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9 那个星期天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对下列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惊惶”和“惊慌”的意思相同,可用于相同的情境之中
B.“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和“我们要缅怀已逝的英烈”中“逝”的意思相同
C.“这件事情怨我”中的“怨”是“怨恨”的意思
D.“我被一些事绊住了,所以来晚了”中的“绊”有“束缚”的意思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蒸溶 赤裸裸 伶伶俐俐
B.拔弄 原谅 念念叼叼
C.华侨 张皇 守望相助
3.下面材料中画横线的4处,标点使用错误的是( )
有两则新闻引人思考:(①)在长沙举行的全国文化经典教育交流会上,一个11岁的男孩表演了正、(② )倒背诵《老子》81章的绝技。(③)深圳一名5岁的女“神童”(④),一口气背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3020位,其父母正准备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A.① B.② C.③ D.④
4.选出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都正确的一项( )
A.吓唬(hu) 蚁(yì)穴 急遽(jù)
B.原谅(liàng) 酖(dān)搁 咔嚓(chā)
C.绽(zhàn)开 搓(cuō)衣服 惊惶(huáng)
D.依偎(wēi) 挽(miǎn)回 拌(bàn)在我身上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感彩和其它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你简直太能折腾了,这样难的事情竟能办成!
B.这样见利忘义的人,有谁和他做朋友呢?
C.就你能干,别人都躲不及,你还往前凑。
D.小男孩走进店里,身上脏兮兮的,头发也乱蓬蓬的。
二、填空题
6.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媚( ) 蚁( ) 叨( )
楣( ) 议( ) 叮( )
眉( ) 仪( ) 叼( )
绞( ) 绽( ) 偎( )
狡( ) 淀( ) 喂( )
饺( ) 锭( ) 猥( )
7.我会写反义词。
原谅——( ) 惆怅——( ) 惊惶——( )
消逝——( ) 荒凉——( )
三、语言表达
8.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练习。
1.仔细观察上面的漫画《畸形儿》,然后用通顺的语言把画面的内容描述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漫画构思奇特,作者充分运用____的手法来揭示漫画的主旨。
3.下面对这幅漫画的解读中,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漫画表现了一些青少年在生活水平上高素质、高标准,但在文化水平上却是低素质、低标准。
B.漫画讽刺了人们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极不对称的畸形社会现象。
C.反映了当今社会许多家庭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却不重视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和道德培养。
D.文化水平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无论何时都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
9.下图是某住宅楼九楼的938号平面示意图,阳台均备有逃生绳。假如室内客房起火,在没有灭火设备的情况下,客房里的陈粤先生应怎样逃生?有几种方法?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具体逃生线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 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 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 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 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 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 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0.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
A.兴奋 B.焦急 C.惊慌 D.失望
11.画“ ”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A.融情于景,将“我”的心情融入到景物描写中。
B.写出了母亲没带“我”出去玩,“我”觉得很生气。
C.运用环境描写,写出天色渐晚,“我”仍然期待母亲带“我”出去玩。
D.直接运用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的无奈。
12.那个星期天,母亲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她还是不是一位好母亲呢?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3.选文中体现作者心情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我”很孤单,很寂寞,渴望找一个玩伴。
B.院子里的小孩子都躲着“我”,不喜欢跟“我”玩。
C.院子里居住的都是大人,没有小孩子。
15.“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写出“我”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6.母亲买菜的这段时光,作者是怎么挨过去的?怎样理解此时作者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A.“惊惶”侧重于形容内心的恐惧;“惊慌”多形容行动的慌张,因此“惊惶”比“惊慌”的紧张程度要深。
B.可以结合语境和现实生活理解。物体的消逝是指“不再存在”,人的逝去专指“死亡”,因此意思不同。
C.“怨”的意思有责怪、怨恨。根据语境可知,本句话中“怨”的意思应为“责怪”。
D.“绊”结合语境有牵绊、束缚的意思,所以D项是正确的。
2.C
略
3.B
【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标点符号答题技巧:1.把握整个语句的意思。2. 逐一辨明每个词语、每个句子的意思与作用。3. 辨明句子的语气与停顿。4. 注意把握常见的标点错误点。②处的顿号去掉。
4.C
【详解】
考查了易读错的汉字,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有误,“蚁”应读yǐ。
B.有误,“酖”应为“耽”。“耽搁”耽误,故为“耽”。
C.正确。
D.有误,“挽”应为wǎn。“拌”应为“绊”。“拌”搅和。“绊”挡住或缠住,故为“绊”。
5.A
略
6. 明媚 蚁穴 念叨 门楣 议论 叮嘱 眉毛 仪表 叼住 绞车 绽放 偎依 狡猾 沉淀 喂食 饺子 金锭 猥琐
【详解】
本题考查了辨字组词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第一组词语:媚、楣、眉,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可根据形旁表义的特点区分字义,正确组词。
第二组词语:蚁、议、仪,声旁相同,形旁不同,可根据形旁表义的特点区分字义,正确组词。
第三组词语:叨、叮、叼,形旁相同,声旁不同,可根据字义正确组词。
第四组词语:绞、狡、饺,声旁相同,形旁不同,可根据形旁表义的特点区分字义,正确组词。
第五组词语:绽、淀、锭,声旁相同,形旁不同,可根据形旁表义的特点区分字义,正确组词。
第六组词语:偎、喂、猥,声旁相同,形旁不同,可根据形旁表义的特点区分字义,正确组词。
7. 憎恨 舒畅 镇定 浮现 繁华
【详解】
本题考查了写反义词的能力。做本题的时候,首先应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写反义词。
“原谅”的意思是:对人的疏忽、过失或错误宽恕谅解,不加责备或惩罚。与之意思相反的词语就是“憎恨”。
“惆怅”的意思是: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与之意思相反的词语就是“舒畅”。
“惊惶”的意思是:惊慌。与之意思相反的词语就是“镇定”。
“消逝”的意思是:消失。与之意思相反的词语就是“浮现”。
“荒凉”的意思是:人烟少,冷清。与之意思相反的词语就是“繁华”。
8. 示例:漫画中,一个小男孩儿被分成两部分,一边是生活水平,一边是文化水平,但是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是不对称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文化水平。 对比 ABCD
略
9.示例:第一条:出房门向左(或向西)经客厅到观光阳台,再用逃生绳逃生。
第二条:出房门向左(或向西)然后右转(或向北)经客厅、(再向北穿过)餐厅,到大门,开门逃生。
第三条:出房门向左(或向西)然后右转(或向北)经客厅、(再向北到)餐厅,再向右(或向东)经厨房到生活阳台,再用逃生绳逃生。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图片的分析和文字内容的理解,首先仔细阅读题干,得知是室内客房起火,没有响应的灭火设备,在客厅的陈先生该如何逃生,结合图片中的相应房间示意图进行分析概括,要秉持题目的原则,既要逃生必须选择相对简单的路线,分析作答即可。
10.D
11.A
12.这是一位好的母亲,她像大多数母亲一样,为生活而操劳,难免疏忽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了带孩子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但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且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
10.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说的是在那个星期天,“我”渴望母亲带我出去玩。但是母亲因为繁重的家务一次次拖延,“我”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破灭。随着时间的流逝,只有天色的变化和母亲洗衣服的声音牢牢地留在“我”的记忆中。表现了“我”失望的心情。
11.
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运用了环境描写,写出了光线荒凉的特点,衬托了作者盼望无法实现的悲伤心情。故选A。
12.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理解。
要结合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来综合体悟人物形象。
《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盼着母亲兑现在星期天带他出去玩的承诺,表现了小男孩由开始时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焦急无奈,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也表现了母亲的无奈以及对孩子的爱。
“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这是母亲发觉我在失望、绝望后流泪、伤心时的表现。母亲的惊惶表明她并不是一个不疼爱、不体谅孩子的母亲,她太沉浸于自己的劳作中,以致暂时忽视了“我”。从这些动作和语言中,表现出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不安,试图来安慰我。看出她对我的怜爱。可以感受到母亲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迫于生计只能不停地劳作。她带着怜爱、悲伤和悔恨抱住“我”,让“我” 感受到那一直不曾离开过的母爱,所以说这是一位好的母亲。
13. 焦急又兴奋 这段时光不好挨
14.A
15.独自等待时的寂寞
16.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想象画报中女孩子们的生活。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作者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