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1.3地球的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1-31 17:2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湖南教育出版社宇宙中的地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Ⅰ》第一章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二、地球的公转一、地球的自转(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地球自转的规律(一)地球自转的规律自转的形态自转的方向(一)地球自转的规律活动:
在南北两极上空,如何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转的周期(一)地球自转的规律(一)地球自转的规律360°59′360°24时0分23时56分
4秒昼夜交替周期自转真正周期演示演示自转的速度 (一)地球自转的规律活动: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有什么特点?昼和夜的表达法:
昼半球上太阳高度>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直射点上太阳高度=90°
夜半球上太阳高度<0°昼夜交替(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活动:
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对保证地球上有机体的生
存和发展有何意义?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二)地球自转的意义活动:
(1)在南北半球和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方向有何不同?
(2)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长江南北两岸哪侧的泥沙沉积较多?(二)地球自转的意义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时地方时活动:
在世界各地,正午时刻的地方时都是一样吗?(二)地球自转的意义时区活动:
全球共分为多少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如何推算?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时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东部早于西部。计算方法: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
①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差:
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
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数值相加。
②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即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侧,取“+”;位于西侧,则取“-”。区时(二)地球自转的意义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时国际日期变更线减一天加一天国际日期变更线(二)地球自转的意义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时二、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的规律(二)地球公转的意义(一)地球公转的规律公转轨道(一)地球公转的规律公转方向公 转 速 度(一)地球公转的规律活动:
地球公转速度有什么变化?公 转 周 期(一)地球公转的规律恒星年活动:
在一个恒星年中,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了多少度?用了多长时间?公 转 周 期(一)地球公转的规律回归年活动:
回归年与恒星年有什么区别?哪个是地球公转的真
正周期?黄赤交角(一)地球公转的规律活动:
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地轴与黄道平面、地轴与赤道平面
的夹角分别为多少度?(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活动:
什么是太阳高度?(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变化活动:
任一纬度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有什
么关系?(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二分: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冬至日: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按季节(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北回归线以北:
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
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值回归线之间:
两次直射,离直射点越近,高度越大 按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活动:
点击观察直射点、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单击窗口
播放影片(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活动:
请归纳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渐长
昼短于夜昼长于夜
昼渐短昼夜等长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昼渐短,昼<夜
昼渐长,昼 >夜(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昼最长昼夜等长 昼最短北半球为例(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内白昼较长、太阳较高的季节。
冬季是一年内白昼较短、太阳较低的季节。
春秋两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中纬度地区。四季的产生原因季节表现明显地区(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活动:
五带划分的界线和依据分别是什么?1. 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 A. 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B. 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 C. 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 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 自我测验A2. 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   ) A. 12月29日12时5分 B. 12月30日11时55分 C. 12月30日12时5分 D. 12月31日12时5分B自我测验3. 读图回答:此时, 正午太阳直射点的经 度和纬度可能是(  ) ①北纬23°26′和东经120° ②南纬23°26′和东经60°   ③北纬23°26′和西经120° ④南纬23°26′和西经60°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自我测验4. 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 B点的区时是(  ) A. 当日6时 B. 当日15时 C. 当日18时 D. 当日24时 C自我测验5. 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 “北京时间”可能是(   ) ①当日16时 ②当日18时 ③次日4时 ④当日12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C自我测验
用观测日影的方法,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
简易测量学校所在地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本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