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复习提问1、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
2、请你说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请你说说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主席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意思?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方面)1、背景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发达国家
2、目的
发展国民经济尽快改变工业水平落后的状况
3、时间
1953年——1957年 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5、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6、成果
①、1953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②、1954年,南昌飞机厂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③、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并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
④、武汉长江大桥成立通车。
7、意义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应得到提高。
1、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旧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如何解决中国工业极为落后的局面?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 、重工业
B 、农业
C 、交通运输业
D 、轻工业
A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果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建设成就:
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2、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3、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4、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5、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6、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我国制造的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二、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加强政治和法制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时间、制定的机构: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性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内容
宪法规定的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的根本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
5、意义:
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同纲领》思考与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三大改造1、含义—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时间: 1953——1956年底
4、改造方式
⑴、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⑵、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⑶、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公私合营
5、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
6、意义讨论: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的联系?“一五”计划是主要发展经济,是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是变革社会生产关系,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即满足工业化正常进行的需要而开展的。“一五”计划的实施是1953年到1957年,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年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比较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了不起!这五年中工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时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