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长
教学内容:三年级第二学期P59-61
教学目标:
1. 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操作知道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 通过判断,辨析和测量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认识和理解,并能计算图形的周长。
3. 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在判断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辩和语言表达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描、摸、量等实际操作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
1、猜一猜
板书课题:周长
猜一猜:什么是周长?
2、看一看
树叶的周长
板书: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媒体演示2:花坛的周长
生尝试说一说,归纳、板书:花坛 花坛
3、描一描
生描出荷叶、花圃的周长
投影反馈并说出什么是荷叶的周长,什么是花圃的周长。
4、说一说
规则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5、揭示概念
小结: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设计说明:对于“周长”的概念,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态的演示,突出了小蚂蚁的爬行路线,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树叶的“一周”,并学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周长的概念。】
二、深入认识“周长”的概念
1、判断红色部分是不是图形的周长
【设计说明:通过直观判断,加深理解周长概念,突出图形必须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这些固化概念。】
2、找一找,身边的周长
师:那么我们生活中,我们身边有没有周长呢?能举例说说吗?
小结: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齐读)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找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用手比划出物体表面的周长,而且能用语言表述出来,进一步理解周长。】
三、深化理解“周长“概念
1、算周长
小结:多边形的周长,我们只要把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可以了。
2、量一量、算一算周长
小结:虽然算式不同,其实他们都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加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3、比较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更长?
① ②
4、拓展练习(机动)
一片长方形草地被分成A、B两部分,绕哪一块草地跑的路更长一些?
【设计说明: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去量一量,算一算,知道怎样测量并计算周长,同时为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作准备。引导、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大胆思维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巩固对周长的认识。】
四、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新知识?
板书: 周长
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花坛 花坛
3dm
3dm
3dm
7dm
5dm
4dm
4dm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