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拔高训练】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三章 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拔高训练】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三章 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07 22:2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三章 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学习目标】
1.掌握二力平衡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2.掌握二力平衡条件探究实验
3.掌握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培优训练】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某工厂正通过传送带将重为500N的货物匀速运往高处,货物与传送带之间无相对滑动,传送带与水平面成30°角。则传送带对货物施加的力的大小及方向分别(  )
A.大于500牛 沿斜面向上 B.小于500牛 竖直向上
C.等于500牛 沿斜面向上 D.等于500牛 竖直向上
2.(2021七下·吴兴期末)静止在水平桌面的笔筒,与笔筒受到的重力相互平衡的力是(  )
A.桌子的重力 B.笔筒对桌面的压力
C.桌面对笔筒的支持力 D.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3.(2021七下·诸暨月考)如右图所示,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  )
A.大小是否相等 B.方向是否相反
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2021七下·温州期中)如图所示,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
A. B.
C. D.
5.(2021·瓯海模拟)疫情期间,无人机快递业务激增(如图)。下列无人机运动过程中,其下端所运载的货物受到拉力和货物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静止准备 B.匀速上升飞行
C.匀速水平飞行 D.减速降落飞行
6.如图所示,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比较甲、乙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乙图大
B.乙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甲图大
C.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D.无法确定
7.针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小军进行了下列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对桌面的压力的作用
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因为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不具有惯性
8.以下事例中没有应用二力平衡的是(  )
A.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在水平面上的阻力
B.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C.小明骑自行车沿斜坡加速下行
D.小华匀速爬杆
9.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弹簧测力计下,使它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v2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已知前后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F1可能大于G B.F2可能小于G
C.F1一定大于F2 D.F1一定等于F2
10.挂在树上的水蜜桃,处于静止状态,则(  )
A.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树枝所受的重力跟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树枝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1.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12.小金正在参加体育中考测试的跳绳项目(如图),他在(  )
A.起跳离地后,上升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向上的升力
B.在最高点时,运动速度为零是因为没有受到力
C.在最高点后,能下降落地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
D.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同一节奏是因为小金受到平衡力
1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可以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B.探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时,应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C.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操作是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D.滑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改变力的大小
14.(2021七下·滨江期末)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B.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C.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15.(2021七下·浦江期末)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系有小球。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匀速转动(如图)。此时,下方小球能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绳子突然断了,金属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金属球匀速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C.小球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金属球匀速转动时,其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
16.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向上提起重物,记下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和对应的读数F ,并描出F-h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重物质量为   kg,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的拉力为4.5N时,桌面对重物的支持力为   N,当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为4 cm时,重物竖直方向所受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g取10N/kg)
17.某次演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在0~t1内,伞兵处于    (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状态,此时伞兵受到的重力    (填“<”“=”或“>”)阻力;在   (填“t1~t2”或““t2~t3")时,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此时受到的重力   (填“<”“=”或“>”)阻力。
18.如图1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甲同学用200 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B,则A测力计示数为FA=   N;若甲、乙两同学同时用200 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如。图2所示),则此时B测力计的示数FB=    N(均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
19.(2021七下·嵊州期末)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相同的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数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大小
   。
(2)当小卡片平衡后,小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20.(2021七下·嵊州期末)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小球和弹性很好的轻质橡皮筋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让系于橡皮筋一端的小球从某悬挂点O的正下方P点由静止释放(如图甲所示),整个下落过程中,橡皮筋所受弹力F与小球下落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球下落的速度v与下落高度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已知该轻质橡皮筋每受到0.2N的拉力就伸长1cm,经测量小球从P点下落到A、B、C的距离分别为:ha=0.4m,hb=0.6m,hc=0.9m。(不计空气阻力)
(1)当橡皮筋的伸长量最大时,小球的速度为   (选填“Va”、“Vb”或“0”)。
(2)实验中所用小球的重力为   N。
21.(2021七下·西湖期末)打网球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甲为快速飞行的网球遇到迎面而来的球拍时的三个瞬间,图乙为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网球离开球拍后在空中飞行过程的照片。
(1)网球遇到球拍时,球和球拍都变形了,这说明   (写两点)。
(2)球遇到球拍后的某一瞬间,网球的速度刚好变为零,则该瞬间网球所受的力是否平衡?   。
三、实验探究题
2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请回答问题: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的特点,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丙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
23.(2021七下·浦江期末)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1)如图1是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装置,不计滑轮与绳子间及轮轴处的摩擦,此时小车保持静止。若在右盘中加入一个较小的砝码,小车理应向右运动,但实际操作时小车往往仍保持静止。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可采取的做法是 。
A.否定理论
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
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
(3)将小车改为轻质硬纸板(如图2),实验结果会更准确。如图3所示,将纸片旋转一个角度再放手,该操作是基于什么而设计的?   。
(4)如果用剪刀把处于静止状态的硬纸片剪成两片(如图4),便可验证二力平衡条件之一是  。
24.(2019七下·台州期末)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   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科提出,能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中力的大小相等的这一条件。小妍则认为,此方案不能探究该条件,理由是   。
(2)两人又设计了另一个方案,如图乙所示,可通过调整   来改变卡片两端受到的拉力大小。
(3)在图乙装置中,要继续验证二力平衡的另一条件是两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具体操作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2.【答案】C3.【答案】D4.【答案】C5.【答案】D6.【答案】C
7.【答案】B8.【答案】C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A12.【答案】C
13.【答案】D14.【答案】C15.【答案】B
16.【答案】0.45;0;平衡
17.【答案】加速;>;t2~t3;=
18.【答案】200;200
19.【答案】(1)相等(2)不能
20.【答案】(1)0(2)4
21.【答案】(1)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否
22.【答案】(1)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2)砝码质量
(3)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 上
23.【答案】(1)小车受到桌面摩擦阻力的作用(2)C(3)互为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4)互为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4.【答案】(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由于只能测出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无法测量物体自身的重力大小,故无法得出。
(2)钩码的数量
(3)将卡片扭转一个角度再释放,观察卡片是否保持静止或观察卡片是否恢复原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