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 11.3 电荷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工作的
B.人们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C.冬天脱毛衣时常会听到“啪啪”的声响,这就是静电现象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2.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的是( )
A.甲中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B.乙中两塑料吸盘间空气被挤掉后能吊起重物
C.丙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 D.丁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
3.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 B.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
C.橡胶棒失去电子带正电 D.毛皮得到电子带正电
4.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胶棒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验电器的箔片在此过程中失去了电子
D.橡胶棒在和毛皮摩擦的过程中得到了电子
5.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
B.丝绸与玻璃棒a摩擦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电荷
C.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正电荷
D.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负电荷
6.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绳悬挂的两个轻质泡沫小球相互吸引,则两小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在这个过程中丝绸会失去电子
C.验电器是利用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
D.摩擦后的气球能够吸引细水流,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7.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下列关于甲、乙物体带电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都带正电 B.都带负电
C.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D.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8.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能自由平衡,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L靠近轻质棒M的A端,A端被吸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造成橡胶棒L失去电子 B.摩擦造成毛皮失去电子
C.轻质棒M一定带负电 D.轻质棒M一定带正电
9.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分别靠近用细线悬挂着的甲 乙两个轻质小球,发现甲小球被排斥,乙小球被吸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小球带正电 B.乙小球带负电
C.甲小球不带电 D.乙小球可能不带电
10.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甲和乙相互排斥,乙和丙相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甲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 B.若乙带正电,甲一定带正电,丙一定带负电
C.若甲带正电,丙一定带负电 D.若乙带负电,甲一定带负电,丙可能带正电
1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已经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金属箔的张角变小,则验电器的带电情况为(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不能确定
12.关于相互摩擦的甲、乙两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带正电,是因为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力强,得到多余电子
B.乙带负电,是因为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力强,得到多余电子
C.甲带正电,乙带负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乙带负电,是因为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力弱,失去了电子
二、填空题
13.自然界存在______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由于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_______(选填“质子”、“中子”、“电子”或“原子核”)而带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验电器是利用了_______原理。
14.如图所示,与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细小的水流,水流会发生弯曲,这是因为摩擦后的气球带了 _____,能 _____细小的水流。
15.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______的性质。
16.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小球A___________,小球B___________。(均选填“一定带正电”、“一定带负电”或“可能不带电”)。
三、综合题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小明同学家买了一辆崭新的汽车(如图),部分相关参数配置如下表所示.
(1)经过加油站时,小明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________.加油站规定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不能穿化纤布料做的衣服,这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摩擦________,存在火灾隐患.
(2)2014年3月,发改委对汽油价格进行了微小调整.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密度会________(“变大”或“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汽油的价格应________(“上调”或“下调”).
(3)如果他家的汽车正常行驶100km (已知:1L=10-3m3 ,汽油的密度为0.71×103kg/m3),查阅上表中的参数可知,理论情况下该车行驶100km 所消耗的汽油的质量是________kg.
18.科学活动课上,老师教小明自制静电发动机(如图甲).老师先将一个塑料杯外面套一层铝箔纸,其外再套一层塑料杯和一层铝箔纸,做成一个电容杯,用一条铝箔纸做导线,连接在电容杯的铝箔上;然后用双面胶将一个塑料杯外壁均匀贴上铝箔条,并留有等间距的空隙,用竹签在中间顶一下,顶出一个凹坑,做成一个转杯;接着将竹签固定在橡皮上做成一个支架;最后把铅笔笔尖朝上固定在泡沫板上,并把转杯放置在笔尖上,然后依次将各部分结构组装起来,便完成静电发动机的制作.老师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它带电,接触电容杯,发现转杯转动起来.老师说这主要是因为电容杯带电时,静电会通过铝箔条传到转杯的铝箔上,由于静电的排斥作用,转杯就会转动下去.而转杯另一侧的铝箔起到了将静电导走的作用.这样就造成了转杯的一侧有排斥的力而另一侧没有,转杯就在这种静电力的作用下转动了起来,
雾霾是困扰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现在,很多家庭和学校都安装了空气净化器.图丙是一种常用的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原理图.带有静电的雾霾经过带电的极板时就会被静电力所吸引,附着在极板上,空气中的雾霾含量就会大大降低,这样就可以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乙所示,用毛皮摩擦橡胶棒(A)后放在支架上,再用毛皮摩擦另一根橡胶棒(B)并与支架上的橡胶棒(A)靠近时,两橡胶棒相互_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得到电子,从而带负电,电子和带正电的______构成了原子;
(2)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被认为是雾霾的“元凶”.PM2.5即直径小于等于2.5_______(选填“厘米”、“微米”或“纳米”)的污染物颗粒,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3)图丙为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图,雾霾经过空气净化器的_____(选填“电离段”或“收集段”)后带有电荷,被静电力吸引附着在极板上,从而达到洁净空气的目的.
19.结合如图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活动课上,老师教小明自制静电发动机(如图甲).老师先将一个塑料杯外面套一层铝箔纸,其外再套一层塑料杯和一层铝箔纸,做成一个电容杯,用一条铝箔纸做导线,连接在电容杯的铝箔上;然后用双面胶将一个塑料杯外壁均匀贴上铝箔条,并留有等间距的空隙,用竹签在中间顶一下,顶出一个凹坑,做成一个转杯;接着将竹签固定在橡皮上做成一个支架;最后把铅笔笔尖朝上固定在泡沫板上,并把转杯放置在笔尖上,然后依次将各部分结构组装起来,便完成静电发动机的制作.老师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它带电,接触电容杯,发现转杯转动起来.老师说这主要是因为电容杯带电时,静电会通过铝箔条传到转杯的铝箔上,由于静电的排斥作用,转杯就会转动下去.而转杯另一侧的铝箔起到了将静电导走的作用.这样就造成了转杯的一侧有排斥的力而另一侧没有,转杯就在这种静电力的作用下转动了起来.
雾霾是困扰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现在,很多家庭和学校都安装了空气净化器.图丙是一种常用的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原理图.带有静电的雾霾经过带电的极板时就会被静电力所吸引,附着在极板上,空气中的雾霾含量就会大大降低,这样就可以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了.
()如图乙所示,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放在支架上,再用毛皮摩擦另一根橡胶棒()并与支架上的橡胶棒()靠近时,两橡胶棒相互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得到电子,从而带负电,电子和带正电的_________构成了原子;
(),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被认为是雾霾的“元凶”.即直径小于等于________(选填“厘米”、“微米”或“纳米”)的污染物颗粒,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图丙为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图,雾霾经过空气净化器的________(选填“电离段”或“收集段”)后带有电荷,被静电力吸引附着在极板上,从而达到洁净空气的目的.
20.请阅读《导电陶瓷》回答35题.
导电陶瓷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陶瓷餐具、瓷砖等,是一种传统陶瓷.它是一种绝缘体,用于家居、建筑和工业绝缘子等.
有没有可以导电的陶瓷呢?现在出现了一种新型材料﹣﹣导电陶瓷.区别于传统陶瓷,导电陶瓷是一种优良的导体.那么,导电陶瓷导电的秘密在哪里?我们以可以导电的氧化物陶瓷(SrCe03)为例,当对陶瓷加热时,氧化物原子外层的电子获得了足够能量,得以克服原子核引力,向外运动,这些电子的运动,使陶瓷获得了导电性能.
导电陶瓷有许多类型,比如说碳化硅陶瓷(Sic)、氧化锆陶瓷(Zno2)、二硅化钼陶瓷(Mosi2)等,它们材料不同,功能各异,我们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了不起的特性吧!导电陶瓷的本领,可不仅仅限于导电,相比铜等其他导体,导电陶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极端高温下,铜熔化为液态,导电陶瓷则保持形态不变;导电陶瓷还有非常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它的特殊材料使得它在空气中十分稳定,暴露于空气中,铜的表面会被氧化,导电陶瓷则保持形态不变;除此之外,导电陶瓷还有意想不到的新特征﹣﹣耐腐蚀:在强酸环境下,导电陶瓷的特殊材料,不仅能让它保持导电性,还可以抗腐蚀.
导电陶瓷的本领如此之大,在生活和生产的许多地方,都可以看见它:它可以用于严酷的高温环境,如航天器、发动机的绝热层等;在冶金检测领域,如燃烧炉、钢水连续测温等,导电陶瓷原件可以大显身手;在微电子领域,可用于微电子行业的燃料电池原件,小小的导电陶瓷片,是照相机、环保汽车、移动通信等不可或缺的元件.如今导电陶瓷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还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矿业勘探、环保、医药、高能核试验和热核聚变等.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导电陶瓷区别于传统陶瓷,它是一种优良的导体,原因以可以导电的氧化物陶瓷为例,当对陶瓷加热时,原子外层的_____获得足够能量,来克服原子核的束缚而运动,从而使陶瓷获得了导电性能.
(2)导电陶瓷的类型很多,本领很大:不仅限于导电,还可以具备良好的_____、_____等.
(3)请你展开想象,就导电陶瓷的不同特征,举例说明导电陶瓷还可应用到哪些方面________ ?
21.安全防疫话物理
2020年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广大医务人员英勇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勇挑重担,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亿万普通劳动者默默奉献,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复产复工复学工作中,我们不能麻痹大意,仍需做好防控。
生活中,我们在呼吸、说话、咳嗽和打喷嚏时会向空中喷出飞沫。飞沫的尺寸大约为6到12微米,而一般的分子直径约为0.1纳米左右。虽然我们肉眼难以察觉到飞沫,但它仍属于液体颗粒。病毒的大小约为100纳米,它藏在飞沫里可以存活相当长的时间。一般来说,飞沫传播病毒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能实现,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因此,在特殊时期的公共场所,我们需要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离。
另一个有效措施就是配戴口罩。普通医用一次性口罩一般采用复合多层纤维结构(如图所示),外层为使用纺粘无纺布制成的防水层,主要是防止血液等液体的喷溅。中层为使用熔喷无纺布制成的过滤层,是口罩的核心部分,作用是阻挡病毒。内层也是用无纺布制成,用来吸收佩戴者呼出的湿气。
医用一次性口罩是如何防止空气中的病菌传播的呢?当尺寸较小的微粒运动到口罩的过滤纤维上时,会受到分子的引力作用而被吸附。而对于那些随气流运动的飞沫,在通过口罩的过滤层时,会被过滤材料截住,停留在口罩的过滤层上。此外,口罩的过滤层是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的,带有静电,可以吸附微小的细菌和病毒。
戴口罩犹如给我们的呼吸道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而摘下口罩时,它的外表面不与人体接触,能够把绝大部分病毒、颗粒物阻隔在身体之外。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物质的尺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 ;
A.飞沫 B.分子 C.病毒
(2)飞沫传播 __________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3)口罩的过滤层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可以进一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了相同工作原理的是 _______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多项选择)。
A. B. C. 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验电器是用来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工作的,故A错误;
B.橡胶棒和毛皮摩擦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荷,故B错误;
C.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是由于毛衣与衬衣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物体间的放电现象,与静电现象有关,故C正确;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A.甲实验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不能说明分子间具有引力,故A不符合题意;
B.乙中两塑料吸盘间空气被挤掉后能吊起重物,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不能说明分子间具有引力,故B不符合题意;
C.丙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是因为醋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具有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丁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是因为铅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电荷会发生转移,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4.D
【详解】
AD.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从毛皮上得到了电子而带上负电荷,电荷不是创造出来的,是由于电子转移而导致的,故A错误,D正确;
BC.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电子从橡胶棒传导到金属箔片上,金属箔片得到了电子,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金属箔片张开,故BC错误。
故选D。
5.C
【详解】
A.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A错误;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在摩擦起电中并没有创造电荷,故B错误;
C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玻璃棒a和金属球b接触时,金属球b和两片金属箔均带上和a相同种电荷,即正电荷,两片金属箔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A.细绳悬挂的轻质泡沫塑料小球相互吸引,则两小球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是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故A错误;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在这个过程中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而带上负电,故B错误;
C.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摩擦后的气球带了电,能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气球能够吸引细水流,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甲、乙带同种电荷,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乙物体带负电,则甲也带负电。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B
【详解】
AB.与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L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故A错误,B正确;
CD.轻质棒M的A端被橡胶棒吸引,轻质棒M有两种可能,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能带正电;因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故C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去靠近乙小球,乙小球被吸引,故乙带正电或不带电,甲小球被排斥,则甲小球一定带负电,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D
【详解】
AC.甲、乙、丙是三个轻质小球,甲、乙互相排斥,则甲、乙一定带同种电荷,乙和丙相互吸引,由于都是轻质小球,根据带电体的性质,乙和丙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丙不带电,因此,若甲带正电,则乙一定带正电,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C错误;
B.若乙带正电,则甲一定带正电,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C错误;
D.若乙带负电,则甲一定带负电,丙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当用该玻璃棒去接触已带电的验电器时,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了,是因为发生了电中和现象;由此可知验电器原来带的电荷与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则验电器带负电荷。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
A.甲带正电,是因为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力弱,失去电子,故A错误;
BD.乙带负电,是因为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力强,得到了甲的电子,故B正确,D错误;
C.甲带正电,乙带负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电荷发生了转移,故C错误。
故选B。
13. 两 失去 电子 正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详解】
[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3][4]玻璃棒和丝绸摩擦过程中,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等量的电子而带负电。
[5]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验电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14. 电荷 吸引
【详解】
[1][2]毛衣摩擦过的气球带有电荷,因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气球靠近水流时会吸引细小的水流,使水流弯曲。
15.吸引轻小物体
【详解】
由于不同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时电子会发生转移,从而使梳子带电,而带电的物体具体吸引轻小物质的性质,从而吸引头发。
16. 可能不带电 一定带正电
【详解】
[1][2]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的过程中会失去电子,所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如图,B球与带正电的玻璃棒排斥,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一定带正电;A与B相互吸引,可能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即A可能带负电;也可能是带电体B吸引轻小物体A,即A也可能不带电。故A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17. 汽化 起电 变小 下调 4.26
【详解】
(1)小明同学上学途中经过加油站时,闻到汽油味,是因为汽油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的缘故,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加油站规定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不能穿化纤布料做的衣服,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摩擦起电现象;
(2)夏季,汽油的温度升高,汽油的质量不变,由密度公式知道,当体积增大时,每升汽油中汽油的质量减小,故每升汽油的价格下调;
(3)由ρ=m/V知道,该车行驶100km 所消耗的汽油的质量是: m=ρV=0.71×103 kg/m3 ×6×10-3 m3 =4.26kg.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涉及分子的热运动、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及有关热机的计算,难度不大,需要理解和熟记相关的知识点.
18. 排斥 原子核 微米 电离段
【详解】
试题分析:(1)用毛皮摩擦橡胶棒A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B后两橡胶棒带同种电荷,所以两橡胶棒靠近时相互排斥.原子是由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的.(2)PM2.5即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3)由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图可知,雾霾经过空气净化器的电离段后带有电荷,被静电力吸引附着在极板上,从而达到洁净空气的目的.
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9. 排斥 原子核 微米 (电离段)
【详解】
(1)两根带同样电荷的橡胶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得到电子,从而带负电,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了原子;(2)PM2.5 即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3)雾霾经过空气净化器的电离段后带有电荷,被静电力吸引附着在极板上,从而达到洁净空气的目的.
20. 电子 抗氧化性 耐腐蚀 用于发动机的绝热层、燃烧炉、新能源汽车等
【详解】
(1)根据材料可知:当对陶瓷加热时,氧化物原子外层的电子获得了足够能量,得以克服原子核引力,向外运动,这些电子的运动,使陶瓷获得了导电性能;
(2)由材料可知:陶瓷的本领,可不仅仅限于导电,而且导电陶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非常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还具有非常好的抗腐蚀性.
(3)导电陶瓷应用在生活和生产的许多地方,如航天器、发动机的绝热层、燃烧炉、钢水连续测温、照相机、环保汽车、移动通信电力、交通、矿业勘探、环保、医药、高能核试验和热核聚变等.
21. 不属于 B
【详解】
(1)[1]由材料知,飞沫的尺寸大约为6到12微米,而一般的分子直径约为10纳米左右。病毒的大小约为100纳米,故物质的尺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ACB 。
(2)[2]由材料知,虽然我们肉眼难以察觉到飞沫,但它仍属于液体颗粒。故飞沫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
(3)[3]口罩的过滤层是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的,带有静电,可以吸附微小的细菌和病毒。利用的是:带电体具体吸引轻小物体性质的原理。
A.拍打除尘,是利用惯性使灰尘从物体上脱离,故A不符合题意;
B.静电除尘,是利用带电体具体吸引轻小物体性质来除尘的,故B符合题意;
C.真空吸尘,是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吸尘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物料在高压电场内电性的差异而达到分选目的,当物料经过旋转的鼓筒带至电晕电极作用的高压电场中时,物料受到各种电力、离心力、重力的重用。由于各种物料的电性质的不同,受力状态的不同使物料落下时的轨迹不同,从而将金属与非金属混合物分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