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6.4、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6.4、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8 11:5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6.4、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患有近视眼的小明检查视力时的情景,小明通过观察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来完成检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比实际视力表小
C.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弱
D.近视眼应该用度数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
2.信息化时代电子类产品层出不穷,导致青少年近视率逐年升高。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3.有关透镜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时,要使像变大,照相机应远离物体
B.使用幻灯机时,幻灯片应放在一倍焦距以内
C.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近视眼看远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前方,需用凸透镜矫正
4.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小。
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想要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5.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两种,如图是表示甲乙两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
B.乙是近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
C.甲是远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
D.乙是远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
6.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虚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放大的实像
7.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光路中,不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尾灯反光 B.平面镜成像
C.看见水中的鱼 D.近视眼的矫正
8.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下列四幅图反应了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对它们组合后能反应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9.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视力影响较大。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则该同学是(  )
A.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10.图是一位同学眼球成像的示意图,他所患眼疾及矫正视力应配戴的透镜类型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11.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
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
12.如图所示,能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及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 B.乙为远视眼 C.丙为近视眼矫正图 D.丁为近视眼矫正图
二、填空题
13.同学们课间在走廊上眺望远方。此时晶状体变__(填“厚”或“薄”),晶状体的__发生变化,远处的景物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_的实像。有些同学看不清远处的景物,可以佩戴__透镜制作的眼镜矫正视力。
14.人眼近视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所以要配戴______透镜加以矫正。
15.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位,初中生近视比例高达71.6%,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是一大主要原因。如图所示,_____(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 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的眼镜片,该透镜对光有 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16.远视眼是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后”)方,需要戴______透镜矫正。
三、综合题
17.(1)小刘买了一瓶矿泉水,瓶身上写有“450 mL”字样,若矿泉水的密度为,则瓶内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将水喝掉一半,瓶内剩余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若剩余的水结成冰,冰的体积为___________。(冰的密度为)
(2)小刘是远视眼,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___________(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___________(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18.小明在垦利眼镜店配戴眼镜时,发现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格所示,通过性能、价格比较,最终他选择了树脂镜片和铜合金镜架组成的眼镜。
材料技术参数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量 92% 91%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密度 1.3×103 2.5×103 8.0×103 4.5×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腐蚀 耐腐蚀
小明所配戴的眼镜,每块树脂镜片的体积为5cm3,铜合金镜架的质量为16g,求:
(1)小明佩戴眼镜的总质量有多大?
(2)小明佩戴眼镜的镜架为铜合金材质,若以同样形状的钛合金镜架代替铜合金镜架,镜架质量可减少多少克?
(3)我国约有4亿多人需配戴近视眼镜,请你为防控近视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_______、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_______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__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的观察范围是_______
A.0~10cm B.10~25cm C.从10cm到极远处 D.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
20.投影仪是常用的教学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

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投影片上B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投影仪上面的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要使成在屏幕上的清晰像变大些,应采取的方法是:镜头________________,同时投影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是小明眼镜的照片.
(1)小明是近视眼,所用的镜片是__(选填“凸”或“凹”)透镜.
(2)眼镜所用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
(3)眼镜戴久了,镜架上会产生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除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有关,还与空气中的__有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平面镜成像中,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故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A正确;
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实际大小相等,故B错误;
CD.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之前,矫正时要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需要将进入眼睛的光线适当发散,故应佩戴度数合适的凹透镜来矫正。故CD错误。
故选A。
2.A
【详解】
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甲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丁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图乙中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因此是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所以丙是远视眼的矫正做法,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
A.照相时,要使所拍摄景物的像变大,应将照相机的镜头靠近被拍摄物体,这样可增大像距,使像变大,故A错误;
B.使用幻灯机时,幻灯片应放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D.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故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A.相同条件下,凸透镜越厚,对光线的偏折越明显,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焦距越小,故A正确;
B.校园里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和照相机的原理相同,是一个凸透镜,故B错误;
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矫正近视眼选择适当的凹透镜做镜片,故C错误;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折射光线不过焦点,故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
AC.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甲是近视眼,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配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AC错误;
BD.远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乙是远视眼,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所以应配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
若将人眼的晶状体当作凸透镜,视网膜当作光屏,那么在人观察物体时,物距往往要远大于2倍焦距,因此成的像应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B。
7.D
【详解】
A.自行车尾灯反光,是利用平面镜使光发生反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成的像是虚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鱼的像比实际位置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近视眼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需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
②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②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④图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①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①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因此③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
由图得,该同学眼睛成像在视网膜前,因此该同学是近视眼。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用于矫正近视眼,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
由图可知,平行光经过眼球后在视网膜前会聚成像,屈光能力变强,属于近视眼。此时要矫正的话,需要在眼球前加一个凹透镜,将光线提前发散,从而使得最后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故选D。
11.A
【详解】
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物距减小,若晶状体的凸度和焦距不变,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像距会变大,则成像在视网膜之后。为了使近处物体所成的像前移到视网膜上,应将通过晶状体的光线更加会聚,所以晶状体的凸度要变大,使焦距变短。
故选A。
12.D
【详解】
AC.如图为远视眼成像即矫正光路图,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应佩戴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故AC错误;
BD.如图为近视眼成像即矫正光路图,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13. 薄 焦距 缩小 凹
【详解】
[1][2][3]同学们观看远方时,此时晶状体变薄,晶状体的焦距发生变化,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4]有些同学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晶状体的厚度变大,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把光线的会聚点移到视网膜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
14. 前 凹
【详解】
[1][2]眼睛看物体时成的像在视网膜上,且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晶状体太厚时,由于折光能力太强,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人就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15. 乙 凹 发散
【详解】
[1][2]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3]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6. 后 凸
【详解】
[1][2]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弱,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要戴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矫正。
17. 1.0 250 甲 凸
【详解】
(1)[1]水的体积为
水的质量为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密度和物质种类、物态和温度有关,将水喝掉一半时,物质种类、物态和温度都不变,故水的密度不变,仍然是。
[3]将水喝掉一半时,剩余水的质量为225g,结成冰质量不变,为225g,故冰的体积为
(2)[4]远视眼来自近处的光会聚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故甲图是远视眼。
[5]远视眼的纠正需要佩戴凸透镜,利用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18.(1)29g;(2)7g;(3)见解析
(1)已知树脂的密度和体积,根据公式可求每块树脂镜片的质量,然后即求出总质量。
(2)已知铜合金镜架的质量,根据公式可求铜合金镜架的体积,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镜架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可求这副镜架的质量,最后即可求出减少的质量。
(3)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知识建议学生合理用眼即可。
【详解】
(1)因为,所以一个树脂镜片质量
小明佩戴眼镜的总质量则
(2)铜合金镜架的体积
钛合金镜架代善铜合金镜架,由于它们的体积相同,即
则由得这副眼睛架换成钛合金后的质量
镜架可减小的质量
(3) 建议:①读书时眼睛距离书本尽量保持25cm的距离;②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读书写字。(合理即可得分)
答:(1)小明佩戴眼镜的总质量是29g;
(2)小明佩戴眼镜的镜架为铜合金材质,若以同样形状的钛合金镜架代替铜合金镜架,镜架质量可减少7g;
(3)见解析。
19. 倒立 厚度 像距 C 看书时间不能太长,中间要休息
【详解】
分析:(1)人眼好比是一架照相机,即物体在晶状体的2倍焦距以外,此时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3)明白眼睛成像的原理和明视距离,本题属于材料阅读分析题,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提供的材料,仔细阅读短文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4)根据生活实际的角度来解答此题.
解答:(1)人眼好比是一架照相机,即物体在晶状体的2倍焦距以外,此时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据材料可知,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厚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3)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人的正常眼的观察范围是从10cm到极远处,故选C;
(4)据生活实际可知,预防眼部疲劳的方法有:看书时间不能太长,中间要休息;不要在太强的或太暗的光下看书;坚持做眼保健操等均可;
故答案为 (1). 倒立 (2). 厚度 (3). 像距 (4). C (5). 看书时间不能太长,中间要休息
【点睛】材料阅读题所占比例逐年递增,这类题型给出一个情景材料,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理解,从材料中捕捉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材料阅读题取材广泛,涉及的知识面较宽,所举事例贴近生活,要求学生思维活跃,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探究.
20.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向下调 远离屏幕
【详解】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首先做出法线,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投影仪上面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成在屏幕上;(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调小一些,即镜头向下调,同时投影仪远离屏幕.
【点睛】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成的像也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
21. 凹 塑料 CO2
【详解】
(1)近视眼是凹透镜;
(2)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3)根据质量后衡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和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可知,铜生锈除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有关以外,还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
故答案为(1). 凹 (2). 塑料 (3). CO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材料的类别以及金属锈蚀的因素,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