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19)必修一 5.3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放在光滑地面上的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力后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水平力的大小为( )
A.1N B.2N C.3N D.4N
2.《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它既反映出少年曹冲的机智,同时也体现出重要的物理思想方法,这个故事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
A.等效替代法 B.极限法
C.控制变量法 D.理想模型法
3.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A.长度的单位m B.质量的单位kg C.时间的单位s D.力的单位N
4.质量为4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当两个大小分别为10N和20N的水平力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 B. C. D.
5.如图所示,木块A,B静止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现施水平力F拉B,A、B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一起沿水平面运动。若改用水平力拉A,使A,B也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面运动,则不得超过( )
A.2F B. C.3F D.
6.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初速度为v0=10 m/s、质量为m=1 kg的小木块沿斜面上滑,若从此时开始计时,整个过程中小木块速度的平方随路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 ~ 5 s内小木块做匀减速运动
B.在t=1 s时刻,摩擦力反向
C.斜面倾角θ=37°
D.小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7.雨滴从空中由静止落下,若雨滴下落时空气对其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如图所示的图象能正确反映雨滴下落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8.有研究发现,轿车的加速度变化情况将影响乘客的舒适度。若引入一个新物理量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应该是( )
A.m/s3 B.m2/s2 C.m/s2 D.m2/s
9.一个倾角为θ=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0=4.0m/s的初速度由底端沿斜面上滑,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若斜面足够长,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小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
A.2 m/s B.2 m/s C.1 m/s D.3 m/s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块B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其上放置质量为m1的物块A,用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的细线将A与质量为M的物块C连接,释放C,A和B一起以加速度大小a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细线中的拉力大小为( )
A.Mg B.M(g+a)
C.(m1+m2)a D.m1a+μ m1g
11.处于竖直平面内的某圆周的两条直径AB、CD间夹角为60°,其中直径AB水平,AD与CD是光滑的细杆,穿过细杆的两个小球分别从A点和C点由静止释放,它们下滑到D点的时间分别是t1、t2,则t1:t2是( )
A.1:1 B.2:1 C. D.
1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有三个基本单位,这三个基本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分别是( )
A.长度、时间、质量
B.千克、米、秒
C.力、时间、质量
D.加速度、力、质量
13.物理是来源于生活,最后应用服务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有下面一种生活情境。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至少为多大(g取)( )
A. B. C. D.
14.剂量当量是表示辐射效果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Sv,1Sv 等于1kg受照射物质吸收了1J的辐射能量,即1Sv=1 J/kg。则Sv用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
A.N·m/kg B.N·kg/m C.s2/ m2 D.m2/s2
15.在梯井中,由钢索悬挂竖直电梯C,顶部用绳子悬挂了球A,A下方焊接一个弹簧,弹簧下端悬挂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绳子、弹簧的质量远小于两球质量,两球质量又远小于电梯质量。若悬挂电梯的钢索突然断裂,在电梯下落瞬间,球A、球B、电梯C各自加速度约为( )
A.9.8m/s2,9.8m/s2,0 B.19.6m/s2,0,9.8m/s2
C.0,9.8m/s2,9.8m/s2 D.9.8m/s2,0,9.8m/s2
二、填空题
16.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物体______和力的关系: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______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______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______的方向相同。
17.某同学质量为50kg,站在电梯内的水平地板上,随电梯一起做竖直方向运动,测得人对电梯的压力为520N,则电梯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方向为_______。
18.判断正误:(1)千克、秒、米、库仑、安培均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属于导出单位。( )
19.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4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倾角为37、大小为10N的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g=10m/s2,sin37=0.6,cos37=0.8),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经过10s时间撤去恒力F,物体还能继续滑行的距离s=_________m;
三、解答题
20.如图,一竖直圆管质量为M,下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顶端塞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圆管由静止自由下落,与地面发生多次弹性碰撞,且每次碰撞时间均极短;在运动过程中,管始终保持竖直。已知M=4m,球和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4mg, 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计空气阻力。
(1)求管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瞬间,管和球各自的加速度大小;
(2)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在上升过程中球没有从管中滑出,求管上升的最大高度;
21.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的倾角为0=30°。一轻弹簧,下端与斜面底端的固定挡板相连,上端与质量为mB=1kg的物体B相连。在B的上方放上质量为mA=2kg的物体A。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光滑的定滑轮连接物体A,滑轮右侧轻绳与斜面平行,轻绳的另一端连接一轻质挂钩,整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50N/m,轻弹簧与斜面平行。现在挂钩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使物体A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大小为a=5m/s2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10m/s2求:
(1)当物体A和B分离的瞬间,拉力的大小;
(2)从物体A开始运动到物体A和B分离所经过的时间。
22.质量为的小孩的鞋子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一个质量的平板车,左端有固定立柱,车长为,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小孩可以推或拉使平板车运动,也可以在平板车上跑动使平板车运动。(本试题中滑动摩擦因数与最大静摩擦因数相等,,,)
(1)若小孩用水平向右的力推平板车,能否推动?
(2)若小孩用与水平方向成的斜向上的力去拉平板车,使平板车以的加速度向左前进,所需要提供的拉力是多少?可以实现吗?
(3)若小孩站在平板车上,小孩的鞋子与平板车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从右端开始以加速度向左匀加速跑动时,跑到最左端立即抱住立柱,小孩与平板车一起运动,问小孩与平板车能一起运动多少距离停下来?
23.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受到大小为40N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撤去水平拉力F(g取),求:
(1)撤去水平拉力F前、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撤去水平拉力F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3)撤去水平拉力F后物体还能滑行多远的距离?
24.如图所示,质量为3kg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37°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经过0.5m的距离速度由0.6m/s变为0.4m/s,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求作用力F的大小。(g=10m/s2)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由v-t图像可得,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故选D。
2.A
【详解】
当物体和大象分别在船上时,船下沉的深度相同,则物体的重量与大象的重量相等,该方法为等效替代法。
故选A。
3.D
【详解】
ABC.长度的单位m,质量的单位kg,时间的单位s均属于基本单位,ABC错误;
D.力的单位N属于导出单位,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两个大小分别为10N和20N的水平力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时,其合力的大小取值范围为10N~3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的取值范围为
故满足条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故选B。
5.B
【详解】
力F拉物体B时,A、B恰好不滑动,故A、B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重力mg、支持力N1、向前的静摩擦力f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ma
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3mg、支持力和拉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3ma
解得
fm=F
当F1作用在物体A上时,A、B恰好不滑动时,A、B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对物体A,有
F1-fm=ma1
对整体有
F1=3ma1
由上述各式联立解得
F1=F
即F1的最大值是F,则使A、B也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面运动,则的可能值不超过F。
故选B。
6.A
【详解】
A.x在0 ~ 5m内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再根据乙图,有
又有
则小木块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在0 ~ 1s内木块做向上的匀减速运动,1s后木块做反向的匀加速运动,摩擦力反向,B正确,符合题意;
CD.木块做反向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对上滑过程,有
下滑过程中,有
联立解得
,
C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
7.C
【详解】
当雨滴刚开始下落时,阻力较小,远小于雨滴的重力,即,故雨滴做加速运动;由于雨滴下落时空气对它的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由
可知加速度随时间减小,图像斜率减小;故当速度达到某个值时,阻力会增大到与重力相等,即,此时雨滴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8.A
【详解】
加速度变化的快慢表达式为 ,则单位等于
故选A。
9.B
【详解】
物块上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设上滑的最大位移为,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有
物块下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设物块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有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0.C
【详解】
AB.以C为研究对象,有
解得
故AB错误;
C.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故C正确;
D.A、B间为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B可知
对A可知
联立解得
故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
由几何关系得,AD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设圆周的半径为R
xAD = 2Rcos30° = R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在AD上运动的加速度
a1= gsin30° = g
根据
xAD = a1t12
得
t1=
xCD = 2R
小球在CD上运动的加速度
a2= gsin60° = g
根据
xCD = a2t22
得
t2=
则
=
故选C。
12.A
【详解】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有三个基本单位,分别是米、秒、千克,这三个基本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分别是长度、时间、质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B
【详解】
圆盘在桌布上时做匀加速运动,掉到桌面上后在桌面上做匀减速运动。圆盘在桌布上和桌面上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圆盘在桌布上加速运动时
解得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向右;圆盘在桌面上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向左 ;圆盘在桌布和桌面上运动的情境如下图所示
设圆盘从桌布上脱离瞬间的速度为v,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圆盘离开桌布时
圆盘在桌面上运动时
盘没有从桌面上掉下的条件是
联立解得
圆盘刚离开桌布时,对桌布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得
对圆盘有
而
由以上各式解得
带入数据解得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D
【详解】
故选D。
15.D
【详解】
假设球A与电梯之间的绳子无弹力,则钢索突然断裂的瞬间,电梯只受重力其加速度为g,而A受到弹簧向下的拉力其加速度大于g,则假设不成立,可知球A与电梯之间的绳子有弹力,可得电梯与球A的加速度相同,因为电梯质量远大于两球质量,钢索断裂后,电梯可视为在自身重力下运动,因此加速度大小为g=9.8m/s2,弹簧形变量在瞬间不会发生突变,因此球B受力不变,其加速度为0。
故选D。
16. 加速度 所受合力 质量 受到的合力
略
17. 0.4##0.40 竖直向上##向上
【详解】
[1][2]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为
人的重力为
则电梯与人的加速度满足
解得
方向竖直向上。
18. 错误 正确
【详解】
(1)库仑是电荷量的单位,电荷量不是基本量,所以库仑不是基本单位,另四个都是基本量的单位,故说法错误;
(2)力是非基本量,其单位属于导出单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1N=1kg˙m/s2,故说法正确。
19. 0.3 2.25
【详解】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2]撤去拉力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撤去拉力后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物体还能继续滑行的距离为
20.(1)2g,3g;(2)
【详解】
(1)管第一次落地弹起的瞬间,小球仍然向下运动。设此时管的加速度大小为a1,方向向下;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2,方向向上;球与管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Ma1=Mg+f
ma2= f– mg
联立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a1=2g
a2=3g
(2)管第一次碰地前与球的速度大小相同。由运动学公式,碰地前瞬间它们的速度大小均为
方向均向下、管弹起的瞬间,管的速度反向,球的速度方向依然向下。
设自弹起时经过时间t1,管与小球的速度刚好相同。取向上为正方向,由运动学公式
v0–a1t1= –v0+a2t1
联立得
设此时管下端的高度为h1,速度为v。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由上述各式式可判断此时
v>0
此后,管与小球将以加速度g减速上升h2,到达最高点。由运动学公式有
设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1,则
H1= h1+ h2
联立可得
21.(1);(2)
【详解】
(1)当物体和分离的瞬间,两个物体之间恰好没有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2)没有加力时,设弹簧的压缩量为,对、整体根据平衡条件得
解得
当物体和分离时,设弹簧的压缩量为,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和分离的瞬间,设物体的速度大小为,对物体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解得
从物体开始运动到物体和分离时,设经过的时间为
解得
22.(1)不能;(2)150N,能够实现;(3)0.1m
【详解】
(1)小孩可提供水平方向的最大推力为
要推动车子需要克服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故不能推动。
(2)小孩用与水平方向成的斜向上的力F去拉平板车,对平板车
代入数据得
小孩所需的静摩擦力
小孩能取得的最大静摩擦力
所以能够实现。
(3)小孩在车上跑动时需要的摩擦力
故小车不运动。跑动时的速度为
抱住立柱一起运动时
得
一起运动的加速度
小孩与平板车能一起运动停下来的距离为
23.(1) ,;(2) ;(3)
【详解】
(1)撤去水平拉力F前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撤去水平拉力F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2)撤去水平拉力F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3)撤去水平拉力F后物体滑行距离为x
解得
24.9.4N
【详解】
对物体受力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
由
vt2-v02=2ax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即方向向左。
y轴方向
FN+Fsin30°=mg
Fμ=μ(mg-Fsin30°)
x轴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30°-Fμ=ma
即
Fcos30°-μ(mg-Fsin30°)=ma
解得
F=9.4N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