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选择题
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画线处最恰当?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写在括号里。
1.周总理一生严格要求自己,生活十分 。( )
A.简单 B.简洁 C.朴素 D.简朴
2.面对神奇的金华双龙洞,游客的心灵受到极大的 。( )
A.震惊 B.震动 C.震撼 D.震颤
3.傍晚,天边的云儿在夕阳的 下显得格外灿烂。( )
A.映照 B.倒映 C.烘托 D.衬托
4.一次 的机会,我感受到了乡村的乐趣。( )
A.竟然 B.忽然 C.果然 D.偶然
5.这件事太难了,我感到 。( )
A.不知所措 B.无能为力 C.不以为然 D.不自量力
6.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清静 B.登陆 C.观常 D.额角
7.下列词语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簇(hā zú) B.蜿蜒(wān yán)
C.浙江(zhé jiāng) D.漆黑(xī hēi)
8.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荷包 荷花 荷枪实弹 B.刹车 古刹 刹那间
C.饮马 饮料 饮水思源 D.依据 据说 据理力争
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重荷(hè) 扩大(kuò) B.一刹那(shà) 浙江(zhè)
C.大殿(diàn) 琉璃瓦(liú) D.蜿蜒(yán) 镶嵌(xiāng)
二、填空题
10.看拼音,写词语。
1.人们nǔ lì( )地寻找那只受伤的朱鹮,搜索的fàn wéi( )在不断地kuò dà( )。
2.càn làn( )的光芒给黑云xiāng shàng( )一道zǐ sè( )的花边。
3.焯过水的zhú sǔn( )呈rǔ bái( )色,非常鲜嫩。
11.根据解释,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1.形容变化极多。 ( )
2.颜色各不相同。 ( )
3.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仿写句子)
她笑起来,眼睛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一个场景,按加点词运用的方法写一写。
例: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暴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意思。
白桦树枝叶扶疏,姿态优美,尤其是树干修直,洁白雅致,十分引人注目。孤植、丛植与庭院、公园之草坪、池畔、湖滨或列植与道旁均颇美观。若在山地或丘陵、坡地成片栽植,可组成美丽的风景林。因其木材致密,白桦还可制作木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我的暑假作业只用了一星期就大概全部做完了。妈妈说这种突袭完成的做法并不科学。因为是让我们巩固原有知识,为新学期学习奠定基础。不是为了写完而完成,之所以我们应该每天按照计划、按部就班、保质保量、劳逸结合地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例: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不断,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丽夺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4.“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作者_____的心情。
15.“突兀森郁”体现出( )
A.山势险峻、树木繁茂 B.十分显眼、阴森可怖
16.语段主要写了_____。
17.作者在介绍外洞时,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你觉得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 )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 )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 )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 )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8.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
19.在文中用“ ”画出写小船之“小”的句子,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下面词语中,可以用来描述“我”乘船时心情的有( )(多选)
A.好奇 B.害怕
C.紧张 D.自信
21.作者写孔隙,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出了孔隙_____________的特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A
4.D
5.B
1.此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学生结合句子的意思,填入合适的词语。
简单:指不复杂;头绪少。也指草率;不细致、平凡等。
简洁:意思是(说话、行为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
朴素:意思是质朴,无文饰(衣着);俭朴,不奢侈(生活)。
简朴:(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
2.此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学生结合句子的意思,填入合适的词语。
震惊:意思是因受到意外刺激而感到紧张、害怕或兴奋;侵扰;震动。
震动:有物体自身动荡或使物体动荡的意思。
震撼:一指土地剧烈摇动(这层意思多指自然灾害);二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
震颤:颤动;使颤动。
3.此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学生结合句子的意思,填入合适的词语。
映照:1、呼应。2、照射、呼应。
倒映: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
烘托:指陪衬,使明显突出。
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4.此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学生结合句子的意思,填入合适的词语。
竟然:副词。表示出乎意料。
忽然:副词。表示事件或动作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与所料所说相符。
偶然:不经常,不是必然的。
5.此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学生结合句子的意思,填入合适的词语。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面对突然情况,无法应付。
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指没有能力去做或力量达不到。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自量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
6.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
本题中书写不正确的是C项,观常——观察:(动)仔细地察看事物或现象。或者观赏:(动)观看欣赏。
7.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花簇huā cù。
C项:浙江zhè jiāng。
D项:漆黑qī hēi。
8.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
A.“荷包、 荷花”的“荷”读音是hé,“荷枪实弹”的“荷”读音是hè。
B.“刹那间、古刹 ”的“刹”读音是chà,“刹车”的“刹”读音是shā。
C.“饮马”的“饮”读音为yìn;“饮料、 饮水思源”的“饮”读音为yǐn。
D.“依据、 据说、 据理力争”的“据”读音jù。
9.B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注音有误的是B项,一刹那shà——chà
10. 努力 范围 扩大 灿烂 镶上 紫色 竹笋 乳白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努、范、镶、紫、笋、乳”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1. 变化多端 颜色各异 蜿蜒
【详解】
略
12. 海底明亮的黑珍珠。 他拉开椅子,坐了下来,舒服地伸个懒腰,开始看书。 白桦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制作木器。 我的暑假作业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全部做完了,妈妈说这种突击的方法并不科学。因为做作业是让我们巩固原有的知识,为新学期学习奠定基础,不是为了写完而完成,所以我们应该按计划、保质保量、劳逸结合地完成。
【详解】
(1)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运用动词在句中的作用,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3)概括段意需要掌握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此题将白桦树的外观和作用进行了叙述,概括段意还需要语言精练,总结起来就是白桦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制作木器。
(4)此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①“大概”和“全部”矛盾去掉“大概”。②“突袭完成的做法”不恰当,可换成“突击完成的方法”。③“ 因为是让我们巩固原有知识,为新学期学习奠定基础。”缺少主语,改为“因为做作业是让我们巩固原有的知识,为新学期学习奠定基础”。④“之所以”用词不当,改为“所以”。
13. 在阳光的照射下,青松显得苍翠欲滴;在白雪的装扮下,青松显得庄严肃穆。 抬头望天,那一大片一大片的云朵,像柔软的棉花糖那么令人着迷,像女孩子的轻纱那么飘逸,像魔术师变魔术一样那么变幻莫测。
略
14. 拟人 愉快
15.A
16.洞口和外洞的大小
17.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双龙洞外洞的宽大。
14.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能力。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到赏析的角度,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人物描写等角度来理解。
结合句子“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可知,这是一句拟人句,把“溪声”拟人化,从中表现了作者外出游玩时欢快的心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时根据对词语的积累作答。平时还要多注意积累。
“突兀森郁”形容树木多而茂盛或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由此可知该词体现出山势险峻、树木繁茂,故选:A。
16.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语段能力。解答时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寻找关键信息概括作答。
通过阅读语段可知,文中“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描写了洞口的样子;“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描写了外洞的大小。由此可知语段主要描写了洞口和外洞的大小。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辨析与赏析句子能力。说明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等。再结合语句进行赏析。
结合句子“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中的“一千”“八百人开个会”可知,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形象地写出了双龙洞外洞的宽大,能够使人很容易地联想到双龙洞外洞的大小。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8.xì jì jiān sì
19.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好处:这样写,形象而具体地写出了小船的小,让读者对此能有更直观的认识。
20.AC
21. 小船的小 小船的进出方式 “我”通过孔隙时的感受 窄小
18.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根据平时积累答题即可。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
19.考查了按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的能力,认真阅读找出相关的句子即可。
20.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文中通过一些关键词语可以看出“我”乘船的心情是好奇、紧张的。
21.此题考查对文章的检索能力。题干要求写出空隙的特征,仔细阅读文段找出相关特征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