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学习目标
1. 了解一战的背景,认识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
2. 了解一战中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及其重要战役。
3. 认识一战的性质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4. 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
5. 知道国联的建立和原则,理解国联的有限作用。
重点
一战爆发的原因
难点
一战的影响
重点难点
课前预习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 帝国主义
(1)原因:19 世纪晚期至 20 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 阶段。
(2)表现:奉行 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 大战的酝酿
(1)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了 矛盾、法德矛盾、德俄矛盾、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等。
教材知识清单
帝国主义
殖民
英德
(2)欧洲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的形成。
20 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 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3)两大集团利用 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爆发:1914 年 7 月 28 日,德国支持 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
(2)性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 之战。
同盟
帝国主义
奥匈
萨拉热窝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 主要战线: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 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南线争斗。
2. 主要战役
(1)马恩河战役:1914 年,德军进攻法国,9 月,双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 ”破产。
(2)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 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
(3)日德兰海战:1916 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3. 结果:1918 年 11 月 11 日,大战以 国的失败而结束。
索姆河
速决战
同盟
西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 》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主要内容: 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 瓜分;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德国
凡尔赛条约
战胜国
2. 国际联盟
(1)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 与安全。
(2)实质:英、法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3)评价: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 削弱了帝国主义和 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 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 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 这场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殖民
和平
欧洲
问题探究
一、一战爆发的原因
1.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整个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同时,出现了英、法、美、德等几个世界性大国。
3.19 世纪下半期,美、德、日三国跳跃式发展,实力直逼或超过老牌殖民帝国,由于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从而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4.在对殖民地的争夺中,英德矛盾最为尖锐,德国首先构筑同盟体系对付英法,从而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军事对峙的局面。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为世界大战提供了技术基础。
二、一战的影响
1 .经济方面: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一战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将整个国家经济纳入了战争的轨道,战争迫使政府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对经济进行干预,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2.政治方面:改变了世界格局
(1)促使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2)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了动摇,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战败瓦解,英法等国受到重创。
(3)美日等国乘机迅速崛起。
(4)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3.科技方面:一战成为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催化剂
(1)一战前,发明不久的飞艇、飞机等在战争中受到重视,一战后很快向民用方面推广。一战中汽车的机动性被人们重视,逐渐代替马车成为陆上主要交通工具。
(2)战争还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及生产流程和管理的不断改进.
4.思想观念: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一战引起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情绪的高涨,同时也使和平主义
思潮盛行一时。
三、国联的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
(1)盟约包含许多积极规定,以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为宗旨。
(2)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
(3)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
2.消极作用
(1)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执行绥靖政策的工具。
(2)实质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用来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持霸权的工具
易错提醒
1. 美国参战,除了有经济方面的考虑外,还有政治方面的考虑,即当时交
战双方都筋疲力尽,美国认为此时参战有利于参与战后分赃和争夺世界霸权。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根本目的是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国家实力对
世界的重新瓜分,并非单单为了建立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
1. [2019·浙江 4 月卷]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1939 年的这一代人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一切失望记得太清楚了。”“诚然,还有这样一种区别:1939 年的……这场战争是为了一种信念而斗争。这就使人变得坚强刚毅。而1914 年的战争则不同,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真相一无所知……所以,当年的炮灰们脖子上围着花环,钢盔上绕着橡树叶当桂冠,会像醉汉一般欢呼着向自己的葬身之地走去。”
这段话旨在说明 ( )
A.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B. 两次世界大战给战争增添了新的方式与内容
C. 二战因其战争的正当性引领人们勇于献身和牺牲
D. 一战所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
D. 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趣
走向高考考场
解析:D 对,根据材料“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一切失望记得太清楚了”“1914年的战争则不同,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真相一无所知……像醉汉一般欢呼着向自己的葬身之地走去”,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给人们留下了长久的阴影。
A 错,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
B 错,材料未体现两次世界大战给战争增添了新的方式与内容。
C 错,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D
D
2. [2016·天津卷]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 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 1913 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 ( )
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
B. 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
C. 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D. 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解析:B 对,从材料中日本把美国作为假想敌,以及美国提出以日本为敌人的作战计划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可知日美两国是为争夺亚太地区的主控权而敌视对方。
A 错,材料中日本把美国作为假想敌,以及美国提出以日本为敌人的作战计划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可知不是单纯的各自防御。
C 错,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
D 错, “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在 19世纪末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
答案:B
B
课堂练习
1.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考:战争“是由战前30 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定要发泄出来的”。这反映了当时有人认识到 ( )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一战的根源
B.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疯狂扩军备战
C. 欧洲在一战前的 30 年内部力量迅速积聚
D. 科技的发展注定了世界大战的残酷性
2. 1898 年德国某报纸曾如此报道: “开足马力前进……从陆上到印度的道路重又掌握在理应独占这条铁路的人的手中,掌握在希望战斗、喜欢劳动的德意志手中。”上述计划 ( )
A. 道出了德国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向 B. 反映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 说明列强已经把世界瓜分完毕 D. 必将导致英德矛盾尖锐激化
A
D
3.凡尔登战役计划的制定者认为,无论德国人能否攻占凡尔登, “法国军队
都将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将使法国人民明白,就军事方面而言,他们没
有什么可指望的”。由此可见,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战略目的是 ( )
A. 企图结束西线战斗 B. 彻底瓦解协约国同盟
C. 迫使法国退出战争 D. 打开通往巴黎的门户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
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
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 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C. 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D. 中国参加了一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
C
B
5. 1921 年,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美国发出邀请的主要意图是 ( )
减轻巨额军费开支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
B. 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充当和平使者的角色
C. 通过外交手段重新确定远东、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
D. 牵制日本扩张,与英国共享亚太地区领导权
6.有学者指出: “美国虽然没有参加‘国联’,后来1922 年在美国主导下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等于替代‘国联’达成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协议。”这反映出美国 ( )
A. 试图影响和领导世界 B. 占据了世界道义的制高点
C. 事实上成了世界霸主 D. 彻底摆脱“孤立主义”束缚
C
A
7.茨威格在《昨天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写道: “而最糟糕的是……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这表明一战 ( )
A. 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
B. 导致各国人员财产损失严重
C. 造成一战后西欧的相对衰落
D. 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精神创伤础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