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 10 声音的传播(说课课件27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 10 声音的传播(说课课件27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07 19:5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江苏鳯凰教育出版社三年下科学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法与学法
五、教学准备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声音的传播》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
元中的第二课。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声音产生的原因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声音
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以及认识声音是向四面
八方传播的,教材的编写意在使学生经过实验理解内
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奥秘的
情趣。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可以为今后学习有关于
“声”方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声音的传播是人们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但对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声音是震动,并通过实验及其他实际生活,积累了声音传播方式的感性经验,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习有关声音传播的知识及途径。对于抽象的传播概念学生不易理解,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01
声音可以在气体、 固体、液体中进行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从实验中总结出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过程与方法 02
能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声音的传播问题,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获得一定的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03
通过对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现象的研究,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乐于跟同伴分享与合作。
认识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的现象与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设计探究声音传播的实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
教学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
讲授法
直观演示法
激励评价法
实验教学法
学法
猜测法
探究
实验法
归纳法
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水槽、手机、防水袋、人耳结构模型等。
学生分组材料: 纸杯、火柴梗、棉线、胶带等。
1、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2、积极探究,学习新知
3、拓展思维,强化练习
4、回顾所学,总结评价
六、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你听到什么声音知道上课了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引出科学探究的课题。
六、教学过程
(二)积极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各个方向
学生预测:声音能不能在空气中传播,没有空气(真空)会怎么样?
声音有什么变化
你们都听到声音了么?
(二)积极探究,学习新知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小组讨论)
汇报结果: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传播方向是各个方向。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充满着空气,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如果没有空气,就没有了传播振动的物质,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因此,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二)积极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各个方向
(二)积极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各个方向
谁能举出几个生活中声音在气体中传播的例子?
(设计意图:经过演示实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
(二)积极探究,学习新知
2、认识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各个方向
学生预测:声音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小组进行实验 并填实验单
汇报结果: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传播方向是各个方向。
六、教学过程
(二)积极探究,学习新知
2、认识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各个方向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先猜测,再动手实验,分析结果,这样做既使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教学过程
(二)积极探究,学习新知
3、认识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各个方向
学生预测:声音能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注意保持安静!
学生讨论,填实验单汇报
汇报结果: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传播方向是各个方向
4、我们是怎么接收声音的
六、教学过程
(二)积极探究,学习新知
耳郭: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递声波
鼓膜:产生振动
听小骨:传递振动
耳蜗:将振动转成信息信号
听神经:接收信号,报告给大脑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人是怎么接收声音的同时
明白耳朵对人的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
(二)积极探究,学习新知
游戏规则;拉直“电话线”,一名学生在电话线的一端对着话筒小声说话,另外一名同学在电话线的另一端用听筒接听,然后彼此交换听和说。
小结:声音-----空气------电话绳------空气-------人耳
5、土电话
学生讨论、列举出生活中这样的实例
六、教学过程
(二)积极探究,学习新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验、观察、讨论、分析、归纳中,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总结综合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三)拓展思维,强化练习
1、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要借助无线电通话机通话
六、教学过程
(三)拓展思维,强化练习
2、伏罂而听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六、教学过程
(三)拓展思维,强化练习
3、一位老爷爷在岸上钓鱼,鱼正要上钩时,从岸上跑来三个小朋友,这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
设计意图: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启发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尝试性解决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六、教学过程
(四)回顾所学,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声音的传播
气体、液体、固体
各个方向传播(四面八方)
板书的设计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识结构,
起到理解、联想、记忆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完整的
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板书设计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