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律》单元“整理与练习”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2—73页“整理与练习”第1—5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在已经理解并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对加法和乘法运算中的一些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使学生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能够有效发展学生选择简便计算的策略,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和探索有关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这是运算律单元的复习,学生已经学完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所以课的开始我先组织学生复习学过了那些运算律,让学生相互说一说,讨论概括这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我再根据学生的板书完成知识网络图。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运算律的空间模型。然后根据教材内容,组织相关的练习教学,在练习中逐步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加法、乘法运算律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整理知识,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树立简便计算的意识。
【设计理念】
1.通过知识梳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运算律的空间观念模型。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比较,寻求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希沃授课助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1+2+3+4+5+…+98+99+100=?
学生计算,说出用了什么运算律。
揭示课题:整理与练习(运算律)
【设计意图】从一道有趣的算式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二、交流合作、回顾整理
1.提问:同桌互相说一说你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2.以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学习的运算律进行系统整理。
3.交流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整理结果,其他同学讲评。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板书。
4.追问:学会了这些运算律有什么用呢?
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整理已经学过的运算律,便于学生加深对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理解,同时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 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与运用”第2题。
(1)让学生观察题目,了解题意,按运算律独立填空。
交流并呈现学生填空结果,同时提问:你是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2)观察思考:下面3个等式如果要计算得数,你会选择每个等式里哪边的计算要简便一些呢?
大家比一比,互相说一说。
(3)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之间的共同特点。
2. 做练习与应用第3题(补充两道题)
(1)学生完成后交流:各选择了那些运算律?
(2)提问: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能对这些简便计算方法进行整理和分类吗?
学生同桌合作把上面的算式分类。
3.做“练习与应用”第4题
(1)引导学生计算
观察每组两道算式,让学生说说每组两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任选一组做。
(2)交流。整理算法
提问:第一组两题各用的什么简便算法?为什么方法不同?
说明: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区分不同类型的计算,第一小题连续相乘,要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第二小题这样的乘、加混合,要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4.做“练习与应用”第5题。
学生读题后列式解答。
追问:如何能快速的算出结果呢?
学生发现,先把54和46相加计算简便。
师:再实际计算中,要注意观察,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在填一填、比一比、算一算等数学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地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为灵活应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四、全课总结、质疑问难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交流并评价自己与同伴的表现。
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
加法 乘法
交换律 a+b=b+a a×b=b×a
结合律 (a+b)+c=a+(b+c) (a×b)×c=a×(b×c)
分配律 (a+b)×c=a×c+b×c
运算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