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第二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第二课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8 14: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上节课,我们通过几件小事,感受到了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行,令人追思景仰。本节课我们将从作者情感这一角度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第二课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作者在记叙的同时也写出了很多议论性语句,找一找你认为含义丰富的句子 。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示例:
合作探究
①文章开头写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为何还要写外面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
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是除夕,我们有除夕放鞭炮的习俗。以乐景写哀情,用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衬托“我”极度悲哀的心情。
合作探究
②如何理解“双层的悲哀”?
叶圣陶先生是“我”的良师益友,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逝世,对于“我们”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不仅是“我”的悲哀,也是全国人民的悲哀。
合作探究
2.一件件小事却蕴含着先生的种种美德,作者是怎样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的呢?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呢?
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这些小事里面都蕴含着先生的种种高贵品质。越是平凡,越是令人敬仰,也越是值得人们学习。
作者选用这些小事,正是起到了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作用。
合作探究
注意观察写作对象,观察要细致而精确;可以选取一些琐碎但是能够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小事来写文章,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
说一说:通过学习作者的写法,你有哪些写作心得?
合作探究
3.作者在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你认为这种主张有没有道理?
“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 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提示:结合写作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合作探究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记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景仰和深切的怀念之情。
概括主题
感悟一: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的两种过人品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们应以此指导未来人生,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感悟二: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的主张,对指导我们语言学习意义深远。如在写文章方面,哪怕是小到一个字、一个标点,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学后感悟
以小见大,展示人物全貌。
本文在刻画人物时,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如第3段写吕叔湘先生看见叶圣陶先生在“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写“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第4、5段写到的“我”与叶圣陶先生的日常交往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却能集中体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过人品行。还有第6—8段中的典型事例,也都是小事,但却很好地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过人品行。文章正是通过这些小事,以小见大,展示了人物的全貌,表现了文章主题。
写作特色
叙述平实,语言朴素而又雅致。
本文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用语言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雅致。如“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因为作者并非空泛地议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来再现人物的,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写作特色
待人宽
送客
修改文章
复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写话重风格
文风重简洁
写作求完美
律己严
作文做人
力求完美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板书设计
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别扭(bié)   譬如(pì)   鞠躬尽瘁(jū)
B.业绩(jì) 字帖(tiē) 细致恳切(kěn)
C.恢复(huī) 商酌(zhuó) 颠沛流离(pèi)
D.累赘(zhui) 拖沓(tā) 以身作则(zé)
【解析】A项,“别”应读biè;B项,“帖”应读tiè;D项,“沓”应读tà。
C
课堂检测
2.下列字形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谦虚 业绩   朦胧   正心修身
B.悔恨 悠久 出板 南腔北调
C.儒家 公寓 丁卯 躬行君子
D.微末 天坛 悲哀 学而不厌
【解析】B项,“出板”应为“出版”。
B
课堂检测
A.国庆节来临之际,春华街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召开了一次廉政教育会议,要求全街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正风肃纪,过好假期。
B.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
C.对于外界的流言,他只是付之一笑,毫不在意。
D.他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B项中,“津津乐道”与后面的“谈论”重复,应用“津津有味”。
B
课堂检测
A.近半个小时左右,教室就被大家打扫干净了。
B.杨绛先生文学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
C.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D.通过这次写作大赛,使全校学生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解析】A项语义重复,可删去“近”或“左右”;C项搭配不当,“善待”应改为“维护”;D项成分残缺,可删去“通过”或“使”。
B
课堂检测
叶圣陶名言名句
1.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2.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3.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4. 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地带。
拓展研究
记得第一次去拜访叶圣陶老人,是33年前的1979年初秋,北京香山红林尽染的时节。年已九十三岁、霜雪毛发、皑亮白眉、银白胡子的他,精神仍健旺,侃侃而谈,有条不紊,保有中国旧时文人的气派和风范。
第一次见面,他便向我表示,他近来阅读当前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发现错字、别字不少,这是他过去罕见的。他还特别提到香港的报刊——叶老所阅读的报刊和书籍中,包括香港及海外出版物。叶老忧心忡忡地说,这可要贻误读者啊!
很现代的叶圣陶
拓展阅读
叶老说他在商务印书馆当过校对和编辑。商务出过不少青少年知识读物,如《万有文库》等,还有教科书,都不容许有错别字,否则便会“误人子弟”。他说,他所身处年代的出版工作,除了编辑外,校对是一项顶重要的职务,所以旧时的出版物,在封面或扉页或版权页上,都注有“校勘者”的名字,以示郑重。作为一个长期在编辑行业工作的笔者,听罢不禁为之肃然起敬。
叶圣陶在1923年当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之前,已有长达11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更难得的是叶圣陶虽然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和作家,但一点也不抱残守缺和固步自封。在中国内地,他是第一个提出“易读法”的人。他还亲自撰写文章指出:“现在大家都忙,挤出
拓展阅读
点时间来不怎么容易。如果只花半小时光景就能读完一篇,读完之后又觉得有所得,很有些回味,引起了好些联想,这简直是一种享受。”
其实在上世纪40年代,他与朱自清便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等书。他强调:“就学习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略读既以训练读书为目标,自当要求他们速读,读得快。”速读、易读法,在西方已有逾百年历史,叶圣陶却是最早把这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介绍到中国的人。
拓展阅读
在新文学作家中,叶圣陶是很重视社会效益和读者效应的作家。他一再强调,在教学上,教师眼中要“以学生为本位”;编辑眼中要有读者,作为一个编辑,在编书前要“为读者着想”;作为一个作者,在“写作之前为读者着想,写作之中为读者着想,写完之后还是为读者着想。心里老记着读者才能凭借写在纸上的文字,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给读者,与读者交心”。这些观点可谓充满着时代活力。
叶圣陶之重视社会效益、“为读者着想”,并不是无的放矢,一味追求市场效益和迎合读者的口味。相反地,他是以严谨的编辑态度和严谨的写作态度对待的。他自己便以身作则。叶圣陶写了不少作品是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如《稻草人》《皇帝的新衣》《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童话,都言之有物、文情并茂,中年以上的读者至今耳熟能详。
拓展阅读
叶圣陶文笔练迭,文章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他自称后期“斟酌字句的癖习越来越深”,不愧为语言大师。
叶圣陶与弘一大师过往甚密,他的书法以清秀脱俗见称,我曾写信向他求一帧墨宝。1980年夏,叶圣陶托友人捎给我一帧条幅,那是他誊写的稼轩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难能可贵的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仍然写得一手工整方正的小楷,一点也不马虎。“好比一个谦恭温良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自有一股亲和力。
拓展阅读
让读者对叶圣陶有个总体印象,为下文写叶圣陶的有活力作了铺垫。
说明叶圣陶先生书法工整,态度严谨,不马虎;人品好,谦恭温良。
1.文章开头对叶圣陶的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章结尾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写叶圣陶送自己一帧《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条幅?
拓展阅读
思想进步,不抱残守缺和固步自封;观点新,符合现实需要。
重视社会效益,“为读者着想”;有针对性;言之有物,文情并茂;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
3.选文的标题中,为什么说叶圣陶是“很现代的”?
4.你认为叶圣陶的创作有哪些特点?
拓展阅读
1.课外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课下交流:文中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叶圣陶先生的哪些精神品质?
2.根据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修改一篇习作,看看有什么效果。
课下作业
文中写了叶圣陶先生给人看稿一丝不苟,不仅要改正笔误,理顺词句,甚至要描清标点;为普及汉语言和语文教育教学所做的大量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迫于形势不得不面对一些责难和压力,并深切关心朋友们的安危;给吕叔湘先生送快步服务台品,并为其女的文章题诗,待人诚挚;和吕叔湘先生一同避暑和视察的情形;等等。
课下作业
本文所叙述的事情和课文一样,都表现出叶圣陶确实是一位躬行君子,为人师表,待人温良,倾全力专注于事业。除此之外,从此文还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在普及汉语言知识及语文教育事业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对友人的关怀鼓励,充满文人情怀和雅趣;淡泊名利,不爱无谓的交际应酬,生活追求简朴;等等。
课下作业
张中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下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