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4-07 20:0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 模 不 一 样
教材分析:
《一模不一样》属于设计.应用的范畴,我设计为两个活动,分两课时完成。本课旨在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生活中的特异现象,掌握特异构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体验设计、创造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特异的构成比较陌生,但平面构成的有关知识已初步接触。关于重复和特异构成的现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有初步感知,如:衣服花边的装饰的重复与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特异,学生校服的统一着装与领队服装的区别等,虽有感知,但缺乏理论的认识和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特异构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尝试运用不同的媒材和工具,运用不同的方法体验,创作一个特异形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作品、思考交流的创作表现活动中,理解特异构成的定义和设计特异构成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设计与绘画造型活动的区别,体验特异的发现与创作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特异构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尝试运用不同的媒材和工具,运用不同的方法体验,创作一个特异形的作品。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设计一个基本形,用画、剪贴、制作印章或镂空刷底的方式,做一个特异形的练习。
一、小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老师出示的两张图片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里不一样?
生:左边的香蕉是完好的,右边的香蕉是剥开的……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真睛,竟然找了这么多的不一样。
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这两张图片一样吗?
生:一样。
师:能不能用一个四字成语来描述?
生:一模一样。
师:(板书)一模 一样
师:(教师接着出示图片)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它们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它们都是以一个图形反复排列,构成视觉上的冲击,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图形称为基本图形,把这些有规律的反复排列的图形称为重复构成。下面我们读一读具体概念:重复构成——是指两个以上的相同基本形,根据一定规律的骨式反复排列所形成的构图形式,它体现了一种秩序、统一、和谐的美感。
师:这个概念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生:什么是“骨式”?
师:骨式就如同人的骨架一样支撑着人的全部。
——继续观看图片发现不同,引入课题《一模不一样》
互动、新授、感知:
欣赏图片,说一说不一样表现在哪里?
生:中间的斑马的方向不一样
生:第二行第二个喜洋洋变成了灰太狼
师:对,我们把在规律的基础上变异个别基本型的构成,称之为特异构成。
特异构成(齐读)特异构成——在规律性基本形或骨式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基本形或骨式的特征,以突破规律的单调感,形成画面的亮点,从而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分析探究、总结归纳
重复构成与特异构成有什么不同?
——师生小结:重复现象给人们和谐、整齐之美,特异现象给人们醒目、突出之感。
寻找要素: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观察分析,尝试总结特异构成由哪些要素?
——基本形和骨式
课件出示特异构成的图片,师生归纳特异构成的表现形式:
——方向不同也叫方向特异
大小不同也叫大小特异
形状不同也叫形状特异
颜色不同也叫颜色特异
……
小结: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去改变其中一处,就可得到一幅特异构成。
归纳设计步骤
设计基本图形
设计骨式图
完成特异形的作业
师:基本形设计可以是你喜欢的图形,也可以是从生活中物体、动物、植物或人物变化而来的图形。
本节作业要求:
设计一个基本形,用画或剪贴制作印章等方式完成一幅特异形作业。
要求:1、同桌讨论用什么方法
2、设计时要认真体现美感
3、剪贴时要细心,注意安全。
五、学生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六、评析作品
将学生作品展示,同学们互评,教师适当点评。
师生共同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以示鼓励。
(本节结束)
附:板书设计: 一模 不一样
方向特异
大小特异
颜色特异
种类特异
形状特异
……
重复构成

特异构成
教学反思:1、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本课的重点,我设计了观察图形、在比较中发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小组探索,希望通过同学们集体的智慧发现图片中的知识点。在小组探讨中,教师巡视辅导,也顺便了解同学们自主探索的学习效果如何。毕竟,教学设计只是预设,学生学情也会随时发生着变化,做好随时调整的准备。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个别小组同学对基本形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便做出了解释。帮助同学们完成表格填写。
2、本课存在如下不足: 教学难点突破不到位。本课教学难点为特异形的设计,即包括对特异形与基本形的差异设计而形成视觉冲突产生趣味性和审美性。从学生作业来看,学生对特异形的表现形式基本掌握,但缺乏趣味性和审美性。这一点则须教师在示范讲解中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令作品的创意更具趣味性和审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