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七单元 14《荷塘月色》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七单元 14《荷塘月色》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7 22:36:18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
*
荷塘月色
朱自清
.
*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第4、5段)。
2、揣摩作者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第3段)。
3、感受作者营造的意境美。
.
*
朱 自 清
(1898—1948)
作者简介
初中学过:《背影》《春》
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
.
*
整体感知:
朗读4、5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
*
画面美:
文中写景的语段,勾勒了一幅幅经典的画面。
(4-5)集中体现了这点
.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
*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
*
荷叶
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
.
*
为什么要用“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荷叶呢?
   因为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它亭亭玉立,灵动飘逸的状态正好表现出了荷叶柔美的风姿.月光下的水面如同白光轻洒的舞台,月色下的荷茎如同舞女修长的腿,荷叶就如同翩翩起舞的舞女的裙。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天鹅湖》中的场景,荷叶之高,形态之美的特征跃然纸上。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
*
有袅娜地开着的
.
*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
*
拟人 (饱满盛开状,轻盈多姿)
(娇羞不已,含苞待放)
荷花
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
姿态
神态
.
*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
*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
*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
*
博喻手法的运用
闪闪发光
忽明忽暗
晶莹剔透
冰清玉洁
纤尘不染
优雅高贵
.
*
1.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
2.用博喻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形象生动。
.
*
荷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拟人
比喻(博喻)
.
*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嗅觉
听觉




相通
时断时续,若有若无,
轻淡飘渺,沁人心脾
荷香
培根从哲学上对“通假” 做的解释(美)
音乐的声调摇曳(听觉),跟光芒在水面上荡漾(视觉)是完全相同的。那不是比方,那是大自然在同一事物身上投下的不同的脚迹。
.
*
微风过处,送来
缕缕清香,仿佛
远处高楼上渺茫
的歌声似的。
但光与影有着和
谐的旋律,如梵
婀玲上奏着的名
曲。
把人的五种不同的感
官用比喻的形式沟通
起来的修辞方式叫做
通感
.
*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
*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
*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
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_
_
.
*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
*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
.
*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
*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
*
动词:泻、浮、洗、笼。
”泻“增强了动感,表现了月光从高空照耀下来的景象,
”浮“有水气升腾、扩散、弥漫的感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表现了月光柔和而清洁;
”笼“,以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态,表现了月光的柔美。
揣摩情感
显情:
隐情:
现实世界与另一世界的矛盾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从荷塘、月色的描写中,找出能反映作者情感的词句。
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
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走进文本,听听作者的心声
找出文中描写内心活动的段落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1、“另一世界” 指的是:
2、“便觉是个自由人” ,作者真的自由吗?
月下荷塘
3、为什么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
荷塘是作者心灵一个外化,是作者内心的 “眼”所看到的。
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