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说课(课件)体育三至四年级(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竹竿舞说课(课件)体育三至四年级(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4-07 23:4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人教版 三年级《竹竿舞》说课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教学技术,多练为主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优美的身体姿态等。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人教版3年级第八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竹竿舞》,竹竿舞动作简单易学,灵活多样,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学情分析
本班共28人,男生15人,女生13人,他们组织纪律性、模仿能力性、参与性较强。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通过上一节课的学练,学生对竹竿舞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打竿动作“开开-合合”,他们乐于学习类似于竹竿舞这种节奏欢快的体育运动。
三、单元计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节
学习打竿动作“开开--合合” 复习打竿动作,学习交叉步跳 双排竿转圈跳,跳十字竿 考核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交叉步跳、节奏准确
教学难点:身体协调、有美感
五、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打竿动作,掌握竹竿舞交叉步跳的方法
2.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学生的上下肢力量
3.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
六、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3’
1.常规内容 1’ 低等强度 组织形式:四列横排
体委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等
【环节要求】站队迅速,精神饱满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内容,提高学生注意力
2.队列练习 2’ 低等强度 组织形式 四列体操队形
原地三面转法、跑步立定
【环节要求】动作准确,注意力集中
【设计意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性,锻炼出良好的身体姿态
(二)、准备部分 9’
1.一般性准备活动——健美操 3' 组织形式:四列体操队形 1次
【环节要求】认真练习、动作标准
【设计意图】充分活动身体
2.专项准备活动——小游戏 撕名牌 6' 组织形式:分组练习2次
【环节要求】注意安全、遵守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下面的主教材内容做充分的热身活动
(三)、基本部分 26’
1.教师展示竹竿舞,学生复习打杆动作 3’ 中等强度 组织形式:分组练习
方法:教师选出6名同学为教师打竿,教师展示,其余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徒手练习打竿动作。教师展示完,学生每人继续练习6次打竿动作“开开合合”
【环节要求】认真观看教师示范,积极参与,认真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打竿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基本部分 26’
2.教师讲解示范交叉步跳,组织学生利用皮筋、短竹竿练习 6’ 中等强度 组织形式:分组练习
方法:(以右脚进竿为例)学生身体侧对竹竿,打竿方法为“开开合合”,打“开开”时,右脚跳进竿里,颠一次,打“合合”时,左脚交叉右脚外侧,跳到竿外。学生4人一组集体利用皮筋每人练习交叉步跳6次,两人面对面把皮筋缠在脚腕出组内轮换练习交叉步跳每人跳6次,在短竹竿里每人练习交叉步跳8次.
【环节要求】动作标准、认真练习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交叉步的跳法,身体协调
(三)、基本部分 26’
3.学生练习打竿动作“开开合合”和交叉步跳,创编上肢动作,分组展示 7’ 中等强度 组织形式:分组练习
方法:小组长带领本组队员轮换练习打竿和交叉步跳,每人跳6次。教师引导学生创编上肢动作,如:(拍手、小动物、动画片里的人物等),每人练习3组,每组6次,各小组展示1次
【环节要求】积极参与,认真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效结合打竿与交叉步跳的动作,节奏准确,培养创新意识
(三)、基本部分 26’
4.结合音乐练习三排竿双人跳,创编上下肢动作,小组展示 5’ 中等强度 组织形式:分组练习
方法:全班分为两个大组,由小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创编练习,小组展示,各小组互评,师生互动,一起跳竹竿舞感受快乐
【环节要求】勇于创新、积极参与、节奏准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凝聚力、表现力、姿态优美
(三)、基本部分 26’
5.游戏 不倒森林 5’中等强度 组织形式:圆形队
方法:4人一组,每人手扶一个立竿,围成圆,教师吹哨后,顺时针的方向,后面的同学快速扶住前一位同学的立竿,如果小组内有1人的立竿倒了,本小组就被淘汰,原地做2个美人鱼蹲起,直到剩下最后一组为胜利组,游戏结束
【环节要求】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有集体意识
四.结束部分 2’
1.放松操 1’30”低等强度 组织形式:四列体操队形
方法:在舒缓的音乐中,教师领做,放松下肢
【环节要求】认真观看,积极参与
【设计意图】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
2.课堂小结 30” 低等强度 组织形式:四列横排
【环节要求】教师客观总结本课情况,语言简练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印象,为下次课学习做铺垫
3.收器材
七、本课密度预计38%——40%
心率曲线预计:
器材:皮筋7根 短竹竿28根 长竹竿16根
八、教学评价
学生自评:通过交流、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相互沟通的习惯方法
教师评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以直观观察学生的表现、动作技术的掌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教学设计特点
1.教师展示、师生共舞,提高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音乐教学,让课堂有声有色,使学生更容易投入到学习中,掌握所学知识
3.本课一物多用,利用短竹竿
进行练习和游戏
4.创新体育器材,本课把沙包
缠绕在短竹竿上,在竹竿舞练习中
起到了保护手的作用,游戏环节中避免了会出现的安全隐患,这种创新在视觉上、教学运用上深受学生喜爱。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