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7 22:5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港珠澳大桥,它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的建成通车,极大地缩短了三地的时空距离,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分钟。由于它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港珠澳大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习近平主席这样说道:“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建造港珠澳大桥,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智慧和实力。那么,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交通运输还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一).陆上交通
回顾:汽车是在哪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
谁被称为“世界汽车之父”?
1908年生产的福特T型车
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它的生产是当时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典范
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1958年,毛泽东在中南海观看中国制造的第一辆小轿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1、汽车工业
回顾一五计划的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卡尔·本茨
1885年
汽车的设计越来越科学化、人性化和精细化。
汽车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
福特汽车公司由于推行生产流水线(推动量产,使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汽车售价由1910年的950美元下降到1924年的290美元,福特汽车也迅速得到普及,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科技进步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B.汽车的设计日益人性化
C.美国政府大力发展汽车产业 D.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
A
通车之初的科隆——波恩高速公路
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着道路的建设,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在哪里?
新中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在何时何地建成的?
1988年建成的上海嘉沪高速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
二战后在各国广泛发展
德国
2、道路建设
到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超过15.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1990年建成通车的沈阳到大连高速公路是
中国内地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一)陆上交通
高速公路含义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四车道以上的公路。
高速公路发展
材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外各类经济实体等。投资方式由过去单一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转变为中央地方联合投资、中外合资合作,以及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公路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84年公路建设投资仅22.8亿元,截至2017年底,公路建设投资完成21 253亿元,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4万千米。高速公路遍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网。世界银行对此做出评价:在构建现代化高标准的国家公路网、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促进社会团结方面,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摘编自徐丽、贺菲菲等《缓解制约 支撑发展——收费公路的前世今生》
史料实证能力训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
(1)特点:起步晚;发展快,成就巨大;投资主体多元;投资形式多样。
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乘坐新干线
“东海道新干线”—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建设高铁?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3、高速铁路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2020年底,中国高铁通车运营里程达3.8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
(一)陆上交通
2014年7月25日,由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土耳其的伊安高铁二期工程顺利通车。该工程全长15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通车后,乘列车由安卡拉到达伊斯坦布尔(庞蒂克区)的时间由此前的8小时缩短为3.5小时。此工程是中国在境外承揽实施的第一个电气化高铁项目,并完全采用欧标和规范建设,对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摘编自“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
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伊安高铁二期(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安卡拉)
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在众多国家开展高铁项目。
中国高铁----中国一张名片
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英法海底隧道1994年开通
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发展;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2.海上交通
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
阅读教材p75,概括20世纪海上交通进步的表现,
航海雷达是装在船上用于航行避让、船舶定位、狭水道引航的雷达
海事卫星通行系统 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的一种船舶无线电通信系统
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自动化多种趋势。
1960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
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
1978年前,中国造船业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1982年,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造船业逐渐融入市场,发展迅速。
总结中国造船业发展的特点。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了。
1919年德国生产的
全金属民航客机
二.航空的发展
飞机的发明
时间 航线发展与飞机的改进
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
空中通道把人类带入前所未有的快捷时代。
美国开通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的航线---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
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
飞机的材质由布质和木质转变为金属,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为喷气式飞机所代替,技术进步让飞机提升了速度、 载量和航距。
20世纪上半期
20世纪70年代开始
1919年
1914年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6,梳理20世纪航空业的发展历程,完成表格。
1951年,国内航线旅客吞吐量还不到2.4万人。
2019年,民航旅客运输量已经达到6.6亿人次。
北京大兴机场
二.航空的发展
2017年国产C919大飞机首飞成功,表明中国航空制造领域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中国航空业发展
中国航空先驱--冯如
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
1950年新中国第一家航空公司
——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p76【学思之窗】中国的民航领导体制在1980年前有何特点?为什么?
特点:1.领导体制变动频繁;
2.总体上是军队领导为主、政企合一、半军事化的行业,基本实行军事供给制。
原因: 当时计划经济体制、航空资源紧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明确提出首先要创造一些基本条件恢复交通运输。经过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修复了被破坏的交通运输设施设备,恢复了水陆空运输……
1978年,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放开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积极扭转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
1992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交通运输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
1. 政治上,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交通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党和政府鼓励和扶持的政策利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3. 思想上,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解放思想,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为交通事业发展提供了思想和技术支撑。
4. 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们的智慧与付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原因。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1.交通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大便利是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
整合了交通、仓储、通信、包装等行业的物流业,更快捷和精准地输送物资。
各种交通网络把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
2.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公共马车
地铁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史料阅读p77:从“旧城” “河流” “铁路” “电车道”可以看出,天津市的发展是随着交通工具的变迁而变化的。
3.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站名 车到分秒 车开分秒 停车分秒
三元里 — 28分15秒 —
六合路 31分25秒 31分55秒 30秒
华清街 35分20秒 36分55秒 1分5秒
青年会 40分5秒 40分50秒 45秒
怡园 45分55秒 46分35秒 40秒
六渡桥 55分45秒 56分15秒 30秒
宝善街 58分5秒 58分50秒 45秒
居仁门 1时01分20秒 1时01分45秒 25秒
硚口 1时04分30秒 —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工作时间制度的确立以及住宅区与工作区的分离,促使人们在每天近似时段乘坐公共交通,导致早晚上下班时间出现成群出行、交通拥堵等现象。
4.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陆上交通
交通运输
的新变化
汽车工业
高速公路
高铁
世界
中国
陆海交通发展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小结
航空的发展
海上交通
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
飞机的发明
航空业发展
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
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交通工具变迁情况:
年代 主要交通工具
20世纪 50年代 主要靠步行、独轮车或牛马车;人力、畜力是主力。
1950年8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正式开航。它是十足的“新鲜事物”,当时坐飞机前,乘客都要先过秤,体重合格才能坐飞机——因为飞机小,载重能力有限,如果乘客太胖,飞机就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20世纪 60年代 公交车并不普及,由于国内石油资源紧张,公交车顶有一个大的煤气包。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建成通车,全长23.6千米,属于战备工程,不对公众开放
20世纪 70年代 中国有“自行车王国”的称号。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省吃俭用才买得起,而且当时购买自行车得凭票。20世纪70年代末期,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开始风靡中国
年代 主要交通工具
20世纪 80年代 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公交车开始普及全国;北京出租车黄色“面的”流行;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
20世纪 90年代 公交车已经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飞机还是个新鲜事物,线路和航班次数都很少
21世纪 初叶 私家车普遍,品牌众多,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出租车更新换代,混合动力、无障碍出租车上路;建设更加绿色、环保、人性化的新型交通体系;火车、高铁、地铁、轮船、飞机成为国人常见的出行方式;新能源车辆加快推广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交通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参考答案示例
趋势:(1)交通工具种类由少到多。(或从单一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等)
(2)交通工具技术不断改进,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3)交通体系越来越完备,更加绿色、环保、人性化。
说明: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时间,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交通工具种类(或技术、或体系)单一(或技术落后、或体系不完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行需求增加;科技不断进步,制造业、筑路技术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强,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环境恶化,人们环保意识增强;政府更加重视民生,不断提高管理职能,服务于民;经济全球化,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