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学习目标
1.积累“震撼、迸射、战壕、匍匐、嘹亮、惊天动地”等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3.品读描写董存瑞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挖掘英雄人物的崇高美,激发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新课导入
我们在《十六年前的回忆》里认识了忠于革命、舍生忘死的李大钊;在《为人民服务》里认识了为人民献身的张思德;今天的主人公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革命同志,他做事不是为了表现自己,不是为了被人奖励,而是为了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
——董存瑞
预习检测——字音字形
凹( ) 喷( )射 迸( )射
匍匐( )( ) 眺( )望 开辟( )
震hàn( ) 战háo( ) liáo( )亮
āo
pēn
bèng
pú
fú
tiào
pì
撼
壕
嘹
预习检测——词语解释
(1)震撼:
(2)狡猾:
(3)迸射:
(4)匍匐:
(5)嘹亮:
(6)眺望:
(7)惊天动地:
(8)地动山摇:
震动;摇撼。
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向外喷射。
爬行。
(声音)清晰响亮。
从高处往远处看。
形容声音特别响亮。
地被震动,山也摇摆。形容声势浩大。
文本解析——整体感知
1.请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段),写敌人封锁了战士们前进的道路。
第二部分(2、3段),写董存瑞主动请求炸掉暗堡,郅顺义请求掩护。
第三部分(4~6段),写董存瑞如何一步一步冲向暗堡。
第四部分(7段),写董存瑞炸暗堡的经过。
第五部分(8段),写战斗结束了,胜利的红旗映红了隆化。
文本解析——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第1段,想想:“暗堡”是什么?课文中的暗堡是怎样的?如果不炸掉这个暗堡后果会怎样?
“暗堡”指隐蔽的碉堡。
课文中的暗堡:狡猾的敌人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了盖,构成了一座暗堡。后果:将阻挡我军冲锋的部队继续前进,给部队造成更大的牺牲。
文本解析——品读探究
1.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修辞)
比喻,这里把冲锋的战士们比作潮水,写出了进军的声势大,速度快,表现了战士们一往无前的勇敢精神。
2.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
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品词:瞪、迸射、跑、坚决)
“瞪”“迸射”,有力地表现了董存瑞对敌人狡猾和疯狂的痛恨;“跑”,说明他心情急切;“坚决”,写出了董存瑞去炸碉堡的态度,表现了他勇敢无畏的精神。
文本解析——品读探究
3.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品词: 跃、冲)
“跃”“冲”两个动词,写董存瑞与郅顺义动作迅速,表现了他们急于炸掉暗堡的心情和决心。
4.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敌人的疯狂说明了什么?)
“疯狂”“扑哧扑哧”“尘土”“白烟”等,细致地展现了战斗时的情景,说明子弹密集,暗示董存瑞前进的艰险,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文本解析——品读探究
5.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品词:忽左忽右、匍匐、滚)
“忽左忽右”“匍匐”“滚”等,写出了董存瑞动作的敏捷,体现了他沉着机智的性格特点,同时表明董存瑞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
6.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动作描写,“站”“托”“顶”“拉”,写出了董存瑞动作的坚决果断,表明他定要炸掉敌人暗堡的决心,表现了他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李大钊与董存瑞
人物 形象 手法
李大钊(9) 忠于革命、坚贞不屈、大无畏 神态、语言、动作、对比
董存瑞(11) 勇于献身、舍生忘死 神态、语言、动作
课堂小结——文章内容概括
这篇记叙文写了董存瑞在战友郅顺义的掩护下,最终舍身炸掉了敌人的暗堡的故事,塑造了董存瑞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课堂小结——主旨归纳
本文记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舍身炸碉堡的动人事迹,高度赞扬了董存瑞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拓展延伸——热爱祖国的名人名言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再离开人间。不然,他总会感到遗憾,浪费了有限的生命。——曹禺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课后作业
结合文章,体会董存瑞大无畏的英雄品质,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