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历史上的帝王是如何登上皇帝的宝座的?
1、篡权
2、打仗统一天下
3、世袭
“被逼迫”为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字元朗。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建立“北宋”。
一、北宋建立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结果: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即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结束了。
方针:
先南后北
北宋
北宋未统一全国
唐
北宋
二、消除南方割据政权
积贫、积弱
地方 pk 中央
怎么办?
怎样坐稳江山?
兵权
钱
赵匡胤与赵普议事图
君臣密谈、谋划天下
我忧伤了!唐末以来战斗不息,生民涂炭。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如何解决?
惟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
则天下自安矣.
权
钱
兵
爱卿言之有理!
军事上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军队驻防地
军队驻防地
军队驻防地
将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副宰相)
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
三、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2、①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②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钱)
地方:
1、派文臣担任知州
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权)
①中央:
影响
积极: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了。消极: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VS
唐朝武将
宋代文臣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①重用文官
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四、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初太祖时,取士较严,进士人数最多也没超过31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突破100大关,有时一科竞达300多人… …宋代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的30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朝的3.4倍。
——《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表现
影响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2、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
消极影响
3、加重了财政负担
1、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文人统军,将不统兵)
积极影响
怎样评价 “重文轻武”?
五代(907—960)(中原地区)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唐
907亡
北宋
960兴
十国(891—979)
前蜀 后蜀 吴 南唐 吴越 闽 楚 南汉 南平 北汉
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黄巢起义
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武力夺权
北方战乱多
南方相对安定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1)时间:960年(2)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3)都城:开封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建立禁军定期换防。
(2)政治上:①中央:削弱相权。②地方:设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作用: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文臣统兵格局 2.改革和发展科举
3.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消极影响: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杂,财政开支庞大。军队作战
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财政困难。造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