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8 12:1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小明将一块红色透明玻璃片甲和一块绿色透明玻璃片乙部分重叠,然后在正下方放置一张白色纸板。将太阳光竖直照射到玻璃片上。则白色纸板上各区域所呈现的颜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区域Ⅰ为红色 B.区域Ⅱ为白色
C.区域Ⅱ为黑色 D.区域Ⅲ为绿色
2.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
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
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
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
3.如图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选择硬纸板的时候,应尽量选择粗糙的
B.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角,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C.如果将F纸板往后折,将不发生反射
D.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在纸板上将看不到反射光
4.如图,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一块平面镜,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右侧底部适当垫高 B.左侧底部适当垫高
C.水平向右适当移动 D.水平向左适当移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实像 B.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成像越大
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 D.潜望镜是由平面镜制作成的
6.下列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小孔成像 B.海市蜃楼
C.镜子中的像 D.神奇彩虹
7.一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45°夹角,如图所示,一只小球S顺着水平面向A点滚去,则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的运动方向是(  )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8.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晒太阳”取暖,是利用了太阳光中红外线的热效应
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
C.电视遥控器是通过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
D.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月亮是光源
10.下列和紫外线无关的是(  )
A.验钞机 B.医院手术室灭菌灯
C.电视遥控器 D.常在阳光下照射,皮肤会变黑
11.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则她在镜中的像是( )
A.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B.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C.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D.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12.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摔碎成大小不同的两块镜片后重新组合在一起,关于两块镜片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 B.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C.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 D.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13.2000多年前,《墨经》中就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小孔成像是下列哪种光现象形成的(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4.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为(  )
A.3∶00 B.3∶30 C.9∶00 D.9∶30
15.平静的湖面上方有一只白鹤正在振翅向上飞翔,这一过程中,白鹤在水中的像是(  )
A.虚像且大小不变 B.虚像且逐渐变小
C.虚像且像与水面的距离不变 D.实像且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大
二、填空题
16.当动车行驶在长隧道时,车窗旁的乘客伸出手掌,结果在车窗中看到了两只手掌,这是光的______现象,若手掌向窗户靠近,车窗中的像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车厢内始终显示216km/h,通过隧道用了3分钟、这条隧道长约______ 。
17.耸立于碧波与云霄之间的“天塔”是津门十景之一、天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塔尖周围的“云雾”是水蒸气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
18.6月21日,在我省大部分地区都有幸看到“日食”这一天文景观。“日食”是由于太阳光沿_____传播的过程中被月球遮挡形成的。
19.站在平面镜前2 m处的小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________ 像(选填“实”或“虚"),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__m。
20.2012年6月6日上午,天空上演一出“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如图所示,日面上金星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金星凌日”发生时,金星的位置应该位于_______(选填“甲”“乙”“丙”“丁”),你判断的依据是光的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
(1)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___________(选填“厚度”、“透明度”)。
(2)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___________度。
(3)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___________(选填“远离”、“靠近”)挡风玻璃。
(4)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3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___________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22.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铅笔的像尖端朝______(选填“左”或“右”),笔尖的像移动速度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3s后笔尾的像与笔尾相距______cm;将平面镜M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
23.请阅读《彩云的形成》,并回答问题
彩云的形成
大疫无情,人间有爱 抗击疫情的战场,让彩云之南和香城泉都并肩作战,缔结了云南人民的情谊 “云之南”“彩云之南”都是魅力云南的诗意别称 那么,你知道天上彩云是怎么形成的吗
海洋 植物的表面和土壤中都含有水 在太阳的照射下,它们都会变得越来越热,它们再也不能忍受炎热的时候,就变成水蒸气在空气的帮助下逃脱,它们会变得很轻,然后进入到天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气层 在上升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高,温度越来越低,水蒸气就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逐渐增多并凝结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 这个过程往往发生在大气层的最底层,因为这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各种云的厚薄相差很大,厚的可达七八公里,薄的只有几十米 很厚的层状云,或者积雨云,阳光很难透射过来,看上去云体就很黑;很薄的云,光线容易透过,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明亮,形成白云;当太阳光以一定角度照射云层,经过云层中的小水滴发生折射后,到达地面时,就会形成美丽述人的彩云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流层,水蒸气逐渐上升的过程中 ( )
A.温度越来越高,大气压强越来越高 B.温度越来越高,大气压强越来越低
C.温度越来越低,大气压强越来越低 D.温度越来越低,大气压强越来越高
(2)云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等组成,其中部分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 _____ (填一个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 ___ 热
(3)太阳光是白光,彩云的出现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我们可以让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____ ,如图所示,在屏幕最低端出现的是紫光,说明紫光对介质的偏折程度最大 如果各种色光以相同入射角斜射入水中,折射角最大的是 ____ (选填“红”或“紫”)光
24.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科学防治。
(1)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病人吐出痰液含有病毒,痰液在空气中______(填物态变化),病毒又回到空气中。
(2)为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落实入校前体温检测制度,各中小学校配备测温枪,利用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测量的。
(3)我们在外出时要佩戴口罩来降低病毒的感染率,这一措施类似于下列减弱噪音的哪一种途径______。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两者无相似之处
(4)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生产时,由喷丝孔挤出液态聚丙烯,再经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超细纤维,组合成布。
(5)中国科兴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______(选填“甲”或“乙”),它的测温原理是______。在疫苗接收点为了准确读数,验收人员______(选“能”或“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疫苗______(选填“安全”或“不安全”)。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汽车
汽车是我们生活中的代步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
冬天,前挡风玻璃上出现白雾时,汽车能自动启动除雾功能,一会儿白雾就消失了。车身配有多个雷达,能够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这种玻璃可具有单向透光功能,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自动调节透明度,使车内有良好的亮度和温度。
汽车抬头显示系统(如图甲),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汽车雷达能够发出次声波,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
B.车窗采用“智能玻璃”,从车外可以看见车内较暗的景象
C.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光路是不可逆的
D.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
(2)“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当车外光照度为1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______%;
(3)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度;
(4)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个平面镜多次成像
D.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小
26.我们经常使用如图甲所示的测温枪进行测温,测温枪是利用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实现测温的,小明用测温枪测出手腕处的温度是36.8℃,若使用图乙所示的液体体温计测量同一温度,请在图乙中画出水银柱的位置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所以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那么Ⅰ区为红色,绿色玻璃只能透过绿光,那么Ⅲ区为绿色,同种强度的红光和绿光混合在一起是黑色,所以Ⅱ区为黑色,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ACD.小林通过窗户成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夜晚和白天都可能通过玻璃成像。白天、晚上射向玻璃的光都是部分透过,部分反射,而白天因环境光线太强,不易观察到玻璃中的像,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白天、夜晚所成的像的大小应相同。故A正确,CD错误;
B.射向玻璃的光,无论白天夜晚都是发生镜面反射,故B错误。
故选A。
3.C
【详解】
A.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粗糙,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为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实验中应多次改变入射角,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果将F纸板往后折,则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但仍然发生反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也在同一平面内,但不在纸板所在平面内,故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详解】
A.将平面镜右侧底部适当垫高,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反射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下移,可以射中墙上的目标,故A符合题意;
B.将平面镜左侧底部适当垫高,则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上移,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
CD.将平面镜水平向右或向左适当移动,入射角不变,反射角也不变,反射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不变,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详解】
A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与物体大小相同的虚像,故AC错误;
B.平面镜成等大的像,不管物体靠近还是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D.潜望镜内部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个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度角,影像通过两次反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影象,故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
A.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故A符合题意;
BD.海市蜃楼和神奇彩虹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D不符合题意;
C.镜子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
小球向A点滚动的过程中,是沿与平面镜成45度角的水平直线运动的,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的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小球的像成在与镜面成45度角的镜后面,即与水平面垂直,所以是竖直向下运动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不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
C.选择相同的两个蜡烛,这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
D.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要进行多次实验。故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
A.“晒太阳”取暖,是由于太阳光中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会向外辐射热量,故A正确;
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它能反射红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故B错误;
C.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通过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故C错误;
D.我们能看到月亮,是月亮能反射太阳光,而月亮本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D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
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医院用的灭菌灯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
D.常在阳光下照射,皮肤会变黑,就是由于紫外线的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详解】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故选D。
12.A
【详解】
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两块碎裂的镜子都能形成完整的像。
故选A。
13.A
【详解】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A
【详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此时表的时间为9∶00,则实际时间
12∶00-9∶00=3∶00
故选A。
15.A
【详解】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白鹤在水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白鹤在振翅向上飞翔的过程中,白鹤在水中的像是虚像且大小不变,白鹤到水面的距离变大,则像与水面的距离也变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 反射 不变
【详解】
[1] 当动车行驶在长隧道时,车窗旁的乘客伸出手掌,结果在车窗中看到了两只手掌,这是光的反射现象,车窗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其中一只手是平面镜成的像。
[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大小相等,若手掌向窗户靠近,车窗中的像会不变。
[3]这条隧道长约
17. 反射 液化
【详解】
[1]天塔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
18.直线
【详解】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太阳光被月球挡着而照射不到地球,我们在地球上就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19. 虚 2
【详解】
[1][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平面成等大的、正立的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
20. 丁 直线传播
【详解】
[1]地球上的人看到金星在太阳上,故此时的金星在丁的位置。
[2]金心凌日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1. 厚度 45 靠近 C
【详解】
(1)[1]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
(2)[2]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
(3)[3]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当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
(4)[4]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3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利用平面镜成像与物对称,可以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故选C。
22. 左 等于 20 顺
【详解】
[1]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且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由图知道,铅笔的像尖端朝左。
[2]若铅笔以2cm/s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同时像也以2c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笔尖的像移动速度等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
[3]由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经过3s,笔尖距离平面镜为
10cm-3×2cm/s=4cm
由于铅笔长6cm,笔尾与平面镜相距10cm,故笔尾的像与笔尾相距是
s=4cm+6cm+10cm=20cm
[4]由图知道,将M顺时针转动45°,则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13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即铅笔的尖端朝上。
23. C 凝华 放 色散 红
【详解】
(1)[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对流层,水蒸气逐渐上升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高,大气压越来越低,温度越来越低,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2)[2][3]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中遇冷凝华形成小冰晶,凝华要放热。
(3)[4]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5]紫光对介质的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对介质的偏折程度最小,各种色光以相同入射角斜射入水中,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红光的折射角最大。
24. 汽化 红外线 C 凝固 乙 液体的热胀冷缩 不能 安全
【详解】
(1)[1]痰液在空气中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
(2)[2]人体向外辐射红外线,测温枪接收红外线来感知温度,所以测温枪是利用红外线进行测量的。
(3)[3]我们在外出时要佩戴口罩来降低病毒的感染率,防止病毒侵害人体,和在入耳处减弱噪声类似,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4]液态聚丙烯由喷丝孔挤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形成超细纤维,属于凝固。
(5)[5]由题可知疫苗需保存在低干8℃的环境中,即保存的环境温度最高为8℃,甲温度计是普通温度计,乙温度计的构造类似于体温计,根据体温计的构造特点,温度升高后水银柱升高,不会再降下去,可以测定最高温度,故应在冷藏箱内放置温度计乙。
[6]此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7]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但外界温度高,体温计示数会升高,故验收人员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
[8]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5℃,根据疫苗存放要求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表明疫苗安全。
25. D 60 45° C
【详解】
(1)[1]A.汽车雷达发出的是超声波而不是次声波,故A错误;
B.车窗采用“智能玻璃”,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不是从车外可以看见车内较暗的景象,故B错误;
C.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光路是具有可逆性的,只不过玻璃上镀了一层膜,导致亮的一面有强烈的反射光,所以只能单向透光,故C错误;
D.夜间车内开灯会在玻璃上发生平面镜成像,干扰司机查看车外路况,不应开灯,故D正确。
故选D。
(2)[2]由题意可知:“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根据图像,当车外光照度为300Lx时,透明度为20%,当车外光照度为150Lx时,透明度为40%,可得车外光照度与玻璃透明度成反比,当车外光照度为100Lx时,则透明度为
(3)[3]根据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知,物体与像相互垂直,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
(4)[4] AD.将显示器字体变大或变小,平面镜中的字体也会变大或变小,但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不变,故AD不符合题意。
B.将显示器放在后挡风玻璃上,确实会增加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但中间的驾驶员和座椅都会遮挡住显示器,不可行,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平面镜成像与物对称,可以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6. 红外线
【详解】
[1]根据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由于红外线热效应强,所以测温枪是利用红外线实现测温的。
[2]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36.8℃就是过了36℃后的第八个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