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下数学 3.3乘法分配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四下数学 3.3乘法分配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7 16:3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三单元信息窗3《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八册第27、28 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探索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用字母形式列举学过的运算定律
2、左 、右两排学生进行“我说你辨”
287+36+13 455-123-77 4x11x25 380÷5÷2
二、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一)情境导入,发现数学原型
1、出示课本27页信息图
学生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①芍药和牡丹一共有多少棵?
②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2、学生先独立解答问题①,再小组交流,解答时思考: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如何列综合算式解答?
小组汇报:12×9 + 8×9 (12 + 8)×9
=108+72 = 20×9
= 180(棵) = 180(棵)
学生观察谈发现,并得到等式(12+8)×9=12×9+8×9
3、学生独立解答问题②并汇报:15×8 + 10×8 (15 + 10)×8
= 120 + 80 = 25 ×8
= 200(平方米) = 200(平方米)
学生观察谈发现,并得到等式(15+10)×8= 15×8+10×8
(二)发现共性,猜测数学规律
学生观察下面两组算式 (12+8)×9= 12×9+8×9
(15+10)×8= 15×8+10×8 谈发现
学生猜测规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三)置疑猜测,举例验证
1、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想怎样进行举例验证,然后教师进行温馨提示:
⑴仿照样子,在练习本上写出两组算式。
⑵为确保结论的可靠性,举例验证时,较大数、较小数及特殊数(如1、0等)的例子都要有。
⑶如果数据较大,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
2、学生举例验证并汇报
(四)得出结论,概括数学规律
学生根据验证结果,得出结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教师指出:这叫作乘法分配律。
学生用字母形式表示乘法分配律(a+b) c=a c+b c
(五)温故知新,反思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二(下)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四(上)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更深入地理解算理。
三、巩固强化,拓展外延
1.想一想,做一做。
①236×3+7×236=( + )×
②(125+60)× =125×8+60×8
2、火眼金睛辨对错
①13×4+13×8=13×(4+8) ( )
②4×(12+13)=4×12×4×13 ( )
③42×99+42=42×(99+1) ( )
3、
双层列车 每节车厢人数 车厢数
上层车厢 102 12
下层车厢 98 12
①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多少名乘客?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以上各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
四、回头看,梳理探究思路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探究思路,让学生明了数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
2、思考拓展:(4+2)×3 = 4×3+2×3,那么(4-2)×3与4×3-2×3相等吗?(4+2+5+……)×3与4×3+2×3+5×3+……相等吗?得出(a-b) c=a c-b c (a+b+d+……) c=a c+b c+d c+……
结束语:我们这节课经历的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是进行数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请同学们利用这个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探究更多的数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数学修养,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