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盱眙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盱眙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1-31 16:5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盱眙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6次会议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
图中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5 000 000的地图上绘制时,图上面积为?( )
A.4 B.40 C.80 D.8
2.下面四幅图中,A点在B点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西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如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问题。
3.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
4.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问题。
5.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6.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其位于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7.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8.丁地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雨天多,云雾多,太阳有效辐射量少
该图为海洋沿岸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9.下列各处,区位选择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处适宜建临海型钢铁厂——市场广阔、海运条件好
B.乙处适宜建盐厂——地形平坦广阔、蒸发旺盛
C.丙处适宜建海滨游乐场—海滩宽阔、海水较浅、临近城市
D.丁处适宜建港口——水域宽阔、陆域平坦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下表),回答。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平均值
广东
平均值
湖北
平均值
青海
1984年
2.33
5.22
2.51
7.62
4.96
10.26
1997年
1.99
3.85
2.32
5.88
4.17
8.39
10.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11.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甲城市2008年户藉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城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据此回答题。
12.甲城市最可能是 ( )
A.乌鲁木齐 B.延安 C.上海 D.南京
13.图表示四个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与甲城市相似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武汉和广州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表”,完成下列各题。
14.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由广州向武汉转移,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 B.原料 C. 劳动力 D.市场
15.关于该类企业转移,其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A.不利于转出地产业结构升级 B.促进转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C.导致转入地大量农民工失业 D.提高了转出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入渗率指水分自地表渗入土壤中的强度,以每小时若干毫米表示。在某种情况下,降雨 渗入土壤时的最大入渗率,叫“入渗容量”。读图2回答问题。
16.若图中曲线表示干湿状况不同的沙壤土和粘壤土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的入渗率变化情况,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湿粘壤土 B.②——湿沙壤土
C.③——干沙壤土 D.④——干粘壤土
17.关于入渗率和入渗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时间越长,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B. 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量越大,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C. 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入渗初期
D. 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降雨后期
二、双选题
图是“某大洲沿350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8.关于下列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秘鲁寒流影响,a处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B.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作用,b处多火山、地震
C.受地形地势影响,c处呈现荒漠景观
D.d地区比c地区水循环更加活跃
19.流经e海域的洋流 ( )
A.由高纬流向低纬 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
C.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与a海域洋流性质相同
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20.甲、乙、丙三类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 )
A.径流 B.下渗 C.降水 D.蒸发
21.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 )
A.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
B.促进地球上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C.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D.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读“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图)和“某城市四地区人口数量一日变化曲线图”(图),回答题。
22.下列有关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城市的地域结构为同心圆模式
B.影响中心商务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
C.低级住宅区靠近商业区和工业区
D.工业区全部布局在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
23.图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和住宅区人口数上一日变化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论生产力发展水平如何,整个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都是有限的
B.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C.按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未来地球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
D.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可作为调控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参考依据
24. 甲城的张小姐喜好国际名牌服装,每年春季都会乘坐3小时的客车到乙城购买新上市的品牌服装,今年她还顺便看望了专程到乙城住院的邻居。下列关于甲城、乙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的城市等级比乙城高
B.乙城的城市等级比甲城高
C.乙城的服务功能更为齐全
D.甲城的城市规模大于乙城
二、综合题
25.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 简述P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分)?
(2) 分析O处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4分)
(3)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城市发展棉纺织业的有利条件。(8分)
26.读城市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⑴图中A处的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是 用地,它可能发展成为   
(功能)区,其主要原因是 。(4分)
⑵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27.(10分)该表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形区不同地点某种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因子加权情况。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土质
植被
坡度
M


★★


★★



★★


★★
★★★



★★★

★越多,表示灾害孕灾环境因子加权数值越大
(1)该灾害五个地点共同的致灾自然因子M是指什么?并指出五地中潜在危险最大的地点。(4分)
(2)说明④地公路建设中防灾措施的重点。(6分)
28.(15分)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读海南岛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国务院将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的地理意义。(3分)
(2)阅读海南客源情况变化图,说明海南入境游客变化的特点。(3分)
(3)海南岛的境外游客中以俄罗斯游客为主,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4)“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引发了海南的旅游热潮,2010年春节海南旅游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分析这种旅游现状会对海南岛地区带来哪些问题?(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可知,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之比=比例尺的平方,尤卡坦半岛的实际面积约为20万平方千米,再根据比例尺的有计算可以得出图上实际面积=20万平方千米×(1/5 000 000)2=80cm2,故选C
考点:比例尺的计算
点评:本题从理论下来说是一个简单的比例尺的计算,只要考生懂得面积比=比例尺的平方就可利用公式得出:图上实际面积=20万平方千米×(1/5 000 000)2,但实际计算时一定要记住把千米转换成厘米时加王个0.把平方千米转换成平方厘米时要加10个0,试题难度不大,但要计算准确较困难,容易误选D
2.B
【解析】
试题分析:甲图中AB两点方向的确定,可以根据地球自转的方法确定A在B的西,再利用经线指南北的方法可以确定A在B的北,进而可以肯定A在B的西北;答案就在选项A和B中做选择,排除选项C D;乙图中的方向是不容易判定所在的南北半球,可以暂缓;丙图中的方向可以利用指向标,通过在B点处建立方向标的方法可以判定A在B的西北方向;再根据丁图中600S的信息可以读出A(700S 1400W) B(600S 1200W),进而确定A在B的西南,故选B。
考点:地图上方向的判定
点评:地图上的方向的确定主要可以借助以下几种方法来完成: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经纬网(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按指向标定方向(平移指向标)及一般的地图上方向的确定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本题要求考生是要通过多种方法才能把几幅图中A B 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出来,试题难度较大,是属于中档题
3.C
4.A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环境保护。
3.各曲线的最低点越低说明减弱效果越明显;最低点到“三北”防护林的距离为减弱风力的范围。读图可知极密林减弱的风速最小,但减弱风速的范围较小投资较大,生态效果欠佳。稀疏林减弱风速的能力最小,减弱风速范围也不大。中密林减弱风速的范围最大也经济合理,生态效果也好。
4.城市林地绿地主要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黄土高原林地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东北西部林带主要作用是减弱风速、防风固沙。工矿区林地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5.C
6.C
7.A
8.B
【解析】
试题分析:
5.从图中不难看出利马地处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气温高,大气中的水汽充足,再加上其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对当地的气温起到了降温的作用,使大气中的水汽发生凝结形成雾,故选C
6.甲地处巴西的东南沿海,其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与巴西暖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乙地地处亚马孙河流域,其气候类型也是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主要是终年受赤道低压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故选C
7.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多云雨天气,丙地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多晴朗天气,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的温差大。故选A
8.丁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但正好处在安第斯山上,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故选B
考点:区域地理特征的形成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一定要利用高中地理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区域地理事物的成因。
9.C
10.A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综合分析和区位选择。
9.A项甲地区等深线分布稀疏,水浅,不利于建港口,故不适宜建临海型钢铁厂;错误;B项乙处位于河流入海口,污染严重,不利于建盐场;错误;C项丙处等深线分布较稀疏,水浅,适宜建海滨浴场;正确。D项丁处位于海峡地区,水流急,不利于建港口;错误。
10.图示M城镇所在地区地形平坦,且靠近河流交汇处,靠近铁路,也近港口,故水陆交通便利,故利于城市的发展。
11.C
12.B
13.C
14.C
15.B
16.B
17.C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读图分析能力。
18.4条曲线代表4种土壤,而这四种土壤又可以分为干和湿、粘和沙,就入渗率而言应该是干>湿,沙>粘,所以①——干沙壤土.②——湿沙壤土③干粘壤土④——湿粘壤土,所以选B。
19.在刚开始下雨的土壤相对较干,雨水下渗的更快,入渗率更高。
20.CD
21.BC
22.CD
23.AB
24.BC
二、综合题
25.(1)沟通波斯湾和印度洋(1分),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1分)
(2)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2分);降水多,坡度大,地壳运动活跃,多滑坡和泥石流灾害(2分)
(3)位于棉花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棉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棉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8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一般海峡的意义主要从沟通……,连接……,是……的重要通道等方面来描述。
第(2)题,由图可知,O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又因为O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为季风迎风坡,降水多,坡度大,故O处地壳运动活跃,多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第(3)题,甲城市发展棉纺织业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影响工业区位的原料、交通、劳动力、市场、技术、工业基础、种植历史等方面来分析。
考点:本题组考查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调运能力。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海峡的意义、降水分布、自然灾害类型、棉纺织工业布局条件等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文信息,从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河流分布可以判断出该区域为印度河流域。
26.
(1)商业 (1分) 商业区(1分) 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交通便利。 (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
(2)经济;历史文化;种族或宗教;政治等。 (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A处商业的付租能力最高,故判断为商业用地,而形成商业区,由于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且交通便利。
(2)城市功能分区主要受自然地理条件(如沿河设城)、社会经济因素(地租水平对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布局的影响)、交通条件(工业区趋向于交通便利的区位)和历史文化(北京的市中心为天安门广场)等因素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判断城市功能区分化的基本规律(社会经济因素是主导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能说明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影响因素。
27.
(1)暴雨(持续强降水)(2分);④(2分)
(2)道路陡坡护坡(2分);封山育林,严禁破坏植被,广泛植树造林(2分);加强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预报(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M对各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影响都有作用,故判断为暴雨。结合植被与坡度信息判断④地区的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最大。
(2)公路建筑中的防灾措施主要针对山区的护坡工程和植被保护分析,并结合非工程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利用表格资料分析,并结合影响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分析防御措施。
28.(1)建设国际旅游岛有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品质;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3分)
(2)游客总量增长速度快;国外游客增长速度更快;国外游客在入境游客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占主导地位。(3分)
(3)该国纬度位置高,冬季寒冷漫长,海南岛与俄罗斯景观反差大;旅游价格相对低。(4分)
(4)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治安问题,酒店、房价上升等。(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