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15.1 两种电荷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B.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
C.擦黑板时粉笔灰飞扬表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D.只要视力足够好,我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判断(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D.小球一定不带电
3.图示的四种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金属勺
B. 瓷碗
C. 塑料壳
D. 木铲
4.下列现象中,与摩擦起电现象无关的是( )
A.干燥的冬天头发越梳越蓬松 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C.交通运输中用铁桶装运汽油 D.电风扇的扇叶上会有一层灰尘
5.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选择材料的主要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B.用塑料做电源插座外壳
C.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 D.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的“滚石”
6.在下面电学中的几个小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将气球在小女孩头发上摩擦后,小女孩的头发会飘起来,是因为气球带电,头发也带了电
B.乙图,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另一根橡胶棒,它们相互排斥说明另一根橡胶棒不带电
C.丙图,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接触两验电器金属球时,金属棒中正电荷从a向b定向移动
D.丁图,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一端,发现吸管向玻璃棒靠近,说明吸管一定带负电
7.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玻璃瓶 B.陶瓷碗 C.泡沫餐盒 D.不锈钢杯
8.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 )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
C.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9.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已经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变小,这说明验电器原来(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不能确定
10.如图所示是A、B、C三个轻质带电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若A带正电,则B、C的带电情况是( )
A.BC都带正电
B.BC都带负电
C.B带正电,C带负电
D.B带负电,C带正电
11.秋天天气干燥,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头发会变得蓬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
B.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是因为头发和梳子带同种电荷
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梳头后变得蓬松,是因为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
1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
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都带负电荷
C.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二、填空题
13.与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带上了正电。将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1)与丝绸相比,玻璃中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______
(2)金属箔带上______电。这是因为______(选填“正电荷”或“负电荷”)通过金属杆( )
A.从玻璃棒转移到了金属箔 B.从金属箔转移到了玻璃棒
14.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A和B,发现A被排斥,B被吸引,则_______带正电(填“A”或者“B”);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原因之一是由于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_______带电,带电体具有_______的性质。
15.如图所示是游客在科技馆触碰静电球的情景,她的头发蓬松飞扬,是因为_______(选填“同种”或 “异种”)电荷相互排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棒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6.口罩是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防护用品,普通医用口罩由内、中、外三层构成,口罩外层具有防水作用,可阻断部分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口罩中间层——熔喷布始终带有静电,则熔喷布属于________(填“导体”或“绝缘体”)。当不带电的病毒靠近熔喷布外表面时,会被熔喷布________(填“吸引”或“排斥”),使病毒不能通过熔喷布,从而阻断病毒的传播。
三、综合题
17.静电现象
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1)电荷的种类:________和________.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________
(3)摩擦起电的原因:________.
18.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自然界经常出现物体带电的情况,使物体带电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摩擦起电
实验室经常用玻璃棒与丝绸、橡胶棒与毛皮相互摩擦起电。其实,日常用的塑料梳子、笔杆、尺子与头发或晴纶针织物摩擦也极易起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过程中,电子发生转移而使相互摩擦的两物体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根据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的大小不同,科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了起电顺序表:兔毛—玻璃—羊毛—丝绸—铝—木—硬橡胶—硫磺—人造丝。顺序表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排在前面的物质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带负电;两物质次序相隔越多,起电的效果就越好。
二、接触起电
将一带电体与一不带电体接触时,就会有一部分电子要么从带电体跑到非带电体上,要么从非带电体跑到带电体上,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上了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
三、感应起电
如图所示,将一带电体A靠近与大地绝缘的导体B的左端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B的左端聚集了与A相反的电荷,右端聚集了与A相同的电荷,这就是感应起电。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
(1)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其实质是______发生了转移。
(2)若用兔毛与木条相互摩擦而带电,兔毛将带______电。
(3)如图是在科技馆看到的静电游戏“怒发冲冠”,这是因为通过摩擦起电,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由于______而使头发竖起来。
19.阅读《静电喷涂》回答下题.
静电喷涂
传统液体喷涂一般采用人工手喷的作业方式,存在油漆浪费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清理困难、生产效率低、产品有色差、质量不稳定及损害工作人员健康等问题.而静电喷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它的原理与静电除尘相同,是利用高压所形成的静电场来进行喷漆的新技术.它不单能节俭涂料,与人工喷漆相比有利于工人健康,能提高环境的净化水平,而且能够使喷涂工艺机械化、连续化、减少喷涂的不良率.获得的漆膜质量高,附着力好,漆膜均匀、光洁.静电喷漆技术结合自动化生产,是近年来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大型工厂的喷涂车间往往见不到工人,只需少量人员设置喷涂参数,系统就精确地按照轨迹近乎完美地进行喷涂.如图1所示就是某国产品牌自动喷涂车间.
喷涂前,被喷涂的工件被送至喷涂车间,接正极并与大地相连接.工作时,静电喷涂的喷枪或喷盘喷杯,涂料微粒部分接负极,在高压电源的高电压作用下,喷枪(或喷盘、喷杯)的端部与工件之间就形成一个静电场.涂料微粒所受到的电场力(F)与静电场的电压(U)和涂料微粒的带电量(Q)成正比,而与喷枪和工件间的距离(R)成反比.雾化的涂料微粒在直流高压(60~120 kV)电场中,经喷嘴雾化后喷出,被雾化的涂料微粒通过枪口的极针或喷盘、喷杯的边缘时因接触而带电带负电荷,在静电场作用下,向带正电荷的工件表面运动,当经过电晕放电所产生的气体电离区时,将再一次增加其表面电荷密度.这些带负电荷的涂料微粒互相排斥均匀散开,扑向工件,最终牢牢的沉积在工件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涂膜,见如图2.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喷出的涂料之所以能精准地飞向被涂工件,它的根本原因是利用了_____的性质.
(2)从喷枪喷出的涂料,之所以会均匀散开,这是因为_____.
(3)关于涂料微粒受到的电场力F与静电场的电压U、涂料微粒的带电量Q、喷枪和工件间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有可能正确的是_____,k为某常数.
A.F=k B.F=kQUR C.F=k D.F=k
(4)在静电喷涂工艺的诸多优点中,说出你最看重的某个优点,并说明你为什么看重这个优点._____
20.根据图片填空:
(1)图甲: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____;
(2)图乙:汤姆生发现了______(填写粒子名称);
(3)图丙:______(填科学家名)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4)图丁: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细丝就会张开,这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 ______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21.自然界经常出现物体带电的情况,你知道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吗?使物体带电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摩擦起电:实验室经常用玻璃棒与丝绸、橡胶棒与毛皮相互摩擦起电。其实,日常用的塑料梳子、笔杆、塑料尺子与头发或腈纶针织物也极易起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过程中,电子发生了转移而使相互摩擦的两物体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摩擦起电跟物质的种类有很大关系,严格来说,与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有关。各种物质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此外,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是不同的。见下列起电顺序表。
起电顺序(正→负)
有机玻璃 玻璃 毛皮 丝绸 纸 金属 硬橡胶 石蜡 涤纶 硬塑料 聚乙烯 聚丙烯
二、接触起电:将一带电体与一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有一部分电子从带电体跑到不带电体上,或从不带电体跑到带电体上,使原来不带电体上带上了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
三、感应起电:将一带电体A靠近与大地绝缘的导体B的左端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B的左端聚集了与A相反的电荷,右端聚集了与A相同的电荷,如图所示,这就是感应起电。
(1)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其实质是电子发生了______;
(2)根据摩擦起电知识和起电顺序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
B.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C.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
D.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3)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越梳头发越蓬松,这是上述三种带电方法中的______;
(4)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的是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故A正确;
B.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但电子是绕原子核运动的,故B错误;
C.粉笔灰不是分子,是固体小颗粒,故C错误;
D.微观粒子,肉眼是看不到的,故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一定带负电,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
A.金属勺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符合题意;
B.瓷碗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塑料壳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C不符合题意;
D.木铲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
A.干净的塑料梳子和头发摩擦,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带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是摩擦起电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是固态小颗粒受重力作用的结果,与摩擦起电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在运输过程中油与罐体之间摩擦会带电,放电现象会引发火灾,所以要用铁桶装汽油,可以及时导走静电,故C不符合题意;
D.电风扇转久了,扇叶上容易附着灰尘;是由于扇叶与空气摩擦起电,带电的扇叶吸引轻小的灰尘,是摩擦起电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
A.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A不合题意;
B.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是利用了塑料是绝缘体,故B不合题意;
C.用橡胶做汽车轮胎材料是利用橡胶耐磨的特性和良好的弹性,故C不合题意;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是利用了塑料泡沫的密度小,质量轻的特点,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详解】
A.将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头发、气球分别带等量的异种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小女孩的头发会飘起来,故A正确;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用带负电,与另一根橡胶棒相互排斥,说明另一根橡胶棒带同种电荷,即带负电,故B错误;
C.a带正电(缺少电子)、b不带电(正电荷数等于负电荷数),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b的自由电子向a定向移动,而金属棒中正电荷不能移动,故C错误;
D.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丝调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靠近吸管一端,发现吸管向玻璃棒靠近,说明吸管带负电或不带电,故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
通常情况下玻璃、陶瓷、泡沫餐盒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不锈钢杯容易导电,是导体,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根据题中的现象结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可作出选择。
【详解】
晴朗的冬日,空气比较干燥,当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因梳子与头发摩擦,而使梳子和头发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头发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显得蓬松,摩擦的次数越多,头发所带的电荷越多,排斥力也就越大,头发越蓬松。
9.A
【详解】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接触已经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张角变小,说明验电器原来带负电,与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中和掉一部分电荷,所以张角变小了,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详解】
A小球带正电,由图示知A、B两小球相互排斥,则B也带正电,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C与A、B都靠近,那么C带负电,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详解】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所以随着梳子飘起来;头发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
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A错误;
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故B错误;
C.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电子发生了转移,而带上了不同的电荷,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
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电子经金属球、金属杆到达箔片,从而使箔片带上了同种的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片张开,故D正确。
故选D。
13. 弱 正 负电荷 B
【详解】
(1)[1]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与丝绸相比,玻璃中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相互摩擦时,玻璃棒上会有一些电子受丝绸原子核吸引而转移过去,所以玻璃棒因为缺少电子对外显示带正电。
(2)[2][3][4]玻璃棒带正电,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电子带负电,中和玻璃棒上的正电荷,所以金属箔带正电。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A 摩擦 吸引轻小物体
【详解】
[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A被排斥,所以A带正电;B被吸引,由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知道,所以,B带负电或不带电。
[2][3]风扇叶转动时,与空气摩擦而起电,又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扇叶会布满灰尘。
15. 同种 失去
【详解】
[1]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蓬松飞扬。
[2]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了带负电的电子,从而有了多余的正电荷,带正电。
16. 绝缘体 吸引
【详解】
[1]人体是导体,口罩接触人体,熔喷布始终带有静电,说明口罩不容易导电,可以判断熔喷布是绝缘体。
[2]带电的熔喷布吸引轻小物体,所以不带电的病毒靠近熔喷布外表面时,会被熔喷布吸附,使病毒不能通过熔喷布,从而阻断病毒的传播。
17. 正电荷 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子在物体间的转移使物体带电
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做物体带电,自然界中有正电荷与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详解】
(1)电荷的种类:正电荷和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摩擦起电的原因:物体相互摩擦时,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对电子束缚能量强的物体获得电子而带负电,由此可知,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在物体间的转移使物体带电.
18. 电子 正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详解】
(1)[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容易得到电子,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容易失去电子,其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2)[2]根据摩擦起电顺序表:兔毛-玻璃-羊毛-丝绸-铝-木-硬橡胶-硫磺-人造丝,顺序表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排在前面的物质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带负电,所以用兔毛与木条相互摩擦而带电,兔毛将带正电。
(3)[3]“怒发冲冠”,这是因为人接触静电球时,人体是导体,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属于接触起电,由于头发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使头发竖起来。
19. 惯性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 静电喷涂与人工喷漆相比有利于工人健康,能提高环境的净化水平;环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1)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涂料微粒所受到的电场力(F)与静电场的电压(U)和涂料微粒的带电量(Q)成正比,而与喷枪和工件间的距离(R)成反比;
(4)静电喷漆的原理与静电除尘相同,是利用高压所形成的静电场来进行喷漆的新技术,它不单能节俭涂料,与人工喷漆相比有利于工人健康,能提高环境的净化水平,而且能够使喷涂工艺机械化、连续化、减少喷涂的不良率.
【详解】
(1)涂料被喷出后,由于涂料具有惯性,所以喷出的涂料能精准地飞向被涂工件;
(2)被雾化的涂料微粒通过枪口的极针或喷盘、喷杯的边缘时,因接触而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涂料均匀散开,扑向工件,最终牢牢的沉积在工件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涂膜;
(3)由题文中的信息可知,涂料微粒所受到的电场力(F)与静电场的电压(U)和涂料微粒的带电量(Q)成正比,而与喷枪和工件间的距离(R)成反比,电场力的表达可能为:;故D正确;
(4)现在环保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我看重的优点是:静电喷涂与人工喷漆相比有利于工人健康,能提高环境的净化水平;
故答案为(1)惯性;(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D;(4)静电喷涂与人工喷漆相比有利于工人健康,能提高环境的净化水平;环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静电喷涂的原理、优点,了解文中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20. 引力 电子 卢瑟福 同
【详解】
(1)[1]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
(2)[2]1897年,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汤姆生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从实验中发现了电子的存在。
(3)[3]卢瑟福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在西瓜模型的基础上,从而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
(4)[4]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因为摩擦起电,所以细丝上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细丝会张开。
21. 转移 C 摩擦起电 B
【详解】
(1)[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容易得到电子,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容易失去电子,其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2)[2] A.根据表中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可知,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故A错误;
B.根据表中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可知,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B错误;
C.根据表中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可知,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故C正确;
D.根据表中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可知,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D错误。
故选C。
(3)[3]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头发与梳子摩擦而起电。由于头发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越梳越蓬松。
(4)[4]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验电器的上端应带上与小球异号的电荷,而验电器的箔片上将带上与小球同号的电荷,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