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三(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三(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1-30 17:1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三(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半圆的直径AB=2a,C、D把弧AB三等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2.如图,点A、B、C都在⊙O上,若,则的度数为( )

A.34o B.56o C.68o D.146o
3. 已知⊙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4cm和2cm,圆心距O1O2为6cm,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切
4.已知圆锥的母线长和底面圆的直径均是10㎝,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 ).
A.50㎝2 B. 50㎝2 C. 50㎝2 D. 50㎝2.
5.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若,则∠C的度数等于( )
A. B. C. D.
6.如图,点A、B、C、D为圆O的四等分点,动点P从圆心O出发,
沿线段OC-弧-线段DO的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APB的度数为y度,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与t的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 )
7.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2cm和7cm,圆心距是5cm,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内切 C.相交 D.外切
8.已知圆锥的母线长是8cm,底面半径为3cm,则圆锥侧面积是
A.12 πcm2 B.24πcm2 C.36πcm2 D.48πcm2
9.如右图中,圆与圆之间不同的位置关系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0.已知圆锥的底面的半径为3cm,高为4cm,则它的侧面积为( )
A.15πcm2 B.16πcm2 C.19πcm2 D.24πcm2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Rt△ABC中,∠C=90°,∠A=30°,AB=2.将△ABC绕顶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至△AB′C′的位置,B,A,C′三点共线,则线段BC扫过的区域面积为   .
12.如图,如图,⊙O中,半径CO垂直于直径AB,D为OC的中点,过D作弦EF∥AB,则∠CBE= .

13.如图,PAB和PCD是⊙O的两条割线,弧AC度数为,弧BD度数为,则∠P=
14.已知⊙O的直径AB为6cm,弦CD与AB相交,夹角为30°,交点M恰好为AB的一个
三等分点,则CD的长为 cm.
15.如图,⊙O是正△ABC的外接圆,点D是弧AC上一点,则∠BDC的度数是 .

16.如图,梯形中,,,,,以为圆心在梯形内画出一个最大 的扇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三、计算题
17.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侧面展开图是圆心角为120o的扇形,求圆锥的全面积。
如图,破残的圆形轮片上,弦AB的垂直平分线交弧AB于点C,交弦AB于点D.已知:AB, CD

18.求作此残片所在的圆(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9.求(1)中所作圆的半径
四、解答题
如图,⊙O的直径6cm,是延长线上的一点,过点作⊙O的切线,切点为,连接。
20.(1)若30°,求PC的长;
21.(2)若点在的延长线上运动,的平分线交于点,你认为∠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的值。

已知:△内接于⊙,过点作直线,为非直径的弦,且。
22.求证:是⊙的切线
23.若,,联结并延长交于点,求由弧、线段 和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如图所示,已知AB为⊙O的直径,CD是弦,且ABCD于点E. 连接AC、OC、BC。
24.(1)求证:ACO=BCD.
25.(2)若EB=,CD=,求⊙O的直径.
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M、N,在AC的延长线上取点P,使∠CBP=∠A.
26.(1)判断直线BP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7.(2)若⊙O的半径为1,tan∠CBP=0.5,求BC和BP的长.
如图,已知直角坐标系中一条圆弧经过正方形网格的格点A、B、C.
28.用直尺和圆规画出该圆弧所在圆的圆心M的位置(不用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9.若A点的坐标为(0,4),D点的坐标为(7,0),直线CD与⊙M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再连结MA、MC,将扇形AMC卷成一个圆锥,求此圆锥的侧面积.

如图一,在△ABC中,分别以AB,AC为直径在△ABC外作半圆和半圆,其中和分别为两个半圆的圆心. F是边BC的中点,点D和点E分别为两个半圆圆弧的中点.
30.连结,证明:;
31.如图二,过点A分别作半圆和半圆的切线,交BD的延长线和CE的延长线于点P和点Q,连结PQ,若∠ACB=90°,DB=5,CE=3,求线段PQ的长;
32.如图三,过点A作半圆的切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Q,过点Q作直线FA的垂线,交BD的延长线于点P,连结PA. 证明:PA是半圆的切线.
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BAC=60°,AD⊥BC于D,BE⊥AC于E交AD于H,若CF是⊙O的直径,
33.(1)求∠FCB的度数;
34.(2)求证:AH=CF.
参考答案
1.D
2.C
3. B
4. B
5. A
6. C
7. B
8.B
9.C
10.A
11.。
12.30°
13.20°
14.
15. 60°
16.4π
17.
18.
19.
20.解:(1)连接 ......(1分)
∵PC是⊙O的切线,
∴∠OCP=90°。 ......(2分)
∵30°,OC==3,
∴,即PC=;....(3分)
21.(2)∠的大小不发生变化。......(4分)
∵PM是∠CPA的平分线,

22.证明:连结并延长交⊙于,连结,……1分
  

是直径,∴  
∴.  

∴  
∴. ……………………………………………3分
又是半径,∴是⊙的切线. …………………4分
23.解:在Rt△中,,,
∴,.
  ∵,
  ∴,…………………………………7分
 


.………………………………………………10分
∴由弧、线段和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24.(1)证明(略
25.(2)26cm
26.⑴相切.
证明:连结AN,
∵AB是直径,
∴∠ANB=90°.
∵AB=AC,
∴∠BAN=∠A=∠CBP.
又∵∠BAN+∠ABN=180°-∠ANB= 90°,
∴∠CBP+∠ABN=90°,即AB⊥BP.
∵AB是⊙O的直径,
∴直线BP与⊙O相切.
27. ⑵∵在Rt△ABN中,AB=2,tan∠BAN= tan∠CBP=0.5,
可求得,BN=,∴BC=. …………………………………………4分
作CD⊥BP于D,则CD∥AB,.
在Rt△BCD中,易求得CD=,BD=. …………………………………5分
代入上式,得 =.
∴CP=. …………………………………………6分
∴DP=.
∴BP=BD+DP=+=.
28.正确找到圆心。

29.相切连结MA
∵OA=ME=4,OM=CE=2,
∴△AOM≌△MEC ∴
又∵
∴∴⊥MC 又∵MA=MC= ∴弧AC的长=
设扇形AMC卷成的圆锥的半径为r,则r =
∴扇形AMC卷成的圆锥的侧面积=.
30.
∴∠DF=∠FE.
∴.
31.
解:如图二,延长CA至G,使AG=AQ,连接BG、AE.

∵点E是半圆圆弧的中点,
∴AE=CE=3
∵AC为直径
∴∠AEC=90°,
∴∠ACE=∠EAC =45°,AC==,
∵AQ是半圆的切线,
∴CA⊥AQ,∴∠CAQ=90°,
32.
(3) 证法一:如图三,设直线FA与PQ的垂足为M,过C作CS⊥MF于S,过B作BR⊥MF于R,
连接DR、AD、DM.

∵F是BC边的中点,∴.
∴BR=CS,
由(2)已证∠CAQ=90°, AC=AQ,
∴∠2+∠3=90°
∵FM⊥PQ, ∴∠2+∠1=90°,
∴∠1=∠3,
同理:∠2=∠4,
∴,
∴AM=CS,
∴AM=BR,
同(2)可证AD=BD,∠ADB=∠ADP=90°,
∴∠ADB=∠ARB=90°, ∠ADP=∠AMP=90°
∴A、D、B、R四点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A、D、P、M四点在以AP为直径的圆上,
且∠DBR+∠DAR=180°,
∴∠5=∠8, ∠6=∠7,
∵∠DAM+∠DAR=180°,
∴∠DBR=∠DAM
∴,
∴∠5=∠9,
∴∠RDM=90°,
∴∠5+∠7=90°,
∴∠6+∠8=90°,
∴∠PAB=90°,
∴PA⊥AB,又AB是半圆直径,
即 .
∵ ,
∴ 过点Q有两条不同的直线和同时与AF垂直.
这与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相矛盾,因此假设错误.
所以PA是是半圆的切线.
33..证明:连结BF,AF.
∵CF是⊙O的直径,∠BAC=60°,
∴∠FBC=∠FAC=90°,
∠BFC=∠BAC=60°. ……………………..1’
(1)∴∠FCB=30°. ………………………............2’
34.(2)∴BF=CF. …………………...............….3’
∵AD⊥BC,BE⊥AC
∴∠ADC=90°=∠FBC,∠BEC=90°=∠FAC.
∴AD∥BF,BE∥AF.
∴四边形AFBH是平行四边形. ……………………………………….4’
∴AH=BF. …………………………………………………………….5’
∴AH=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