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9.3 《声声慢》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9.3 《声声慢》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7 23:1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李清照《声声慢》
一般愁字别样情
半世漂泊感生平
齐读全词,用一个字概括本词的内容
鉴赏探讨
诗有一句叠三字者,吴融《秋树》诗:“一树南雁已先红,槭槭凄凄叶叶同”是也。有一句连三字者,刘驾诗:“树树树梢啼晓莺”、“夜夜夜深闻子规”是也。有两句连三字者,白乐天诗:“新诗三十轴,轴轴金石声”是也。有一句四叠字者,古诗“行行重行行”、《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是也。有两句互叠字者,“年年岁岁花常发,岁岁年年人不同”是也。……至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下十四叠句,则出奇制胜,匪夷所思矣。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
  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
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何等层次,几多细腻!
即去。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
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
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
返回
呼唤!呼唤!
乞求!乞求!
等待!等待!
梦!梦!梦!
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
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
存在!存在!
死!死!死!死!
——(法)克洛岱《绝望》
曹孟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杜甫: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柳永: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塞外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
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 。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返回
了解作者: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 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 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 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 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 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 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
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愁”之内涵:
丧夫之悲
独居之痛
颠沛之苦
故园之思
亡国之恨
比较: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人比黄花瘦——读李清照词偶感(节选)
查良镛 (金庸)
由于对弱者的蔑视超过怜悯,由于习惯了用严峻的眼光观察一切事物的内在,我对李清照那传诵一时的名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以说是反常地,保持着一种十分不愉快的感觉。它总使我想到一幅很凄楚的图画:一个瘦小的女人弱不禁风地站在一丛菊花前。因而引起了许多近乎是无可奈何的联想。它使我强烈地意识到李清照在这句子中是故意显示自己的柔弱,而目的在引起别人的同情。她在深深地自我怜惜中。……
   《虞美人》里的愁是对国破的愁,物是人非,国家不在,愁如一江春水,滚滚向前,没有停歇。
  《醉花阴》里的愁是因寂寞孤独而生的相思之苦,是“人比黄花瘦” 的自伤自怜。
《声声慢》里的愁是由国破家亡,斯人已逝,身世飘零产生,凄凄惨惨戚戚。愁如所见所闻的点点滴滴,说也说不尽。
             

李清照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铭 记,由此她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只有她一人。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
诗歌鉴赏基本方法
1、知人论世
2、探究意象
3.揣摩关键词语
课堂小结
作业:
1、仿写《醉花阴》或《声声慢》(不苛求音韵)
2、背诵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