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下册 第十章极地地区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下册 第十章极地地区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07 20:3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极地地区
课 程 标 准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1 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方面,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学习目标2 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在南极地区,长时间放在室外的一段钢铁极易折断。
2.在南极地区的旷野上固定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会被大风吹得光亮如新。
3.南极是“白色沙漠”。
是真是假?
北极
南极
读图,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1.描绘极地地区图,说说极地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2.找出环绕北冰洋的大陆和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说说极地地区海陆分布的差异性。
北极地区:
北纬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面积为140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
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南极地区的企鹅
南极地区:这里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年平均气温-50℃,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北极地区的北极熊
北极地区:没有南极地区那么严寒,年平均气温-18℃,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北极地区的降水量比南极地区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在100~250毫米之间。北极地区的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
分析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1.读右图,比较南、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
2.归纳和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地区 纬度位置 形态 平均气温 代表 动物 平均风速 年平均
降水量
北极
南极
对比南极地区、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地区 纬度位置 形态 年平均 气温 代表 动物 平均风速 年平均
降水量
北极 66.5°N以北 海洋 -18℃ 北极熊 10m/s 100~250mm
南极 66.5°S以南 陆地 -50℃ 企鹅 17~18m/s 55mm
达成学习目标1
20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派出科学考察船或科学考察队,到南极地区进行考察。
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每年暖季在南极基地上活动的人数达2000多人。
◎1985年2月14日,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耸立在南极洲乔治王岛的土地上。
◎1989年2月26日,我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经过不懈努力,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规模壮观的中山站。
◎2004年7月28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正式落成。
◎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图
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对北极地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资源丰富。随着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
极地地区环境的变化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臭氧空洞
燃油泄漏
过度捕杀极地动物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环境污染
动物锐减
南极条约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达成学习目标2
1.[目标1]关于两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特指北冰洋海区
B.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月到4月
C.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小,淡水资源缺乏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
2.[目标1]下列气候资料图中,与南极洲相符合的是(  )
D
D
D
3.[目标2]在开发和利用南极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可取的是(  )
A.去南极海域大量捕杀鲸鱼 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
C.在冰雪中掩埋废弃物 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4.[目标2]假如一轮船从长城站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环绕南极洲一
圈,某乘客观察到的现象与事实相符的是(  )
A.轮船依次经过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为了采光,长城站的门窗朝向南,中山站朝向北
C.当地土著居民——因纽特人居住的房屋为雪屋
D.沿岸很多地方可见成群聚集的企鹅
D
极地地区
独特的自然环境
自然条件
科学考察的宝地
自然资源
科学考察站
位置与范围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滥捕滥杀、破坏环境的现状
和平利用:《南极条约》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