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8 12:2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一、选择题
1.护国战争是辛亥革命后爱国人士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战争。此战争的发起地是
A.云南 B.广西 C.广东 D.四川
2.下图为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部分内容。图中的条约
A.激起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B.迫使当时的政府推行“新政”
C.是中国参加一战的导火线 D.暴露了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
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直系军阀控制的区域是( )
A.广东、广西两省 B.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C.云南、贵州两省 D.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4.北洋军阀时期,老百姓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与上述表述密切相关的是( )
A.清帝退位 B.宋教仁遇刺 C.二次革命 D.军阀混战
5.“北洋军阀内部为了权力分配而各树派系。他们利用幕僚、门客、同乡、同学、师生、姻亲和结义拜盟等封建关系,结合在一起,相互依附,进行种种争权夺势的活动。由此引发
A.维新变法 B.复辟帝制 C.军阀混战 D.华北危机
6.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孙中山的号召得到全国的响应 D.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7.护国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宋案”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D.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8.某同学搜集了下侧的研究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
◇破坏责任内阁制,武力镇压国民党
◇镇压二次革命,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恢复帝制
A.袁世凯逐步走向专制独裁 B.北洋政府投靠帝国主义
C.袁世凯逼迫宣统帝退位结束帝制 D.北洋军阀的分裂与割据
9.将下列文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宣统帝退位诏书”c《中华民国约法》
A.acb B.abc C.cba D.bac
10.下图是位于昆明市护国路中段的护国桥,始建于1919年,为纪念115年云南发起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一场运动而得名。该运动是
A.武昌起义 B.清帝退位 C.护国运动 D.北伐战争
11.1915年12月25日,云南“以一隅而为天下先”,毅然举起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义旗,出师讨袁。材料反映的是( )
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12.孙中山为了民主共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13年,他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二次革命的爆发主要是因为袁世凯( )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派兵武力镇压国民党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接受“二十一条”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遇刺后的宋教仁(见如图)。
材料二:“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
——(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言,《孙中山选集》上卷第100~103页)
材料三: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1)材料一种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的发生,突出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体制的何种本质特征?
(2)材料二映了哪次革命行动?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人民仍然面临着怎样的革命任务?
14.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里程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2年孙中山从香一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开始行医。但中国日趋衰落的现实使他 不久就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走上了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1894年他上书李鸿章,提出富国强兵的变法自强主张,遭到冷遇。这件事对孙中山的刺激很大,他认识到只有用武力推翻清朝,才能救中国。
(1)据材料一,请概括孙中山的思想发生的变化。指出导致这些变化的共同因素。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在清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它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而且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自此,中国汇入正在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拜而不可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回答出打响“第一枪”和迈出“第一步”所取得的具体成果。
材料三识读下列图片与对话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分析李三认为中国 “越改越凉”的原因。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战死华尔洋枪队;“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材料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第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一例即可) 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3)材料三是一部以军阀混战时期为背景的电视剧《来不及说我爱你》,结合中国近代史,袁世凯死后出现了北洋军阀分裂割据的局面,请你说出当时掌握着北京政府以及盘踞东北的分别是哪两大军阀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A项正确;BCD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项。
2.D
【详解】
根据材料图片及“袁世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不平等条约是“二十一条”,暴露了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D项正确;“激起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是《马关条约》的影响,排除A项;迫使当时的政府推行“新政”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B项;中国参加一战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直系军阀控制的区域是江苏、江西、湖北等省,D项正确;广东、广西两省当时由旧桂系控制,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由皖系控制, 云南、贵州两省当时由滇系控制, 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4.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北洋军阀时期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是因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军阀混战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严重影响正产生产生活,D项正确;清帝退位宣告清朝统治结束,与北洋军阀统治导致的政治、社会黑暗腐败无关,排除A项;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体现的是袁世凯独裁专制,排除B、C项。故选D项。
5.C
【详解】
根据材料中“北洋军阀”“进行种种争权夺势的活动”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分裂为直系、皖系、奉系等几大派系,相互之间争权夺势、厮杀混战,中国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故选C;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维新变法,而非北洋军阀,故排除A;袁世凯复辟帝制时,北洋军阀内部尚未分裂和混战,故排除B;华北危机是日本侵占东三省后野心进一步扩大的表现,与材料不符合,故排除D。
6.A
【详解】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民意,必定会被推翻。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项正确;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B项;孙中山的号召得到全国的响应不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排除C项;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战争。B项符合题意;“宋案”发生后,为了讨伐袁世凯,孙中山等人领导了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AD两项不合题意;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想取得日本的支持,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8.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为了实行专制独裁,他破坏责任内阁制,武力镇压国民党;镇压二次革命,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恢复帝制。因此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袁世凯逐步走向专制独裁,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投靠帝国主义,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宣统帝,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北洋军阀的割据,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9.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b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就此结束。a3月份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1914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故时间先后排序是bac,D项正确;ABC的顺序不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超与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C正确;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A错误;清帝退位于1912年。B错误;北伐战争讨伐的对象是北洋军阀,不是袁世凯。D错误。综上故选C。
11.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1915年12月25日,云南”“反对袁世凯复辟”说明这是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的护国战争,C项正确;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10月10目,排除A项;二次革命发生于1913年,排除B项;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年—1927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
宋教仁案爆发后,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被袁世凯武力镇压,故选B项;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A项;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C项;1915年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排除D项。故选B项。
13.(1)原因:宋教仁改组国民党,意图通过议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权力,遭其暗杀。
特征:袁世凯实行专制独裁的政治体制。
(2)护国战争。失败的原因:袁世凯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发展潮流,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3)北洋军阀割据纷争(或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宋教仁改组国民党,意图通过议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权力,遭其暗杀;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因为袁世凯代表了封建大地主的利益,而宋教仁代表了新型资产阶级的利益,这是矛盾冲突的根源。由于宋教仁改组了国民党,想通过组织内阁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阻止其专制独裁,袁世凯极端仇恨,派人刺杀了宋教仁,由此可见,“宋教仁被刺案”的发生实质上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突出反映了当时中国袁世凯实行专制独裁的政治体制。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护国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是袁世凯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发展潮流,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3)第一问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914---1919年中国的耕地、农户减少,荒地、军费增多的原因是北洋军阀割据纷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各派军阀割据混战,中国人民仍然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4.(1)变化:从医人到维新变法,放弃变法再到革命救国,因素: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2)“第一枪”,结束清朝统治,推题了中国2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第一步”,颁布(《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事件:袁世凯度除临时约法,复群帝制:护国战争,
原因:袁世凯死后,军舞割据混成,民不聊生。(意思符合即可)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但中国日趋衰落的现实使他 不久就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走上了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1894年他上书李鸿章,提出富国强兵的变法自强主张,遭到冷遇。这件事对孙中山的刺激很大,他认识到只有用武力推翻清朝,才能救中国”的信息可知,孙中山的思想发生的变化是从医人到维新变法,放弃变法再到革命救国;导致这些变化的共同因素是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2)依据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它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而且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响“第一枪”指的是结束清朝统治,推题了中国2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迈出“第一步”所取得的具体成果是颁布(《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依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袁世凯度除临时约法,复群帝制;护国战争;李三认为中国 “越改越凉”的原因是袁世凯死后,军舞割据混成,民不聊生。
15.(1)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抗争: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大战、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等。(答出一例即可)
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沉重打击了列强或粉碎了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等。(答出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3)段祺瑞、张作霖。
(1)
根据材料“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次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列强由沿海向内地进犯,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
根据材料“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战死华尔洋枪队”“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进行的抗争有: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大战、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等;这些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沉重打击了列强或粉碎了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等。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