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达标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台灯的插头插在如图甲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和一个指示灯。若插座开关和指示灯分别用S1、L1表示,台灯的开关和灯泡分别用S2、L2表示。小明断开或闭合S1、S2时,记录现象如表。由小明的记录可判断出关于L1、L2的连接方式可能是图乙中的( )
开关状态 插座指示灯(L1) 台灯(L2)
闭合S1,断开S2 亮 不亮
闭合S2,断开S1 不亮 不亮
S1和S2都闭合 亮 亮
A. B.
C. D.
2、验电器是用来检验( )
A.电路中电流大小的 B.电路两端的电压大小
C.物体是否带电 D.电路消耗电能的多少
3、小明同学学习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后,连接好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观察,发现灯泡 L1较亮,而 L2较暗,他产生了疑惑,请你帮他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1>I2 B.I1<I2 C.I1=I2 D.无法确定
4、为更好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与传播,我们应养成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捂住口鼻等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喷嚏时飞沫在空中散开,是扩散现象
B.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长约17dm
C.口罩中带有静电的熔喷布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D.戴口罩时用手按压鼻夹(金属条),鼻夹的形变是弹性形变
5、如图所示,通过开关的通断来研究电路连接和电路故障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S1和S3、闭合S2时,R1和R2并联
B.断开S1和S3、闭合S2时,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电压
C.断开S1,闭合S2和S3时,R2被短路
D.断开S3,闭合S1和S2时,R1和R2串联
6、 “践行低碳环保,倡导绿色出行”,电动公共汽车为市民的绿色出行提供了方便。电动公共气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动机,前后两门(电路中用开关表示)中任意一个门没有关闭好,电动公共汽车都无法行驶。图中设计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7、如图,闭合开关,灯泡不亮,在闭合开关且不拆开导线的情况下,将M接电源“+”极,N依次试触E、F、G接线柱,发现电压表示数第一次为零,后两次次接近3V,若故障只有一个,则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灯泡断路 C.开关断路 D.灯泡短路
8、下列用电器的额定电流最接近1 A的是( )
A.电子手表中的电流 B.手电筒中的电流
C.家用电冰箱的电流 D.家用空调的电流
9、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 和B,使A 带负电,B 不带电,可以看到 A 的金属箔张开,B 的金属箔闭合。如图甲和乙所示,分别用橡胶棒和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 A 和B 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用橡胶棒把A 和B 连接起来,B金属箔的张角会变大
B.图乙中,用金属棒把A 和B 连接起来,A 金属箔的张角会变小
C.图甲中,将有少部分负电荷通过橡胶棒从A 移动到B
D.图乙中,电流将通过金属棒从 A 流到B
10、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吸引,由此可知道(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D.小球一定不带电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2021 年 3 月中旬,蒙古国再次遭遇强沙尘暴天气,导致 16 万头牲畜死亡,小阳认为沙尘暴的形成是一种扩散现象,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
2、给电动车充电过程中,车载蓄电池相当于______(选填“用电器”或“电源”)。将与玻璃棒摩擦后的丝绸靠近带负电的轻质小球时会相互__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
3、小明观察到街道上的路灯晚上一起亮,早晨一起灭,其中一盏灯因故障而熄灭,其他路灯依然发光,由此可以断定路灯的连接方式为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
4、A、B、C三个轻质塑料小球悬挂在细丝线下端,它们靠近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则可以判断一定带电的小球是______。
5、如图所示,当只闭合开关S和S2时,小灯泡L1和L2是_______(串联、并联)的,若要使得L1和L2并联,则需要同时闭合开关_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为3:1,电压表V的示数为12V,则灯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2、如图甲所示,S闭合后,电压表V的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电流表A1、A2的指针指示的位置均如图丙所示,请回答。
(1)电源电压是多少?
(2)通过L2的电流为多大?
(3)若A2、V两电表位置互换,则电压表示数为多大?(以上答案均需要简要写明理由)
3、如图a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后,灯泡L1和L2都发光,这时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指针位置均为图b所示;求:
(1)L1和L2两端的电压;
(2)若将L1和L2改接为图c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灯泡L1和L2都发光,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电流表A2的示数为1.5A,求此时通过L1的电流和L2两端的电压。
4、某同学做实验时,连接了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闭合开关S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所示,但当时没有记录清楚每个数据对应哪一个电表,请你根据电路图和电表示数解答问题:
(1)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为多少?
(2)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当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6V,电流表示数为0.24A。求:
(1)通过灯泡L2的电流;
(2)灯泡L1两端的电压;
(3)在使用过程中,灯泡L2突然熄灭,而L1仍然发光,电流表示数变大,直接写出电压表的示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___________的(“相同”或“不同”),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___;
(2)电流表接在B处实验时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为___________A;
(3)如表格是该同学实验中的另两组数据,明显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填数字),造成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电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32 1.6
(4)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通过灯泡的电流太小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灯泡被短路了 D.小灯泡靠近负极
2、小潼和小卓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题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_(选填“L1”、“L2”或“L1和L2”)的电流;另一同学在测量该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丙所示,原因是_______;
(2)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B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_______;
(3)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初步得出I1、I2、I三者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写表达式);
位置 A B C
电流/A 0.30 0.24 0.54
(4)为了进一步验证结论,接下来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请填正确序号);
A.改变电流表的量程或换电流表再测几次
B.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D.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连接的实验电路,经仔细检查后发现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那根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使两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L1所在的支路电流______;
(2)在某次测量时,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______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
(3)解决以上问题后,小明按照如图丁所示的位置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如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小灯泡测得的实验数据:
A点电流IA B点电流IB C点电流IC
0.16A 0.16A 0.32A
由实验数据小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中不妥之处: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闭合S1,断开S2时,灯L1发光,灯L2不发光,两灯互不影响,说明两灯是并联的;闭合S2,断开S1时,两盏灯都不发光,说明S1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S2在支路中,只控制L2;两个开关都闭合,则两盏灯都发光,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
A.验电器无法知道电流的大小,故A不符合题意;
B.验电器无法知道电路两端的电压大小,故B不符合题意;
C.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故C符合题意;
D.用电能表能够知道电路中消耗的电能,但是验电器不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
如图,灯泡L1、L2串联,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相同,即I1=I2,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A.扩散现象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打喷嚏时飞沫在空中散开,不属于扩散现象,是机械运动,故A错误;
B.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长约是
17cm=1.7dm
故B错误;
C.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C正确;
D.戴口罩时用手按压鼻夹(金属条),鼻夹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它不会自己恢复原状,所以,这一形变不是弹性形变,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
AB.断开S1和S3、闭合S2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电流表、R1、R2回到负极,只有一条路,R1、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故AB错误;
C.断开S1,闭合S2和S3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电流表、R1直接可以回到负极,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不经过R2,所以R2被短路,故C正确;
D.断开S3,闭合S1和S2时,电流可以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经电流表、S1和S2回到负极,造成电源短路,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由电路图可知,只要前门或后门有一个关闭,电动机就可以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当前门和后门同时关闭时,电动机将被短路,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当前门和后门同时关闭时,电路才处于通路状态,此时电动机工作,故C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只要前门或后门有一个关闭,电动机就可以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
N试触E,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E点到电源负极存在断路;N试触F点时、电压表示数接近3V,说明电压表与开关组成了通路,即F点到电源负极电路正常;N试触G点时、电压表示数也接近3V,说明电源电压接近3V;由以上分析可知故障出现在E、F之间,若故障只有一个,则可能是灯泡断路,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
A.电子手表中的电流约为几微安,故A不符合题意;
B.手电筒中所用的灯泡是小灯泡,小灯泡的额定电流约为0.25A,故B不符合题意;
C.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A,故C符合题意;
D.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电流较大,约为4A,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
AC.图甲中,橡胶棒是绝缘体,电荷无法通过橡胶棒从A移动到B,验电器B的金属箔不会张开,故AC错误;
B.图乙中,已知验电器A带负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由于金属棒是导体,A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B,B金属箔的张角会变大,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 B正确;
D.图乙中,自由电子将通过金属棒从A流到B,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金属棒中电流将通过金属棒从B流到A,故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此橡胶棒一定带负电,橡胶棒与小球吸引,说明棒与小球带异种电荷或不带电,则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C。
二、填空题
1、不正确 沙尘不是分子(分子肉眼看不见)
【详解】
[1][2]他的说法不正确,原因是:扩散现象是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沙尘暴是大量的沙土颗粒在做机械运动,沙土颗粒有大量的沙土分子组成,沙土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沙尘暴的形成不是扩散现象。
2、用电器 排斥
【详解】
[1]给电动车充电时,车载蓄电池消耗电能获得化学能,因此,车载蓄电池充电时相当于用电器。
[2]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带正电,则丝绸带负电,靠近带负电的轻质小球时,由于它们是同种电荷,所以会互相排斥。
3、并联
【详解】
街上的路灯同时发光同时熄灭,如果看到其中一盏灯因故障而熄灭,但其它路灯依然发光,可以断定路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因为并联电路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
4、A、C
【详解】
由图乙可知,A、C相互排斥,故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A、C一定带同种电荷,由图甲可知,A、B相互吸引,由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A、B可能带异种电荷,又由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可知,B也有可能不带电,故可知一定带电的小球是A、C。
5、串联 S、S1和S3
【详解】
[1]电路图知道,只闭合开关S和S2时,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即此时灯泡L1和L2串联接入电路中。
[2]由图知道,当闭合开关S、S1和S3时,电流的路径有两条,分别经过两个灯泡,此时灯泡L1和L2是并联的。
三、计算题
1、9V;6V
【详解】
解:由图示电路图可知,L1、L2串联,V1测量的是L1两端的电压U1,V2测量的是L2两端的电压U2,电压表V测量的是电源两端的电压U,因为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为3:1,即
﹣﹣﹣﹣﹣﹣﹣﹣﹣﹣﹣①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
﹣﹣﹣﹣﹣﹣﹣﹣②
解①②联立方程得
,
答:L1、L2两端电压分别是9V、3V。
2、(1)8V;(2)1.92A;(3)8V
【详解】
解:(1)S闭合后,两个灯泡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则电源电压是8V。
(2)两个灯泡并联,A1测量干路中的电流,A2测量通过L1的电流,电流表A1、A2的指针指示的位置相同,说明电流表A1使用0﹣3A的量程读数为2.4A,说明电流表A2使用0﹣0.6A的量程读数为0.48A,通过L2的电流
I2=I﹣I1=2.4A﹣0.48A=1.92A
(3)若A2、V两电表位置互换,则灯泡L1被短路,电路中只有L2,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为8V。
答:(1)电源电压是8V;
(2)通过L2的电流为1.92A;
(3)若A2、V两电表位置互换,则电压表示数为8V。
3、(1)1.2V,4.8V;(2)0.9A,6V
【详解】
解:(1)由图a所示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L1两端电压;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由图乙所示电压表可知,两电压表指针位置相同,则电压表V1的量程为0~15V,示数为
U=6V
电压表V2的量程为0~3V,示数为1.2V;则灯L1两端电压
U1=1.2V
灯L2两端电压
U2=U﹣U1=6V﹣1.2V=4.8V
(2)由图c所示电路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闭合,电流表A1测L2支路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通过L1的电流
I1=I﹣I2=1.5A﹣0.6A=0.9A
灯L2并联在电源两端,电源电压为6V,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则L2两端电压为6V。
答:(1)L1两端电压为1.2V,L2两端的电压为4.8V;
(2)通过L2的电流为0.9A,L1两端的电压为6V。
4、(1)0.2A;(2)1.2V,1.8V
【详解】
解:(1)由电路图知,两灯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由图乙知,电流表使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A,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L1、L2的电流
I1=I2=0.2A
所以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为0.2A。
(2)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V2测L1两端电压,由图乙知,两电压表都使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分别为1.2V、3V,电源电压为3V,即V1示数为3V,V2示数为1.2V,即L1两端的电压为1.2V;
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所以L2两端的电压
U2=U﹣U1=3V﹣1.2V=1.8V
答:(1)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都为0.2A;
(2)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2V、1.8V。
5、(1)0.24A;(2)3.4V;(3)0,灯泡L2短路
【详解】
解:(1)由图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L2的电流为0.24A。
(2)由题意可知电源电压和L2的电压
U=6V,U2=2.6V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可知
U1=U-U2=6V-2.6V=3.4V
(3)灯泡L2突然熄灭,而L1仍然发光,电流表示数变大,可判断出可能是灯泡L2处发生短路,电源电压全部分配在L1上,故电压表示数为0。
答:(1)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24A;
(2)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3.6V;
(3)灯泡L2突然熄灭,而L1仍然发光,电流表示数变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灯泡L2短路了,电压表示数为0。
四、实验探究
1、不同 断开 0.32 1.6 读数时看错量程 C
【详解】
(1)[1]在实验中,应选择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探究,这样可避免使用相同小灯泡进行实验而使结论具有偶然性。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须断开,这样可避免由于短路而损坏电路,从而起到保持电路的作用。
(2)[3]由图乙知,电流表所用量程为0~0.6A,对应分度值为0.02A,示数是0.32A。
(3)[4][5]由表格知,明显错误的数据是C处的电流1.6A,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A、B两处的电流都为0.32A,则C处的电流也为0.32A。出现这个错误的原因是,在读数时看错量程,把电流表的量程看成0~3A,则读数便为1.6A。
(4)[6]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则通过两个小灯泡的电流相等;若电路中有断路现象,则两个小灯泡都不亮,因为串联电路中,两个小灯泡的工作是相互影响的;若一个小灯泡短路了,则另一个仍可工作,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L1和L2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C
【详解】
(1)[1]由图乙可知,电流表接在干路,所以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L1和L2的电流。
[2]在图丙中,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所以是因为该同学把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3]在图乙中,要测量B处的电流,即测量流过L2的电流,需要将电流表与L2串联,所以改动情况如图:
(3)[4]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 A处的电流值加上B处的电流值等于C处的电流值,故可以初步得出。
(4)[5]在表格中,只有一组数据,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所以接下来的操作方法是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3、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的 0.24 实验次数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且选用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
【详解】
(1)[1]由图甲可知,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1和电流表A2会发生短路,由题意可知,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支路的电流,改正如下图所示
(2)[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中会有电流流过,由图乙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的。
[3]由图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故其示数为0.24A。
(3)[4]由题意可知,小明同学使用的灯泡规格相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只测出了一组实验数据,由于使用的灯泡规格相同,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故为得出普遍结论,应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