3×1000m3=4×1010J
2、电能转化为内能 风力发电机发电
【详解】
(1)[1]用电热水壶烧水时消耗电能,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用电热水壶烧水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2)[2]风力发电机发电时,通过发电机,将风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能够 温度 B 传输电能时采用超导材料能大大降低电能损耗
【详解】
(1)[1]由题意可知,当温度极高时,物质就会进入新的状态,成为等离子体。此时,原子被电离,电子逸出,原子核组合成离子团,因此即使原本物质是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也可导电。所以,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能够导电。
(2)[2]由题意可知,当温度升高时,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故研究的科学问题的自变量是温度。
(3)[3]A.由题意可知,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电阻变大,导电性会减小,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当温度升高时,半导体原子最外层的电子获得能量,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可供其他电子移动的空穴增多,所以导电性能增加,电阻率下降。故B正确;
C..镍铬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极小,故当温度升高时,用镍铬合金制成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保持不变,故C错误。
故选B。
(4)[4]若超导现象应用于实际,在输送电力等方面采用超导材料,就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
4、电磁 能 可再生
【详解】
(1)[1][2]我们利用北斗导航系统接收到的导航信息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波不能再真空中传播,因此卫星发射或者接收的信息只能用电磁波传播。
(2)[3]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它能量巨大,可以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5、化学 内 导热
【详解】
[1][2]煤气在燃烧过程中,消耗化学能,产生内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3]采用铝金属来制成的热水壶是利用铝金属的导热性,使热水壶内水尽快烧开。
三、计算题
1、(1)2×104W;(2)57.1%。
【解析】
(1)牵引力所做的功:W=F牵s=1.0×103N×1.2×104m=1.2×107J;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2×104W;(2)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0.15kg×1.4×108J/kg=2.1×107J,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η=57.1%.
2、15%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太阳辐射功率是:P0=1.0×103W,光电池板面积是:S =8m2,
所以,光电池板获取的太阳能功率是:P总 =1.0×103 W×8m2 =8×103 W,
由P=UI知道,为工作舱提高的电能有用功率是:P有=UI=120V×10A=1200W
所以,该光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是:η=W有/W总= P有/ P总=1200W/8×103W=15%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太阳能的其他相关计算,涉及对机械效率计算公式和对题目条件分析能力。
3、 (1)天然气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给水加热时,属于内能的转移,即热传递。(2)2.52×106J。(3)0.09m3。
【解析】
【详解】
解答:(1)天然气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给水加热时,属于内能的转移,即热传递;(2)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 ℃)×20kg×(40℃ 10℃)=2.52×106J;(3)由题知,Q放×70%=Q吸,Q放==3.6×106J, Q放=vq,需要天然气的体积:v==0.09m3
答:(1)天然气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给水加热时,属于内能的转移,即热传递;(2)水从热水器中吸收了2.52×106J的热量;(3)若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70%被水吸收,需要消耗0.09m3的天然气。
【点睛】
(1)分析天然气燃烧加热水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情况。(2)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热量;(3)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来提供,由题知,Q放×70%=Q吸,再利用Q放=vq求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天然气.
4、(1)2.1×107J;(2)0.25m3;(3)50%.
【详解】
(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J/(kg)100kg(70)=2.1J.
(2)需要完全燃烧天然气的体积:Q放=qv,由于Q吸=Q放所以,V=0.25m3;
(3)太阳辐射产生的热量Q总=1.86J/(h)2.510h=4.2J.
该太阳能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10050.
5、见解析所示
【详解】
(1)水吸收的热量为
(2)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
(3)接收到的太阳能的功率是
即1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是1200J。
答:(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
(2)太阳能热水器在这段时间内吸收的太阳能是。
(3)垂直于太阳光的1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是
【点睛】
重点是吸热公式的应用,涉及到效率问题时注意要清楚输出的能与输入的能的关系,两者的比即为效率;用第二问中求出的吸收的太阳能除以面积和时间即可求出最后一问。
四、实验探究
1、玻璃珠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红炽状态的玻璃珠是导体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
【解析】
【详解】
解答:(1)电路中灯泡不发光,说明电路不通,无电流,进而说明玻璃珠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2)当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此时电路是通路,有电流进而说明红炽状态的玻璃珠是导体;(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结论: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也证实了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点睛】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闭合开关,电路中灯泡不发光,无电流,说明玻璃珠不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有电流,说明红炽状态的玻璃珠是导体。
2、刻度尺 温度计 2与5(或3与4) 当材料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原长越长,固体的线膨胀程度越大 铝 3
【详解】
(1)[1][2]实验过程中,需要利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2)①[3]实验2、5中,原长和升高的温度均相同,材料不同,固体的线膨胀也就不同。
②[4]分析实验1和2中的数据可得,固体的线膨胀与物体的长度有关,当材料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原长越长,固体的线膨胀程度越大。
③[5][6]探究固体的线膨胀和物体原长的关系,就要控制材料、升高的温度一定而物体的长度不同,故利用5、6实验数据进一步验证,即材料为铝,原长是3。
3、观察到的现象:瓶盖冲出;解释:酒精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瓶内遇到火花发生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推动瓶盖做功 从能量转化方面看,该实验过程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的燃气直接推动瓶盖做功,这个“塑料瓶热机”属于内燃机 从图示情景可知,乙装置靠外部加热,热量损耗多,内能利用率低,甲装置的燃料在瓶的内部燃烧,
产生的燃气直接推动瓶盖做功,内能利用率高,所以甲装置的效率高.
【详解】
(1)观察到的现象:瓶盖冲出;解释:酒精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瓶内遇到火花发生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推动瓶盖做功.(2)从能量转化方面看,该实验过程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似.(3)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的燃气直接推动瓶盖做功,这个“塑料瓶热机”属于内燃机.(4)从图示情景可知,乙装置靠外部加热,热量损耗多,内能利用率低,甲装置的燃料在瓶的内部燃烧,产生的燃气直接推动瓶盖做功,内能利用率高,所以甲装置的效率高.
【点睛】
(1)火花点燃酒精,酒精燃烧做功,把瓶盖推出.(2)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此现象相类似.(3)燃料燃烧,对外做功,是内燃机.(4)从能力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