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说了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兴”。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真正的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特别是在最危险的时候,在朋友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课文讲的故事理解“只有在最危险的时刻,才能看出谁是真朋友”这句话的意思。
2、对本课提示中的思考提示谈出自己的看法。
3、认识9个生字。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词语卡片、爱心卡片、练习卡、问题卡、“最佳合作小组”荣誉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看见一只熊走进你,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会做什么?有一个小孩当熊走进他时熊却走了······
2、你听了我的介绍你想知道什么?(熊为什么没有吃他?······)
3、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三》去探个究竟吧!(揭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小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反复多读几遍。
2、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检查、评价自读情况。
3、让学生点名自己邀请几个好朋友按自然段展示自读情况。注意难读字的正音和长句子的停顿。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卡中的填空题)
按课文内容填空:一个(?????? )的日子里,(?????? )和(????? )走进了深山,来到了一棵大树下。忽然,一只熊走过来,(??????? )丢下了(?????? ),爬上了大树。(??????? )只好躺在石板上(??????? ),熊走过来,以为是个(??????? ),就(????????? )。
三、自主阅读,质疑问难
1、教师给学生做相关提示。
2、小组交流,梳理问题。
自读质疑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由各小组代表讨论后筛选出来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并粘贴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并评选出“最佳问题”。
(如:“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熊来了,陈方和石光分别是怎样做的?熊走之前对陈方说了些什么?熊真的说话了吗?这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等。)
四、深入读书,合作释疑
1、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他们在小组内通过读书研讨等方法找到答案。
2、各小组汇报本小组解决的方法和结果、以及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如:“石光猛地站了起来,丢下陈方,转身就爬上了旁边的大树。”理解这句话时。可先让学生一遍读一边画出石光动作的词,再让学生想想石光当时是怎么想的?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石光说些什么呢?假如你是石光,你又会怎么做呢?
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3、评出“最佳回答”和“最佳合作小组”。
五、联系生活,感悟寓意
1、谈谈怎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看过的影视、读过的文章等畅所欲言,进一步体会“只有在最危险的时刻,才能看出谁是真的朋友”这句话的含义”)
2、联系实际谈谈你准备怎样成为他人的真朋友。
六、检查识字,提高自主识字的意识
1、出示词卡,开火车认读。
2、出示爱心字卡,全班同学抢读,并把字卡将给读得又快又好的同学。
七、拓展阅读,延伸课外
1、自由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狮子大王照镜子》一文。
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思考:狐狸为什么得到了奖赏?
3、说一说。你赞同狐狸的这种做法吗?
4、搜集关于“朋友”“友谊”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制作成书签,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八、以下名言供选用:
1、忠厚是友谊的桥梁,欺骗是友谊的敌人。?????? (维吾尔族)
2、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是财富。?????????????? (谚语)
3、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谚语)
4、要想吸引朋友,必须有好的品行。???????????? (欧洲)
5、朋友需要你今天帮助,千万不要等到明天。?? ——佚名
6、获得朋友的唯一途径,就是自己够得上一个朋友。(欧洲)
7、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
8、万两黄金容易的,知心一个也难求。???????? ——曹雪芹
9、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汉乐府》
10、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冯梦龙
板书设计:
熊说了什么
只有在最危险的时刻,才能看出谁是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