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07 22:1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学校 备课教师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 题 东南亚--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东南亚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2.掌握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及在东南亚各国的分布和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学习,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识;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2.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及在东南亚各国的分布和地位。 难点:气候对本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归纳两种气候类型分布地区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问答法等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比较学习法、归纳学习法等
教师准备 PPT、视频、制作导学案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自主学习内容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行走的地理 学生自选最喜欢的课外地区,向大家介绍该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并配自制PPT,用时3分钟。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自制PPT视频,提问:图中出现的主食?适合以上作物生长气候条件是什么?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气候类型知多少 过渡:上学期我们学习了11种气候类型,快速回忆提取知识。 PPT出示东南亚城市图+热带季风|热带雨林气候类型图 提问:这是什么图?如何判断?判断这两种气候类型,并说出二者的气候特征?(强调热带季风的旱雨两季的对应时间) 设问:归纳二者共同点?尝试用两个字代替?(导学案中补充完整) 二、气候分布知多少 过渡:这样湿热的气候在东南亚是如何分布的,对他们的农业又有什么的影响呢? 阅读PPT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东南亚地形图和导学案资料,小组合作完成1.两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分别对农业产生了什么影响?(完成导学案表格) 三、气候影响知多少 过渡:这种湿热的气候适合什么样的作物生长呢?读图7.24 粮食作物:水稻 热带经济作物: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的最大产地。 设问:他们又是如何分布的呢?结合东南亚气候分布图、主要农作物分布图,组内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表格。 教师总结并板书,引导学生明确热带气候类型影响之下发展的热带种植园农业。 过渡:我们生活在温带,对以上四种热带的经济作物了解较少,课前老师布置的任务,下面有请各小组向大家分享。 过渡:PPT展示泰国暹罗米,东南亚也是世界主要的水稻产区,结合导学案的材料分析东南亚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注意区分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 过渡:紧张的学习过后,我们来放松一下。玩一个小游戏“最强大脑”游戏规则:根据PPT显示的图片抢答,说出该作物的名字和主要出口国或生产国。(一分钟记忆时间) 四、人地和谐 过渡:东南亚的热带风情和我们差异非常大,在东南亚有很多非常珍惜的动物?PPT红猩猩的图片,简要介绍它的概况。就是这么可爱的动物也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威胁。播放视频 设问:1.发展油棕种植与保护红猩猩的生存环境之间有何矛盾?2.面对红猩猩的现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行为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 过渡:以上都是人地矛盾尖锐的案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人地和谐。那有没有人地和谐的案例呢? 播放《人类星球》剪辑视频 问:谈谈你的感受? 师:这就跟习主席提出的“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自主构建 接下来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会考链接 PPT练习题 作业:“以保护红星星,少吃方便面”为题,以组为单位设计手抄报。 师结束语: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东南亚湿热的热带气候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从红猩猩与方便面的故事中,我们更懂得了,要尊重自然、尊重地理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如,我国古代先贤孟子所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从古至今,我们国人一直在探寻人地和谐的要义。希望同学们能一生铭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水稻、热) (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湿热) 小组合作探究 以组为单位汇报讨论成果 学生读图回答 小组合作探究 以组为单位汇报讨论成果 学生阅读课前搜集资料并制作PPT 小组合作探究 以组为单位汇报讨论成果 学生记忆抢答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预设答案:实现人地和谐 学生回答并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结合板书自主总结到导学案上。 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开发课程资源。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的应用又能够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知教材。 温故知新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独立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各种地图,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并且总结这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培养学生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达成本节课的课标要求。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充分高效的利用课堂时间,并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通过视频、文字材料等切身直观地认识人地和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将最新的发展理念与地理知识相结合。实现对学生情价态的培养;以求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意在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板 书 设 计 (
热带雨林
) (
水稻
) (

) (
农业生产
) (
热带气候
) (
湿
) (
热带作物
) (
热带季风
) (
人地和谐
)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以往的农村学校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较多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和合作探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整节课的设计重在突出立德树人的目标,得出人地和谐的地理伦理观,在这方面的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成功。 不足之处:1.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入和温故知新,耗时太长,导致后面教学较为紧凑。 导学活动二的内容略显繁杂,较短时间内,学生得出探究答案,略显吃力。学生自主学习“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小调查”部分,自己制作的PPT,不够突出重点。 改进措施:1.将整节课的时间安排合理,缩短导入时间。2.应将主要分布区删掉,重点突出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学生按照老师提议,对字体重新设计,突出文字重点内容,注意文字与图片的匹配等进行改动。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