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受精作用课时作业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北师大版必修2(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受精作用课时作业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北师大版必修2(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07 14:1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受精作用——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2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C.正常情况下,一个卵细胞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D.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是后代呈现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2.下列关于被子植物双受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受精 B.双受精作用都是在胚囊内完成
C.被子植物形成一粒种子,至少需要两个精子 D.两个精子参与受精后,都形成幼体的一部分
3.进行有性生殖的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则与①②③过程相关的分别是( )
A.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C.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4.下列关于生物受精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受精卵中的一个双链DNA分子,一条链来自父方,一条链来自母方
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5.大熊猫的体细胞有42条染色体,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只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一般都是21条
B.一只雌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卵细胞,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C.假如大熊猫的15个初级精母细胞和10个初级卵母细胞都能正常分裂,并在最大限度内受精,则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15
D.大熊猫亲子代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对此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6.下列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7.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维持生物体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一般是不同的
B.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一般是相同的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D.受精作用使子代从双亲各继承了一半的遗传物质
8.如图表示某动物(2n)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细胞中相关物质和结构数目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①图Ⅰ中a阶段为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图Ⅱ中丙、丁、戊
②图Ⅰ中b阶段为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图Ⅱ中甲、乙、丙
③图Ⅰ中LM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④图Ⅰ中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可相当于图Ⅱ中丁
⑤图Ⅰ中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可相当于图Ⅱ中丙→戊
A.①②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三个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过程只能发生在真核生物中
B.①过程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相融合
C.②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D.③过程保证了细胞在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0.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维持恒定
C.受精作用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导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11.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角度分析,关于遗传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 )
A.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C.受精时,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12.生物学研究中曲线和图象常用于变量分析,图甲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相关图象,图乙是另一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种变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dd,产生的原因一定是基因突变
B.丙图所示曲线,e点时细胞数日一定是a点时的两倍
C.乙图中de段DNA增倍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发生了受精作用
D.乙图中秋水仙素作用于cd段,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加倍
13.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B→C,核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复制的结果
B.由H→I,核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受精作用的结果
C.由N→O,核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结果
D.由D→E,核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和N→O相同
14.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等位基因进入卵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因为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所以它们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
D.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携带的细胞质很少
15.如图是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周期图解(2n、n表示染色体数)。回答以下问题:
(1)由成体开始到受精卵的形成主要需要经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的重要意义是_____。
(2)哺乳动物的A过程发生在_____中。
(3)受精卵经_____和_____最终发育为成体,此过程中细胞分裂的方式为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A正确;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于卵细胞,B错误;C、正常情况下,存在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一个卵细胞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C正确;D、后代呈现多样性的原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和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D正确。故选B。
2.答案:D
解析:—个花粉粒中的一个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胚,而另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胚乳不是胚的组成部分。
3.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过程① 表示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是受精作用;过程②表示生物体产生配子的过程,属于减数分裂;过程③ 表示受精卵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过程,属于有丝分裂,故A正确。
4.答案:D
解析:
5.答案:C
解析: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以及受精作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的分配是不均等的,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了三个小的极体和一个大的卵细胞,所以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大部分的细胞质,A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因此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均等,B错误。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正确。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但不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远远少于雄配子,D错误。
7.答案:C
解析: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一般是相同的,均为体细胞的一半,A错误;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从而使后代表现出多样性,B错误;受精作用使子代从双亲各继承了一半的染色体,但遗传物质还包括细胞质中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母方,C正确,D错误。
8.答案:B
解析:图Ⅰ中a阶段为有丝分裂过程,图Ⅱ中丙、丁、戊可以分别表示核DNA复制前的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①正确。图Ⅰ中b阶段为减数分裂过程,图Ⅱ中除甲、乙、丙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阶段外,戊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阶段,②错误。图Ⅰ中LM所示为受精作用过程,其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③正确。图Ⅰ中GH段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为2n,OP段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染色体数目为4n,④错误。图Ⅰ中MN段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图Ⅱ中丙→戊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到中期,⑤正确。本题选B。
9.答案:C
解析:A.据图可知,①过程为受精作用,②减数分裂,③个体发育,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只能发生在真核生物中,故A正确;B.①过程是受精作用,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的融合,故B正确;C.②为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染色体数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故C错误;D.②为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性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这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时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故D正确。
10.答案:B
解析: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一半来自精子(父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母方),A错误;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够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B正确;受精作用是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没有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错误;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受精作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由B→C,核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复制的结果,A正确;由H→I,核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恢复体细胞DNA数量,是受精作用的结果,B正确;I→P段是有丝分裂,由N→O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C正确;由D→E变化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核DNA的含量减少一半,与N→O的原因不相同,D错误。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1)A;减数分裂;B;受精作用;保证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促进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2)卵巢和睾丸
(3)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有丝分裂
解析:(1)分析图解可知,高等动物个体发育成熟后,通过减数分裂(A过程)产生配子,雌雄配子经过受精作用(B过程)结合形成受精卵,继续进行个体发育,由此可见,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保证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促进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有重要意义。
(2)哺乳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卵巢和睾丸中。
(3)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最终发育为成体,此过程中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