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具体分析了紫藤萝独具美韵的风貌,作者那卓越细腻的笔触让我们折服。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的手法美。
紫藤萝瀑布
宗 璞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细腻,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说一说理由。
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示例:
将视觉、嗅觉自然地融为一体来品味花的美,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芳香(嗅觉)
淡紫色(视觉)
合作探究
方法指导
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合作探究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乃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时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
作者以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2.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 这种写法有什么特点?
合作探究
作者悲痛中徘徊于庭院,见一树如瀑的藤萝花,睹物释怀,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写下了这篇让人在绚丽的色彩、奔腾的激流中感悟生命意义的优美散文。
所以,在作者的笔下,紫藤萝已不仅是一种植物,而且是带上了作者浓郁主观感彩的“意象”,这种表现手法叫 “托物言志”。
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予某种象征意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
3.结合生活实际或个人经历,说说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在生命的过程中,花和人都遭遇着种种无奈和不幸。花谢花开如同人生命运的沉浮,花荣花枯反映着时代社会的兴衰。但像藤萝花的再次盛放一样,把个体放到生命长河中,感受到的是时代的更替,生命的再生。生命的历程是曲折的,但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
合作探究
概括主题
本文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紫藤萝的命运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为惧,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信念,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建设祖国的伟大的事业中去,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感悟一:
人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旺盛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生命河流中奋力航行。
感悟二:
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傲霜斗雪的梅花。然而虽平凡柔弱,却有生命的尊严和蓬勃生机的紫藤萝花更值得人们学习。
学后感悟
托物言志,含蓄地表达情感。
这篇散文首先从紫藤萝引人入胜、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盛开的紫藤萝花色调错落有致,在阳光下跳跃闪烁,给人一种“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接着,作者从细处落笔,描写了神奇的紫藤萝瀑布中的每一朵小花。在驻足沉思中,作者通过回忆十多年前家门外“稀落”“伶仃”的紫藤萝花,隐喻家庭曾遭受的不幸、灾难及“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这样,作者借用紫藤萝暗示自己的情思,托物言志,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写作特色
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了紫藤萝生长繁茂的样子。“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
写作特色
紫藤萝瀑布
赏花:整体→局部 化静为动
多感官互通 物我交融
忆花:遭遇不幸,又现生机→象征
悟花:生命永恒,美好顽强
珍惜生活热爱生命
板书设计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伫立(zhù) 迸裂(bìnɡ) 绽开(dìnɡ)
B.沉淀(diàn) 花苞(bāo) 酒酿(liànɡ)
C.树梢(shāo) 遗憾(hàn) 辉煌(huánɡ)
D.揣摩(chuài) 花穗(suì) 稀落(xī)
【解析】A项中,“迸”应读bèng,“绽”应读zhàn;B项中,“酿”应读niànɡ;D项中,“揣”应读chuǎi。
C
课堂检测
A.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D.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解析】B项中的句子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运用的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B
2.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A.从繁华、喧嚣的市中心来到这山清水秀的避暑胜地,我们感到心安理得。
B.在党的百年华诞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回顾党所走过的历程,我真是百感交集。
C.他说了一句幽默话,我们一听都忍俊不禁。
D.戏演到精彩处,台下的观众不约而同地鼓掌欢呼起来。
【解析】A项中,“心安理得”指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不符合语境。
A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4.对“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不只是看到,也在心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紫藤萝瀑布的美丽。
B.紫藤萝瀑布不只是让“我”大饱眼福,也让“我”干渴的心田得到了滋润。
C.紫藤萝瀑布的美丽让“我”赏心悦目,它那顽强不息、流动不止的生命力更引发了“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D.紫藤萝花就像美丽的瀑布一样长流不息。
【解析】分析句子的含义时,要注意考虑“我”伫立凝望的原因,同时明确是什么让这条瀑布在“我”心上缓缓流动。
C
课堂检测
野菊花之恋
刘文方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
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
课堂检测
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枯草丛中,悬崖峭壁上,无论贫瘠还是肥沃,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给它一点儿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越是悬崖峭壁上,它越是努力开放。
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
它是王者之花。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个落第秀才黄巢,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
课堂检测
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
甲。”几年后他揭竿而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它是越老越有用的花。即使是花儿开败了,它也是自始至终透着清凉的、浓郁的花香。《本草纲目》中对野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因此人们还经常把
课堂检测
菊花采撷晾晒后,精选装入枕头,嗅着花香入梦,又在花香之中醒来,神清气爽,美不胜收。它还可以盛开在沸腾的茶水中:
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
立冬之后,风霜雪雨使野菊花鲜艳的色彩逐渐黯淡下来。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怀抱,等待着一场野火,把腐朽的旧皮囊在“噼啪”中化为灰烬。涅槃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倾听春雷隆隆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 (有删改)
课堂检测
⑴品析语言。
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赏析句子的修辞效果)
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野菊花在沸水中绽放出的美丽姿态,以及带给“我”的愉悦、舒畅之感。
【解析】“冲进”“干涸的心扉”“僵枯的四肢”“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是拟人手法的运用,表现的是野菊花在沸水中是如何绽放美丽的,表现出“我”心情的愉悦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课堂检测
⑵请写出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通过写野菊花在冬日里的涅槃和等待,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生不息,给人以无限的期待和希望。
【解析】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同时从“涅槃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中能看出野菊花的顽强的生命力。“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倾听春雷隆隆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写出了期待之情。
课堂检测
⑶请你对文章第1段中的景物描写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
通过描写老树、乌鸦、枝叶、秋风等特定秋景,写出了秋天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特点,与下文写野菊花带来的生动和暖意形成对比,为下文写花作好了铺垫;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物描写极具渲染力和感染力。
【解析】这一段描写了特写的秋景,突出秋天荒凉、寂寞、无聊的特点。这样写是欲扬先抑,与下文形成对比,为下文写野菊花作铺垫。这句话还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表达了寂寞无聊之情,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课堂检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写尽了枫叶的风采和意境。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刻画了荷花的纯洁。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黄庭坚),写出了水仙花的冰肌玉骨和芬芳脱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夸张形象地刻画了明媚春天的大好时光和红杏蓬勃生长的态势。
拓展积累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宗璞《丁香结》
拓展积累
(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是青山,是故人,是美丽异木棉
苏西
①某一日午前,站在美丽异木棉的树下,抬眼看她们的样子——昨夜西风紧,树下又纷纷扬扬落下许多花儿来。厦门秋日正午的阳光还热着呢,红花瓣在绿草地上有些萎蔫。
②有朋友开车经过,见我路边闲闲站着,停了车,问我:“你在做什么呢?”我指了指美丽异木棉的树,答:“我看看花……”他开车扬长而去,大概会笑我无所事事?伤春悲秋这种事情,在厦门是不太容易发生的,只因为这一城花开,从不停歇,“悲”的念头一升起,便被美丽的花影树生生压下去。
拓展阅读
③美丽异木棉,别名“美人树”“南美木棉”,与木棉同科不同属,来自南美洲的阿根廷。大部分人以为它是时下开得热闹的洋紫荆,这真是美丽的错误。美丽异木棉与洋紫荆的区别最明显是叶子不一样:洋紫荆的叶子是大大的羊蹄形,而美丽异木棉的叶子是细长形的掌状复叶,并且酒瓶状的树干长有一圈圈圆形的大刺,不小心可是会被刺伤的。
④据说美丽异木棉的花有红、白、粉红、黄色,甚至这几种颜色的花会出现在同一棵树上,可惜我在厦门只见到淡紫、粉红的花色——有些奇怪的是,花色稍深的,树冠上几乎没有叶子,而花色浅的,花与叶同在。
拓展阅读
⑤美丽异木棉的花开,定格住我心中最美的厦门之秋。明净的蓝天之下,看着这一树的花儿,开得单纯自如,风过时悄然落在绿草地上,有不会被打扰的静美之态,想起张爱玲写的:“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⑥这不是一个传奇的年代,即使有传奇故事发生,也很快地湮没在时代急于求成的嘈杂中。每个人都忙着朝前赶路,忙着追迳各自的目标。有几个人,会在赶路和追逐的时候,停下来,看看路边的花开花落呢?
⑦当然,在这样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在和美丽异木棉相处的刹那间,我应当是快乐的。文明都会成为过去,而大自然的花儿不用理会文明的升或沉,它们自有它们的生存定律。
拓展阅读
⑧但近日的某一个黄昏,暮色中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眼前的一树美丽异木棉,竟然生出中年人的愁绪来。想起最近重读朱天文的《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人生识字忧患始’,自觉以后,就是在艰辛的漫漫长程中修行的事了……海明威的寂寞与死亡,契诃夫的悲悯,谷崎的异色美,屠格涅夫的贵族品格(非阶级的),每人都有一套的。”
⑨恰好看到朋友在杭州的初秋,于西泠印社的四照阁里看刘海粟八十八岁所书赵一鸿那句“高阁山光仍四照,故人石壁亦三生”,也感慨“人生识字忧患始”,他说刘海粟的“故人”指的是整个旧山河吧。
拓展阅读
⑩我便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冬日,大学毕业数年后重返京城,在所住酒店的大堂看到启功八十三岁所书的“暂时流水当旧地,随处青山是故人”,当下悲愁暗生。在北方飘雪的旧地,故人要离乡去国,告别时心如明镜,明白恐怕再见无缘。谁是流水,谁又是青山呢?人世一途,暂时与随处的无奈,由不得你不接纳。
也是一个冬日,从北地归返厦门,看到满城的美丽异木棉,瞬间便觉得接回厦门的地气。厦门还是秋天呢。写信和北方的友人描述此情此景,友人回说他最近也想念南方。我又想,其实南方于我,也并无太多可留恋之处。倘真要说留恋,大概还是留恋这从来不萧索的花草植物,这一树树到冬日也开不败的美丽异木棉吧。看花的时候会恐惧孤独,也确是心境衰老的开始。但选择另一条路,也未必就不孤独。人之一生,大约总是和孤独交战的一生。
拓展阅读
可是啊,美丽异木棉一开花,好像就抓住了秋天,那些花影织成的经纬,是沉思,是默念,是“若得其情,哀矜勿喜”,那迎着秋日太阳的光线抖弄开的碧云天与艳丽花,似乎可以在某些哀愁之时,化为抚慰的宝光闪现,眼前是一整个秋天。
也是最好的时光了。
(选自《散文选刊》2019年第5期,总第416期)
拓展阅读
(1)根据文章行文思路及内容提示填空。
段落 内容
①-⑦段 某一日午前,看到美丽异木棉落花,引发人生思考。
⑧—⑩段 ①
— 段 ②
近日的一个黄昏,看见美丽的异木棉,生出中年人的愁绪来。
也是一个冬日,看到满城的美丽异木棉,瞬间便觉得接回厦门的地气。
拓展阅读
(2)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请以第②、③两段为例,结合具体词句说说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第②段中“有朋友开车经过,见我路边闲闲站着,停了车”属于记叙。“问我……我看看花”属于描写。“他开车扬长而去……生生压下去”属于议论。第③段一整段属于说明。
拓展阅读
那迎着秋日太阳的光线抖弄开的碧云天与艳丽花,似乎可以在某些哀愁之时,化为抚慰的宝光闪现,眼前是一整个秋天。
(3)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画线句子借美丽异木棉的花叶在秋天的特征,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思考:人生有起有落,人生有离别,人生有衰老,但我们不能沉溺于这些失落和悲伤中,我们要珍惜当下的时光,要知道欣赏时下的美景。这样无论如何,你都能拥有一个美丽完整的人生。
拓展阅读
(4)结合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是青山,是故人,是美丽异木棉》。
因为作者是借美丽异木棉表达自己人生感悟的,青山之于流水是流水的漂泊,故人之于时下,是远离的背影,美丽异木棉是秋天最后的美景,作者对着美丽异木棉悟通了人生的漂泊,人生的别离,所以《是青山,是故人,是美丽异木棉》。
拓展阅读
作者在文中用细腻的描写将紫藤萝的美丽刻画了出来,请你也用细腻的笔法描写大自然中的一种植物。
课下作业
宗 璞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下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