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8 09:4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符合元朝历史史实的有
①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②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西藏地区军民各项事务③设置了岭北、辽阳等9个行省④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元史》载吐蕃军民财谷等各项事务皆由总制院管理,后因中央皆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者,故将“总制院”改为
A.中书省 B.宣政院 C.御史台 D.枢密院
3.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阅读中国古代时间轴,关于朝代及其阶段特征表述准确的是( )
A.①处是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②处是秦汉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③处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④处是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4.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对地方行政区划和管理制度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创立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5.元朝时期,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经过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而形成的新民族是( )
A.吐蕃 B.蒙古 C.回族 D.羌族
6.古代某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唐,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在其疆域图中有一处标记为“宣政院辖地”,它所管辖的地区是( )
A.新疆 B.东北 C.台湾 D.西藏
7.在元朝,中央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是( )
A.枢密院 B.通判 C.节度使 D.御史台
8.河北省怀来县的鸡鸣驿城,被称为邮政考古、机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它充分展示了元朝
A.商业的繁荣 B.手工业的发展 C.交通的便捷 D.农业的发展
9.元朝能够统一中国并统治近百年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
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C.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意识形态
D.成吉思汗、忽必烈善于谋略,政治经验丰富
10.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A.实行盐铁官营 B.订立“澶渊之盟”
C.在地方设行省 D.在地方设“三司”
11.从隋至元“大运河线路的延长以及从人字形到南北贯通的一字型的改变(如图),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发展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B.带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C.影响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 D.连接南北区域促进文化趋同
12.元朝时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机构是( )
A.御史台 B.枢密院 C.中书省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13.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开创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司制 D.行省制
14.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图(局部),图中的行政制度出现于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5.下面内容是某同学历史课后写的学习随笔,横线处可以填写的内容有( )
①隋朝开凿的大运河还在发挥作用 ②纸币是市场中流通的一种货币形式
③行省逐渐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④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被废除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6.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维护国家家统一的施政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利可汗)太宗当面数明她的罪状后,还是授予官爵,赐给田宅,……对东突厥各部的首领,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后来,双方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明)方孝孺
材料四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巨大,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的元昊是哪个民族的首领?在他建立西夏政权时,还有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北宋并立?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4)请你依据上述材料总结我国古代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
17.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他在位的二十三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亲之女就有六人。
——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
(2)请写出材料二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依据示意图指出该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
材料三 忽必烈在即汗位之时……实现了中国空前的大一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他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建立起了以蒙古贵族为主要统治者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元朝的疆域有何特点?“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什么制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①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②符合题意;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台湾(琉球)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使台湾开始纳入台湾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④符合题意。所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2.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吐蕃是藏族的祖先,“总制院”是元朝设立的管理西藏地区各项事务的机构,后因中央皆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者,故将“总制院”改为宣政院。元朝设立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故B符合题意;中书省是元朝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机构,排除A;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排除C;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排除D。故选B。
3.C
【详解】
从材料中的时间轴可以看出,③处是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C项正确;①是秦汉时期,②是隋唐时期,排除AB项;④处是明清时期,在明清两朝,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而不是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对地方行政区划和管理制度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创立了行省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个行省,受中央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秦朝推广郡县制,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实行刺史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经过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而形成的新民族——回族,C项正确;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排除A项;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排除B项;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民族语言为羌语,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
根据材料“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面积最为辽阔的王朝,元朝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立了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事务,故选D;元朝在新疆设立北庭都元帅府,故排除A;元朝在东北地区设立辽阳行省,故排除B;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台湾,故排除C。
7.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所以D项正确;元朝时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排除A项;宋朝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排除B项;节度使原为军事统领,后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
根据材料“河北省怀来县的鸡鸣驿城,被称为邮政考古、机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从而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故鸡鸣驿充分展示了元朝交通的便捷。C项正确;AB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C项。
9.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古族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面对先进的农耕文化,“征服者被征服”,只有接受先进社会经济意识才能够维护统治.从根本上说,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意识形态,是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C
【详解】
根据示意图,可知①处是元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它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选项C符合题意;实行盐铁官营是汉武帝时期,A排除;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B排除;明朝在地方设“三司”,D排除。故选C。
11.C
【详解】
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沟通南北交流与发展,促成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故C正确;大运河的开通主要是为了缓解南北交通运输压力,无法解决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排除A;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出大运河带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排除B;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性不可能因为大运河而趋同,排除D。故答案为C。
12.B
【详解】
根据所可知,元朝在中央设枢密院元朝时负责全国军事事务,B项正确;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排除A项;中书省分管行政,排除C项;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是元朝在地藏地区设立的管理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地方设立行中书,在全国设立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D符合题意;西周时期,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推行分封制,A排除;秦朝为加强中央统治,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B排除;明朝的三司是: 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其中都指挥使司是军事总机构,承宣布政使司是民政总机构,提刑按察使司是司法总机构,C排除;故选D。
14.C
【详解】
依据题干地图关键词“甘肃行省、陕西行省”可知,图中的行政制度出现于元朝。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元朝设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时在全国设立了10个行省。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故C符合题意;隋朝、唐朝、清朝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是解题的关键,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元朝设立行省制度,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
15.B
【详解】
根据材料“学习随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是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于1275年到达元朝的首都。因此在他生活在中国的17年间,可以了解到的元朝以前及其在中国生活期间的元朝的中国历史和风土人情。隋朝是元朝之前的朝代,故①正确。纸币最早出现于北宋,元朝以纸币为主要通货,故②正确。元朝在中央设置中书省负责行政事务,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行省或省)管辖地方行政事务,故③正确。B项正确;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明朝,明朝是元朝之后的朝代,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16.(1)开明。
(2)党项;契丹。
(3)民族交融;回族。
(4)册封;议和;促进民族交融。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可知,这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2)
根据所学可知,元昊是党项族的首领;在他建立西夏政权时,还有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与北宋并立。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化而同之”可知,这体现了民族交融;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回族。
(4)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可知,这体现的是册封;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可知,这体现的是议和;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可知,这体现的是促进民族交融。
17.(1)和亲
(2)辽或金;金。走向统一。
(3)辽阔。行省制度。
(1)
根据材料“ ……他在位的二十三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亲之女就有六人。”可知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是和亲。
(2)
根据所学知识,北宋建立于960年,灭亡于1127年。契丹建立于10世纪初,灭亡于1125年。金建立于1115年,灭亡于1234年,故材料一中①代表的政权是辽或金。南宋建立于1127年,灭亡于1279年,西夏灭亡于1227年。金金建立于1115年,灭亡于1234年,故②代表的政权是金。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可得出,该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是走向统一。
(3)
根据材料三“……实现了中国空前的大一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可得出元朝疆域的特点是辽阔。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行省制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