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十二单元复习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O-16 Na-23 Cl-35.5 Ca-40 Ag-108
基础不倒翁(基础题)
一、选择题(共15分)
1.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 B.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
C.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 D.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
2.小林同学某天中午的食谱:红烧肉、米饭、炸鸡块、牛奶,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
A.烤鸭 B.白菜汤 C.馒头 D.荷包蛋
3.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
B.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4.化学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使粽叶变得鲜绿
B.食品添加剂都对健康有害,应禁止使用
C.误食重金属盐,可以喝大量的鮮榨果汁解毒
D.适量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碘,预防甲状腺肿大
5.下列选项中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aOH、NH4Cl、Fe2(SO4)3 B.KNO3、AgNO3、NaCl
C.KCl、CH3COOH、Na2CO3 D.H2SO4、K2SO4、HNO3
二、填空题(共44分)
6.(8分)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_______色,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阳离子;向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另外一种物质不反应。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7.(10分)龙安柚是我市特产,其果肉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下表列出的是每100g龙安柚可食用部分主要营养成分数据:
营养成分 水分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钙、磷、铁 维生素 ……
质量 84.8g 10.3g 0.7g 0.6g 84.9mg 41.5mg ……
(1)表中列出的营养成分“钙、磷、铁”是指________。
A.分子 B.元素 C.单质 D.原子
(2)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均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3)“抗坏血酸”又称维生素C,人体内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________。
A.坏血病 B.氟骨病 C.甲状腺肿大 D.食欲不振
(4)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缺钙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葡萄糖酸钙溶液来补钙,如表为某品牌“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的部分说明。
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 Calcium Gluconate Oral Solution 【成分】本品每毫升含葡萄糖酸钙【(C6H11O7)2Ca】100mg(相当于钙9.3mg) 【包装】每支装10mL,每盒12支。
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请计算:
①葡萄糖酸钙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②如果小明每天需摄入钙的量为1000mg,他通过食物的钙摄入量为721mg,你建议他每天应该服用该品牌口服液________支来补充钙摄入量的不足。
8.(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出现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4)将氯化钠与泥沙分离所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9.(10分)塑料制品为人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问题。科研人员为此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1)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意义重大。下列属于回收标志的是________(填标号)。
(2)科学家用纤维素、甲壳素等材料硏制岀能完全降解的保鲜膜,这一发明有望缓解的 环境问题是________(写一点)。
(3)回收的保鲜膜可转化为甲烷等燃料,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焚烧回收的保鲜膜,生成的CO2可用来生产化工产品乙酸(CH3COOH),转化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该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反应物 CO2与产物 CH3COOH 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10.(8分)某农场有一袋标签已脱落的化肥,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三种中的一种。请通过以下实验确定化是哪种化肥?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1)________ 若没有气泡产生,则该化肥一定不是NH4HCO3
(2)在步骤(1)的试管中再滴入足量________溶液 若________,则该化肥是NH4Cl 若________,则该化肥是(NH4)2SO4
能力过山车(提高题)
一、选择题(共9分)
11.对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是稀硫酸,则生成物质中一定有水
B.若C、D是盐和水,则A、B一定是酸和碱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2.去年9月,我国第一艘自主研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成功下水,标志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突破。下列有关“雪龙2号”破冰船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船的主体材料不锈钢属于合金
B.船体外壳含有钛,其中钛属于非金属元素
C.船舱的密封圈主要成分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D.船上备用的救生衣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1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CuSO4、HCl、MgSO4、NaOH B.H2SO4、FeCl3、NaOH、NaCl
C.NaCl、Ba(OH)2、Na2CO3、Na2SO4 D.K2SO4、Na2CO3、BaCl2、HCl
二、填空题(共10分)
14.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剩余的母液称为苦卤,粗盐和苦卤用途广泛。
(1)为了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可按照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加过量BaCl2溶液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入适量盐酸。其中步骤③加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
(2)利用苦卤制取镁,主要流程如图:
步骤Ⅱ中的试剂a是_________。步骤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主要流程如图:
①上述Ⅰ、Ⅱ两个步骤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步骤Ⅱ过滤后的滤液中可获得铵态氮肥。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2分)
15.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如表实验现象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卡,pH<7 ________
实验结论 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0分)
16.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1)原混合物中 NaCl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Ag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氯化钠是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错误;氯化钠是盐,盐酸是酸,氯化钠的性质与盐酸不同,B错误;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得到钠和氯气,C正确;氯化钠通常由海水蒸发来获得,D错误。
2.B 解析 红烧肉富含的营养主要是油脂;米饭富含的营养主要是糖类;炸鸡块富含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和油脂;牛奶富含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从均衡营养的角度来说缺少维生素,还需要吃些蔬菜和水果。
3.C 解析 复合肥是指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而尿素中只含氮元素,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A错误;合理施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大量施用化肥可能导致土壤板结等问题,B错误;草木灰属于碱性物质,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C正确;适量施用氮肥后能够使植物茎叶茂盛、叶色浓绿,硫酸钾属于钾肥,不具有这个作用,D错误。
4.D 解析 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能破坏人体内的蛋白质,所以不能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A错误;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在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一般认为对人体无害,B错误;重金属盐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它失去生理活性,误食重金属盐后,可立即喝大量能提供蛋白质的物质,如牛奶、蛋清等,鮮榨果汁富含维生素,而不含蛋白质,C错误;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饮食中缺碘易得甲状腺增生肿大,适量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碘,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D正确。
5.D 解析 NaOH溶液与NH4Cl、Fe2(SO4)3反应,分别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红褐色沉淀,有明显现象,A错误;AgNO3、NaCl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有明显现象,B错误;CH3COOH、Na2CO3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明显现象,C错误;H2SO4、K2SO4、HNO3三者互不反应,混合后无明显现象,D正确。
6.(1)蓝 CuSO4+2NaOH=Cu(OH)2↓+Na2SO4 (2)BaSO4 (3)Ba(OH)2
7.(1)B (2)有机物 (3)A (4)①9.3% ②3
8.(1)溶解 (2)引流 (3)较多固体 (4)易溶于水
9.(1)C (2)白色污染 (3)CH4+2O2 === (点燃)CO2+2H2O (4)原子 1:1
10.(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稀盐酸(或稀硝酸) (2)BaCl2或Ba(NO3)2 无白色沉淀(或无现象) 有白色沉淀[或Ba(OH)2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有刺激性气味且有白色沉淀生成]
11.D 解析 若A是稀硫酸,生成物质中不一定有水,如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A错误;若C、D是盐和水,则A、B不一定是酸和碱,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B错误;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可能是两种沉淀,如Ba(OH)2+CuSO4=Cu(OH)2↓+BaSO4↓,C错误;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D正确。
12.A 解析 不绣钢是铁的合金,A正确;船体外壳含有钛,其中钛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B错误;船舱的密封圈主要成分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C错误;船上备用的救生衣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也是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D错误。
13.C 解析 A中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Cl,可以鉴别;B中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褪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到红褐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硫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可以鉴别;C中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Ba(OH)2溶液与Na2CO3、Na2SO4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因此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D中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K2SO4溶液,可以鉴别。
14.(1)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和钡离子 (2)稀盐酸 MgCl2+Ca(OH)2=CaCl2+ Mg(OH)2↓ (3)①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②加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放出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5.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实验探究】无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评价反思】(1)C实验中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 (2)氯化钡与硫酸钠也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总结提高】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则猜想三正确
16.设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硝酸银的质量为y。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70 143.5
x y 28.7g
x=11.7g
y=34g
AgNO3溶液的质量=170g+28.7g 28.7g 50g=120g
Ag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答:(1)原混合物中 NaCl的质量为11.7g;(2)Ag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