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伟大的悲剧 第二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2 伟大的悲剧 第二课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8 16:0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无情的暴风雪就这样吞噬了五位探险者的生命,然而当我们合起书来,他们面对失败、面对厄运、面对死神的悲壮场面却让人难以忘却。这些感受都是作者透过文章的语言传递给我们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品味文章的语言,进一步感受悲剧的伟大。
第二课时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斯科特是第二个到达南极的人,作者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不是事业成功者的辉煌功绩,而是许多历史事件给人的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悲剧往往拥有巨大的震撼力量,茨威格认为给斯科特等人作传更有意义,更能带给人们长久的思考。
合作探究
2.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并联系课文,说说:一个真正的探险者应具备怎样的精神品质?
一个真正的探险者应该具备以下精神品质:坚毅、执着、团结协作、勇敢、自信、乐观,以及甘愿牺牲、勇于牺牲等精神。
真正意义上的探险,应该具有积极的意义,因而,固然危险,却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冒险的美趣”。
合作探究
①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因为他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败。正因为这样,他才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3.朗读相关语句,品味语言,感受伟大。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合作探究
②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斯科特一行人此时的心情。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的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就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两个词语反衬出斯科特内心的沮丧、失落。
表现出斯科特内心怎样的复杂感情?
合作探究
③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严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带来心灵的冲击。
句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合作探究
④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奥茨直面死神、不拖累探险同伴的精神,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精神。
怎么理解“劳伦斯·奥茨……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这句话的意思?
合作探究
⑤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
“骄傲”表现出了他们对死神的轻视。他们完成了到南极的任务,他们无愧于祖国和人民。
如何理解“骄傲”一词?
合作探究
“悲伤”是说斯科特为即将永远离开祖国、离开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而悲伤;“坚决”说明他为献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而自豪;称妻子为“遗孀”,既表现了他面对死亡的悲伤,又体现了他的冷静与坚忍。
⑥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悲伤”“坚决”“遗孀”等词表现出当时斯科特怎样的心情?
合作探究
4.作者在创作时,参考了大量的原始文件资料,力求真实、细致地再现历史。同时,在叙述和描写中,又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传记文学这一特点的理解。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属于文学性传记,它的表现手法接近于小说,不过人物和情节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真实性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作者在创作时参考了大量的原始文件,多次引用了斯科特日记中的话,力求真实、细致地再现当时的情况。
想 象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他们像被判了刑人的推动希望”
“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
以上这些描写都是作者的想象,是一种艺术的真实,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合作探究
概括主题
课文主要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筋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感悟一:有的悲剧是伟大的,就像课文中的那句话:“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这表明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是无比高尚的,相信他们高尚的精神永存人们心间。
感悟二:向南极挺进的探险家们,无论成败,他们的精神是我们享用不尽的财富,我们要学习、发扬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学后感悟
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
文本采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如描写奥茨死亡的内容时,作者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几个探险队员在面对食物与能源短缺而环境又极端恶劣的情况下的恐慌与绝望。这种视角的运用,充分地敞开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将人物内心的起伏与冲突表现地淋漓尽致。
写作特色
感情真挚,悲壮崇高。
本文颂扬的是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作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都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一场悲剧的,对英雄的赞叹也表现在字里行间。
写作特色
细节描写令人难忘。
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令人难忘,如文中描写奥茨毅然走向暴风雪的情形,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并对某些地方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使整个叙述过程真实生动。作者在描写斯科特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的情景时,着重写了将“我的妻子”改为“我的遗孀”,体现了斯科特直面死亡,呈现出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坚定、执着、勇于为事业献身的硬汉形象。
写作特色
伟大的悲剧
悲剧
失败之悲
作证之悲
死亡之悲
世人之悲
伟大
勇于探索
诚实守信
集体主义
献身事业
板书设计
A.拽出来(zhuài)  毋宁(wú)  坚持不懈(xiè)
B.威尔逊(xùn)  贮藏(zhù)  怏怏不乐(yàng)
C.战栗(lì)  胆怯(què)  风餐露宿(lòu)
D.厄运(è)  吞噬(shì)  羸弱(léi)
解析:C项中,“怯”应读qiè,“露”应读lù。
C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A.癫狂  消蚀  风餐露宿  畏缩不前
B.贮藏  呼啸  跚跚来迟  鲁莽大胆
C.遗孀  烦恼  精疲力竭  念念有词
D.拖拽  帐蓬  忧心仲仲  疲惫不堪
D
解析:A项中,“消”应为“销”;B项中,“跚跚”应为“姗姗”;D项中,“蓬”应为“篷”,“仲仲”应为“忡忡”。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A.他忧心忡忡地来到教室,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老师和同学。
B.看到飞机失事现场那种凄惨的景况,连救援的消防队员都感到毛骨悚然。
C.你今天上班怎么捷足先登,是不是贪睡起晚了
D.如果你面对领导说话都是语无伦次的话,谁会让你继续留下工作
解析:“捷足先登”指行动敏捷,先达到目的。根据句意这里应为“姗姗来迟”。
3.下列加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课堂检测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
(2)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   )
(3)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   )
(4)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
议论
叙述
描写
议论
4.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课堂检测
托德·卡米切尔正面临着一个严酷选择:是冒着随时死亡的危险继续拖着身后的雪橇走,还是扔下雪橇没有任何装备和补给地向前走。
最后,他做了第二种选择。卡米切尔的终点是南极美国科考站,已经很近了。
卡米切尔是一名45岁的探险者,来自美国费城。2007年时,他曾做过一次相同的旅行。但是,几个星期极其凶险的暴风雪迫使他打了求
徒步走到南极
龙 江
拓展阅读
救电话。“失败感如影随形跟着你。”卡米切尔说。唯一能够使他感到安宁的是再尝试一次。于是,他把视线投向了一项世界纪录。
卡米切尔试图打破的纪录,全世界只有不到10个人做过:独自一个人行走690英里,从南太平洋西岸长途跋涉走到南极。最快的纪录保持者是英国妇女海娜·麦克金德:39天9小时33分钟。
从一开始,时速65英里的风就把他吹得无法呼吸。行进了几英里后,滑雪板的绑带忽然松开了,紧接着一根滑雪杖断了。这个时候取消探险是理智的,但是他觉得不能放弃。
拓展阅读
按照计划卡米切尔每天需要走完19.7英里,然而,计划定下来了,并不一定总能坚守。南极到处是冰隙。小块的碎冰堆积起来,把深不可测的无底深渊挡住了。
出发第四天,麻烦已经“多得像天上掉下的雪”。卡米切尔一脚踩空,本能地攀住冰隙一侧并紧紧抓牢,才爬上冰面;他贴在风镜上的橡胶薄膜硬得像冰片,把他的鼻子割伤了;他的脸因为冷而肿胀起来。“美丽的东西有时候需要痛苦来培育。”他对着摄像机说。
决心和灰心此消彼长。到了第27天,卡米切尔的脸冻坏了,眼睛也被冻伤了。“我开始怀疑身体能否支持得下去。”他对着摄像机说。在皑皑雪地里,卡米切尔每走一步都深及膝盖,他的脚一天14小时不停地陷入雪中又被奋力拔出。
拓展阅读
离目的地大约还有80英里时,卡米切尔的全球导航仪坏了,糟糕的还不止这些。他的炉子熄灭了,他无法化雪用水泡食物了;卫星电话也断电了。他的肌肉失去了弹力,他的肺被冻伤,几天来一直咳嗽,咳出了星星点点的血迹。
幻觉就在这时开始出现,他看到了祖父,继而看到科考站就像一个小点出现在远方。真的是在那里吗 2英里还是10英里
雪橇驮着他所有的补给物,但是现在他不得不放弃。卡米切尔只带了摄像机再度出发。
12月21日,在经过47小时连续不断的长途跋涉后,他终于踏上了南极站宽阔的飞机跑道。
拓展阅读
一个女人走出科考站向他挥手,然后指向一个极点标志。卡米切尔用手摸摸极点标志确认了他到达的时候。天啊!他破了纪录,39天7小时49分,先于麦克金德不到2小时!
(1)从记叙的顺序看,选文采用了    叙,这样安排材料的好处:

从严酷选择写起,易于引起读者的关注,使作品产生悬念。
(2)徒步到南极的过程中,卡米切尔遇到了哪几个方面的困难及考验?请分点归纳。
环境的恶劣、身体的伤病、精神的考验、装备的损坏等。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3)从画线段落所写的卡米切尔出现的“幻觉”中,你读出了什么
“看到”了祖父,表现出卡米切尔在危急中对人间亲情的眷恋;
“看到”了科考站,说明他尽管身临险境,但仍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他性格中的执着。
(4)“美丽的东西有时候需要痛苦来培育。”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卡米切尔这句话的理解。
遭遇危险后的卡米切尔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表现了他乐观的精神。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只有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挫折的考验,经受痛苦的磨砺,最终才能得到“美丽”的成功。
(5)卡米切尔2007年的失败,成就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斯科特一行人的失败,成全了“一切时代”的“最伟大的悲剧”。读了这篇短文和课文,你对“失败”一词有了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失败是暂时的,是表象的,经历失败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在失败中磨砺出来的顽强意志、被激发出来的奋斗的勇气等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使人取得巨大的成功。
拓展阅读
我们无法亲临墓地,为英雄献上鲜花、松柏,那么就让手中的笔寄托我们的哀思吧!请你为这些我们敬仰的英雄写一段评价性文字。(可以仿照“感动中国”颁奖词的形式来写)
课下作业
示例: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一行登陆南极极点——遗憾的第二,伟大的第二。承前者来,启后人去。念极地之悠悠,众怆然而泣下。
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上尉奥茨——一个毅然的转身,铸就了一个伟大的灵魂。在难以抗拒的自然面前,你永远是不屈的战士。
课下作业
茨威格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下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